FOREST's ADVANCES

Trying to get rid of surfing, wasted too much time, any suggestion?.......................... 七宗罪?............................... 1,没有原则的政治;2,不劳而获的财富;3,没有理智的享乐;4,没有特点的知识;5,没有道德的商业;6,没有人文关怀的科学;7,没有牺牲的崇拜。............................................. 虽然这是圣雄甘地说老印的.......

Friday, November 18, 2005

Freedom of Speech? Puzzling

I bet Japanese historian society wouldn't support the arrest. Japanese government either!

Read the following story!
Austria Arrests David Irving, Writer Known as a Holocaust Denier
By SARAH LYALL
Published: November 18, 2005
LONDON, Nov. 17 - The writer David Irving was arrested in Austria last week, according to a statement on his Web site. Although he has not yet been charged, he is suspected of the crime of Holocaust denial.

Mr. Irving, who has written several dozen books about Germany and the Nazis, and who has said Hitler was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Nazi campaign to massacre Europe's Jews, was arrested in Hartberg, in the southern province of Styria, Reuters reported.


Adam Butler/Associated Press
David Irving in London in April 2000.
Government officials told the news agency that Mr. Irving had been wanted since 1989, when a warrant was issued for his arrest in connection with speeches he had made in Vienna and in Leoben, in southern Austria. But they said they had not decided whether it was appropriate to charge him so many years after the fact. If he is tried and found guilty, he could be sentenced to up to 20 years in prison, officials told Reuters.

Holocaust denial is a crime in Austria, which has a confused history with Nazism and the Holocaust. For decades after World War II the country styled itself the "first victim of Nazi aggression," even though more than a million Austrians fought for the Axis, including Kurt Waldheim, who later became secretary general of the United Nations and president of Austria.

In addition, many prominent Nazis repackaged themselves as Austrian politicians in the postwar era, like Friedrich Peter, a onetime Waffen SS commander who headed the Freedom Party.

Supporters of Mr. Irving said in the Web site statement that he had been invited by "courageous students to address an ancient university association" in Vienna. The statement said that "the Austrian political police are believed to have learned of the visit by wiretaps or intercepting e-mails."

Mr. Irving has had other trouble with the law for similar reasons. In 1992 a German judge fined him $6,000 after he publicly asserted that no gas chambers had been used in Auschwitz, a claim he has often made. In the past he has been refused entry to Germany, Australia, Canada, Austria and Italy.

Mr. Irving was once known as a rigorous historian; some of his early works on Hitler and Germany were highly praised. But his views have became more extreme and he has become a hero of neo-fascist and neo-Nazi groups across Europe. Mr. Irving says he does not deny that the Nazis killed some Jews, but contends that the death toll among Jews in World War II was far lower than generally accepted.

He also questions whether the Nazis used gas chambers in their concentration camps.

He is perhaps best known for his failure, in 2000, to win a libel case he brought in Britain against the historian Deborah Lipstadt and her British publisher, Penguin.

In her book "Denying the Holocaust: The Growing Assault on Truth and Memory," Ms. Lipstadt characterized Mr. Irving as "one of the most dangerous spokespersons for Holocaust denial" and said "he is at his most facile at taking accurate information and shaping it to conform to his conclusions."

In a stinging decision that criticized Mr. Irving's scholarship, methods and conclusions, the judge in the case, Charles Gray of the British High Court, called him "an active Holocaust denier" and said he was a racist anti-Semite who had deliberately distorted the historical record to portray Hitler in a flattering light.

Austrian officials are expected to decide in the next day or two whether to charge Mr. Irving.

2005.11.18  中國時報
否認納粹大屠殺 英史學家被捕
陳文和/綜合維也納十七日外電報導


奧地利內政部今天指出,因否認納粹德國大規模屠殺猶太人這段史實而被奧地利當局通緝的英國歷史學家大衛艾爾文,已於日前在奧地利的史帝利亞省境被逮捕。

據奧地利警方表示,具高度爭議性的史家大衛艾爾文已經被移送至葛拉茲的一所監獄。


大衛艾爾文因否認納粹德國大規模屠殺猶太人的罪行,牴觸奧地利的法律,而於一九八九年起被奧地利當局通緝,直至日前才被捕到案。

大衛艾爾文過去也曾被指控散播反閃族及鼓吹種族差別待遇的不當言論。大衛艾爾文有近三十部著作,其中「希特勒的戰爭」一書質疑現已被普遍認定的納粹大屠殺史實。

more

America's propaganda against China

If you can read Chinese and want to know the America's propaganda towards China and Chinese people, please read the last post by Lin Xingzhi. In the power struggle between China and US, we should keep in mind that Bush's administration has its own propaganda towards China. You can get the idea by reading the current post containing an journal article by American senior fellow Max Boot at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His is one of the 500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on American foreign policies. Here is the essence of the article.


"Since we can't be sure any particular policy will work, the safest course would seem to be to try a bit of everything--economic integration, diplomatic containment, military deterrence, and internal subversion. "..........................
..........................."BEYOND CONTAINMENT, deterrence,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lies a strategy that the British never employed against either Germany or Japan--internal subversion. Sorry, the polite euphemisms are "democracy promotion" and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but these amount to the same thing: The freer China becomes, the less power the Communist oligarchy will enjoy." ............."At the moment, Beijing does an effective job of censoring free speech with the unfortunate connivance of giant American companies, which in various ways agree not to expose Chinese consumers to such "subversive" concepts as democracy and human rights."


Note clearly in neocon's eyes, democracy and human rights are just the tools for internal subversion for weakening China. But Chinese ordinary are seeking democracy and human rights for their own interests and a better life in the future. A strong and united China stands for at least partial their interests. Then there is a conflict between Chinese ordinary people's interests and Amerian national interests although seemingly US government and Chinese people are pursuing the same thing! While in fact the objectives of both parties are totally irrelevant.
No wonder CCP is blocking these ideas from overseas, experimenting the democracy of their own version. Sometimes I feel that we should have at least a little understanding of strange moves by CCP.

I will also keep praying that the next president of US won't think in the same way as Bush does. Because if you know a little about the game strategy, and think how China will react to internal subversion, then you will know what neocons are doing is in fact pushing China to an even more dangerous road.



Project for a New Chinese Century Beijing plans for national greatness.
by Max Boot


IT SEEMS LIKE ONLY A few months ago that commentators were blithely babbling about how much relations between Beijing and Washington had improved since the start of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which was marred by China's downing of an American EP-3 surveillance plane and the detention of its crew.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was that the war on terrorism had united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gainst a common enemy. This rosy scenario is, unfortunately, being undermined almost daily by Beijing's actions.

Consider what the Chinese Communist leadership has done just in the past year: It passed an "Anti-Secession Law" asserting its legal authority to employ "nonpeaceful means" against Taiwan should the island democracy take any steps toward independence. Along with Russia, it pressured Central Asian republics to kick out U.S. bases being used in the war on terrorism; U.S. forces are now vacating a supply hub in Uzbekistan. In return for this, China has offered no useful assistance whatsoever in the fight against Islamist fanatics. Instead it held its first-ever military exercise with Russia--an exercise transparently focused on combating the United States--and agreed to purchase billions of dollars in Russian military equipment. And it continued its breakneck military buildup, which is focused on the kinds of weapons--especially missiles and submarines--needed to stymie U.S. efforts to protect Taiwan.

It also continued its massive campaign of industrial espionage intended to steal U.S. military and technological secrets. It has made some progress in protec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but still tolerates massive copying of proprietary material that costs U.S.

companies an estimated $2.6 billion a year.

Moreover, it did not reprimand, much less fire, a major general in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who publicly threatened to nuke "hundreds" of U.S. cities if the United States came to Taiwan's defense. It continued cozying up to odious regimes in places like Sudan, Venezuela, and Iran, whose oil it covets. It has also made clear that it will not cooperate in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or elsewhere in taking firm steps against nuclear proliferation by Iran and North Korea. Rather than using its considerable leverage on Pyongyang, it has brokered a replay of the 1994 Agreed Framework under which Kim Jong Il gets more foreign aid--including a "civilian nuclear reactor"--in return for the promise, but not the reality, of nuclear disarmament. Beijing also organized demonstrations, which turned into riots, aimed at America's foremost Asian ally, Japan. And, just to rub it in, China has pressed to exclude the United States from an East Asia summit meeting in Malaysia in December.

To be sure, the blame for greater Sino-American friction does not rest entirely with Beijing.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and Congress, at the bidding of domestic protectionist lobbies, have done their best to irritate China through pressure to revalue its currency and limit its exports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despite all these tensions, there are also some signs of cross-Pacific friendship--China did agree this year to revalue its currency slightly and to buy $5 billion worth of aircraft from Boeing rather than its European rival. But there is little doubt that the Sino-American relationship is more strained today than at any time since 2001, the year of the EP-3 incident, mostly because of greater Chinese assertiveness and increased willingness to challenge American "hegemonism."

THIS IS WORRISOME NEWS ON MANY LEVELS. China, with a population of 1.3 billion people, is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country. It also has the world's biggest, if far from the best, armed forces, with over 2.2 million personnel in its active-duty ranks (800,000 more than the United States), as well as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and fastest-growing--defense budget. Its underlying economic power is rapidly expanding, too. Although most Chinese people remain poor (average per capita income, at $5,600, is lower than in the Dominican Republic), China is already the world's second biggest economy. Its GDP of $7.3 trillion, as measured in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rails only the United States (at $11.7 trillion), and it is growing much faster. Last year China's economic growth rate was 9.1 percent, more than twice the U.S. rate of 4.4 percent. At this pace, China will overtake the U.S. economy in a little over a decade. There are good reasons to think that China's breakneck economic growth will not last forever: Lawlessness, lack of secure property rights, endemic corruption, social unrest, resource shortages, and other problems may well sabotage its long-term prospects. But even now China is a formidable competitor to the United States--indeed, it is the only Great Power threat on the horizon.

History, alas, teaches that it is difficult if not impossible to integrate peacefully a major illiberal challenger into an international system it did not design and does not control. Just ask the British, who 100 years ago occupied the strategic niche that America fills today--a

global hegemon threatened by powerful upstarts. In America's case the rival is China; in Britain's it was Germany and Japan. The British tried confrontation with Germany (symbolized by the 1904 Anglo-French Entente Cordiale and an Anglo-German naval arms race) and appeasement with Japan (the 1902 Anglo-Japanese Alliance and considerable aid for the Imperial Japanese Navy until the late 1920s). Neither policy worked, and the result was two of the most horrific wars in history. The United States did a little better in managing the rise of the Soviet Union, but the Cold War still resulted in the deaths of some 100,000 Americans in Korea and Vietnam.

Chinese apologists will huffily reply that their country has nothing in common with Germany, Japan, or the Soviet Union. In the current issue of Foreign Affairs, Zheng Bijian, a veteran Communist party apparatchik with close ties to President Hu Jintao, assures us: "China will not follow the path of Germany leading up to World War I or those of Germany and Japan leading up to World War II, when these countries violently plundered resources and pursued hegemony. Neither will China follow the path of the great powers vying for global domination in the Cold War. Instead China will transcend ideological differences to strive for peace,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with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t's true that China is not actively acquiring colonies (at least not since the occupation of Tibet in 1951) or fighting other countries (at least not since the invasion of Vietnam in 1979). But neither are its actions as benign as Zheng would have it. Certainly it would come as news to Japan--whose territorial waters were violated last fall by a Chinese submarine and some of whose businesses were attacked this spring by Chinese mobs--that China strives for peace and "cooperation with all countries." It will come as even greater news to Taiwan, which has been on the receiving end of blood-curdling threats of "annihilation" should it ever dare to declare its independence--threats backed up by the presence of 500-550 short-range ballistic missiles deployed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with 75 new ones added every year. And, finally, it will come as news to th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architects of Chinese strategy who consider the United States to be the "main enemy," according to a Chinese diplomat who recently defected in Australia.

China may not be seeking global domination--at least not yet--but it is definitely seeking regional domination. And the region it is trying to dominate will be as important, politically, militarily, and economically,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in this century as Europe was in the last one.

THAT DOES NOT MEAN that war is inevitable by any stretch of the imagination, but it does mean that we need to make a greater effort to nudge China off its long-term collision course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failure of British policy toward Germany and Japan indicates, there is no guarantee that any U.S. policy will succeed in making this awakening dragon mind its manners. But we have to try. Since we can't be sure any particular policy will work, the safest course would seem to be to try a bit of everything--economic integration, diplomatic containment, military deterrence, and internal subversion. Unfortunately, we're not doing a very good job on any of these fronts right now.

The West has been most successful in fostering China's economic integration through membership in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nd increasing levels of trade and investment. But protectionist lobbies seem intent on sabotaging these gains through shrill harping on such purported Chinese sins as having a weak currency and selling too many bras to American women.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first bludgeoned Beijing into devaluing the yuan and now (along with the European Union) has restricted Chinese textile imports.

It may make sense to use economic leverage to influence Chinese behavior, but it should be done in pursuit of such vital aims as ending the North Korean nuclear program--not in aid of the hopeless American textile industry. Chinese imports (that is, goods that American consumers want to buy) are no threat to the United States, any more than Japanese imports were in the 1980s. Harping on our current trade deficit with China will prove no more productive than harping on Japan's huge trade surpluses did back then.

The same is true of Chinese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1980s Americans were alarmed about the Japanese purchase of Rockefeller Center and Columbia studios. It turned out to be much ado about nothing. Likewise today, purchases made by Chinese firms are, in general, no big deal. Investments by state-owned firms--such as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s aborted bid for Unocal or Lenovo's successful bid for IBM's PC division--are slightly more troubling but should not be forbidden unless they risk handing over control of vital assets such as stealth technology. Neither ThinkPads nor, in all likelihood, Unocal's oil holdings fall into the high-value category.

While the Chinese quest for petroleum has gotten a lot of attention, and rightly so, this does not have to lead to a zero-sum mercantilist competition. True, China is now the world's second-biggest oil importer, behind the United States. But oil, far from sparking a conflict akin to the Anglo-Dutch trade wars of the 17th century, could actually be grounds for cooperation, since 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would like to lessen their dependence on imports. They could cooperate on alternative technologies such as electric hybrid engines and hydrogen fuel cells. This could have the added benefit of reduc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line with Kyoto goals, as proposed under the Asia-Pacific Partnership on Clean Development and Climate announced in Jul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ustralia, China, India, Japan, and South Korea.

BUT EVEN IF WE AVOID a trade war and actually find new areas of cooperation, there is no guarantee that China's growing lucre will translate into peace in our time. In 1914 Germany was the second-richest nation in the world--and the most militaristic. Optimists think that China will eventually go the way of South Korea and Taiwan, both onetime autocracies that liberalized after getting rich. That may well happen, and for that reason, if no other, we need to keep trading with China. But it's just as plausible that China will follow the path of autocratic states like Germany and Japan, which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combined capitalism with expansionism. Indeed, there are more than faint echoes of Kaiser Wilhelm II and General Tojo in the fervor with which the Communist party oligarchy has adopted xenophobic nationalism as the justification for its continued rule.

Even as we do business with China, therefore, we need to strengthen our ability to dissuade it from aggression. Despite the shrill reaction he provoked from Beijing, Secretary of Defense Donald Rumsfeld was right to publicly warn in June that China's defense buildup was an "area of concern" for its neighbors. That warning needs to be repeated--and backed up with action. Asian democracies need to increase their military spending while extending explicit defense commitments to block potential Chinese aggression.

The studied ambiguity cultiva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over the fate of Taiwan since the opening to the mainland in the 1970s was potentially dangerous. It might have risked a repeat of Secretary of State Dean Acheson's blunder in January 1950 when he did not include South Korea in the U.S. "defensive perimeter," thereby inviting Communist aggression six months later. President Bush has, therefore, been right to bluntly declare that "our nation will help Taiwan defend itself," and Japan has been right to make slightly more explicit its own commitment to Taiwan's defense. It would be useful if China's other neighbors--states like South Korea, Australia, Singapore, Indonesia, Malaysia, India, the Philippines, perhaps even Vietnam--were to make similar commitments. That would do much to keep the peace in East Asia, and it should be an aim of U.S. diplomacy.

More broadly,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strive to create, if possible, an Asian analogue to NATO.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is right to deepen U.S. links with old allies like Japan and Australia and to establish closer ties to newer allies like India and Singapore. That process needs to continue, especially in firming up the nascent U.S.-India entente. But it would be good, if possible, to move from bilateral relations to a regional defense framework so that states in the region would work closely not only with the United States but also with one another. That won't be an easy goal to accomplish. China has been skillful in trying to wean Asian states away from the United States by a combination of military, diplomatic, and economic pressure. Most neighbors don't want to do anything to offend the 800-pound panda. (In this connection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Japan, South Korea, and Australia now trade more with China than with the United States.) But it is just possible that the United States, if it makes this a top priority, may be able to take advantage of growing unease about China's rise to knit together a coalition for its containment. To lessen Beijing's fear factor, such an organization could establish ties with the Chinese military, too, and make clear that regional stability is in everyone's interests--including China's.

Alliances are highly desirable, but to be credible they need to be backed up by force--an area where most of America's Asian allies are not terribly credible. While China spends 4 percent or more of its GDP on defense (probably a lot more),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its neighbors trail far behind. The figures are: Japan 1 percent, the Philippines 1 percent, Thailand 1.3 percent, Australia 2.3 percent, Taiwan 2.4 percent, India 2.6 percent, and South Korea 2.8 percent. (The one exception is tiny Singapore, which spends a whopping 5.2 percent.)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strive to reduce free-riding by its allies--one hopes with more success than we've had with our European friends. In the case of Japan, that means supporting a move to amend the MacArthur-era constitution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send the Self-Defense Forces abroad (including for the defense of Taiwan or South Korea) and a more recent political decree that caps military spending at 1 percent of GDP.

In the case of Taiwan--the state most directly threatened by rising Chinese power--that means continued pressure to get it to do more for its own defense. Although the United States agreed four years ago to sell Taipei $18 billion worth of vital weaponry, minority KMT legislators in thrall to the mainland have blocked the necessary legislation in parliament. The failure to modernize its armed forces is creating a dangerous vulnerability. The United States is not entirely blameless here; it needs to lift restrictions on high-level military-to-military contacts to make Taiwanese-American defense planning more robust and credible. But, in the end, Taiwan needs to do more to defend itself; given its strategic vulnerability, its defense spending ought to approach the Israeli level, 9.5 percent of GDP.

The ultimate question in deterring China is whether other Asian states will acquire nuclear arsenals of their own. Australia, Taiwan, South Korea, and Japan could go nuclear practically overnight. Until now they have refrained from doing so, preferring to rely on the U.S. nuclear umbrella for fear of sparking an arms race and greater regional instability. There is no urgent need to change this policy, but it would be useful to hold up regional nuclear proliferation as a threat to get China to do more to stop the North Korean nuclear program. Surely Beijing does not want to be surrounded by nuclear-armed competitors--yet that is precisely where its failure to crack down on North Korea is leading.

BEYOND CONTAINMENT, deterrence,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lies a strategy that the British never employed against either Germany or Japan--internal subversion. Sorry, the polite euphemisms are "democracy promotion" and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but these amount to the same thing: The freer China becomes, the less power the Communist oligarchy will enjoy.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aim to "Taiwanize" the mainland--to spread democracy through such steps as increased radio broadcasts and Internet postings. At the moment, Beijing does an effective job of censoring free speech with the unfortunate connivance of giant American companies, which in various ways agree not to expose Chinese consumers to such "subversive" concepts as democracy and human rights. American companies even help the security services nab people who dissent from the party line. Yahoo!, for instance, recently assisted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in tracking down a journalist who dared to email information about censorship to a New York-based website. He got 10 years in prison. The U.S. Commerce Department and, if necessary, Congress should pass rules that forbid U.S. firms from facilitating human rights abuses in China.

American technology should be used to crack open, not cement, the authorit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The United States needs to step up spending for the Chinese service of the Voice of America, Radio Free Asia, 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that aim to penetrate the Bamboo Curtain. China does an effective job at the moment of jamming U.S. transmissions, so we need to develop technology to get around their censors. In 2004 Congress allocated $1 million for a trial grant to the Broadcasting Board of Governors for a project to circumvent Beijing's Internet controls. That work needs to be greatly expanded. As suggested by the congressionally chartered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we need to create an Office of Global Internet Freedom within the executive branch that would work on undermining government controls on the web not only in China but also in dictatorships from Cuba to Syria.

In general, the U.S. government should elevate the issue of human rights in our dealings with China. The State Department wrote in its most recent human rights report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human rights record remained poor, and the Government continued to commit numerous and serious abuses." The U.S. government should do much more to publicize and denounce such abuses. We need to champion Chinese dissidents, intellectuals, and political prisoners, and help make them as famous as Andrei Sakharov, Václav Havel, and Lech Walesa. There is no point in continuing to mute our criticisms in the vain hope that, in return, China will do something tangible to help stop the North Korean nuclear program; notwithstanding the much-ballyhooed six-party deal announced in early September in Beijing, there is still no sign of Beijing's cracking down on Pyongyang.

The policies outlined here would represent a considerable change from those of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and its immediate predecessors, which too often have kowtowed to China on security and human-rights issues while being bellicose on trade policy. A more sensible approach would be nearly the reverse. Even if this multipronged policy were fully implemented, it might not produce the desired outcome: a prosperous, parliamentary state living and trading peacefully with its neighbors. There is only so much we can do to influence Chinese behavior. But we need to at least try to head off another 1914 or 1941--or even a 1950--before it's too late.



Max Boot is a senior fellow at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a contributing editor to The Weekly Standard, and a foreign affairs columnist for the Los Angeles Times.

Correction appended, 10/12/05: The piece originally said, "But protectionist lobbies seem intent on sabotaging these gains through shrill harping on such purported Chinese sins as having a strong currency and selling too many bras to American women."

The sentence should read "But protectionist lobbies seem intent on sabotaging these gains through shrill harping on such purported Chinese sins as having a weak currency and selling too many bras to American women."

more

林行止 談民主上教堂布殊咄咄逼人

信報財經新聞 2005-11-18
林行止專欄



   布殊總統明天抵京訪問,此行的良好氣氛卻因周三他在京都的演說而蒙上陰影。布殊盛讚「現代的台灣充滿自由、民主和繁榮」,敦促「中國政府准許人民有更多的政治自由」,同時要求中國放寬對宗教的控制及允許「印刷聖經及出版其他神聖的經書」,又聲言周日早晨會赴基督堂做禮拜。布殊的政治和宗教表態,引起中方強烈反彈,隨胡錦濤主席外訪的外長李肇星和國務委員唐家璇嚴詞反駁,此間《文匯報》甚且稱之為中美「隔空交火」,反映了北京對布殊的「叫陣」大感不滿。顯而易見,一如外電所說,北京接待布殊的「熱情」很可能因此降溫,中美的會談不易有突破,不難預期。

  近代中國受盡西方列強侵掠,令國家元氣大傷;近代美國則不斷和世界強權對抗甚至衝突,而在種種熱戰與冷戰中不斷壯大。美國這種不惜與大國抗爭的「性格」,在與中國的交往上展露無遺。按照常理,面對中國這個大市場、大工場,學英國的卑恭屈膝,只談生意不涉中國最敏感的政治、宗教,對促對雙方商貿,肯定較布殊「口出不遜」更有幫助,但布殊堅持美國立國以來的傳統,面對已經「和平崛起」的中國,咄咄逼人,毫無懼色!

  十九世紀初葉,美國與英國和法國大打出手;踏入二十世紀,第一次世界大戰令美、英、法和平相處,惟這種和平局面很快便因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而消雲散,戰後美國領導西方世界,和蘇聯集團展開長達四五十年的冷戰;冷戰在二十世紀終結前結束,但甫進入二十一世紀,美國便面對迅速崛興的中國和印度(亞洲的「兩根支柱」〔Twin Pillars〕),依照當前的發展勢頭,到了本世紀中葉,她們的GDP便可能追上美國……。經濟旺盛會否迫使中國進行政治改革,是未知之數,可以肯定的是,興旺的中國有意在亞洲進而世界政治舞台擔當更重要角色,只是在美國看來,崛起的大國同時帶來威脅,因為她在世界事務上的「發言權」必然會受挑戰,等於說會動搖其世界獨霸的地位。這種發展,是美國政府─不論什派性的政黨當權─絕不願見的。

  從務實角度看,美國在亞洲地區淡出,一方面可減輕「政治責任」(如放棄保護日、韓、台)進而削減財政負擔,以達改善山積財赤的目的;一方面則可避免捲入地區性武力衝突,在亞洲已有三個國家擁有核武的年代,地區性戰爭絕不能保證美國本土不受攻擊,對於二百多年來本土不曾發生戰爭的美國來說,這是不敢想像的。

  以美國的現行政策,世上任何軍事衝突,美國已有無役不與的準備,這種「當仁不讓」的策略,正是極右派在朝意欲號令全球的圖謀。極右派的構想,自從美國捲入中東戰爭而又不能功成退兵之後,已造成美國內部政治的嚴重分歧,反對者認為美國應改做調停人,坐觀虎鬥,讓中國、日本、印度及巴基斯坦「對打」,更加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可是,目前美國的政策令她捲入所有的亞洲「火頭」,朝鮮半島、台灣海峽以至中日之間,任何一方有事美國都有直接介入的「義務」。這種政策是極為不智的,尤其是美國在中東戰場不僅經濟及人力損耗甚巨,更致命的是美國的新型武器及戰略部署一再在世人面前展示,這意味在軍事上除了很難想像會使用的核武,美國已沒有秘密可言,暴露了本身的優缺點卻不知敵人的虛實,是兵家大忌。現在美國的境況便是如此。

  如今亞洲可能出事的朝鮮半島、日本(中國一再公開羞辱日本,令對日本侵華痛史記憶猶新的國人拍掌稱快,卻為中日埋下更深的仇怨)及台灣,都與中國有關,美國的介入令中國對美國懷恨在心,在世界事務上,特別是關係到國家政經利益的,「懷恨」必然導致積極備戰,而「備戰」很易啟動戰端!

  事實上,當前亞洲的確戰雲密布。克林頓政府視中國為「戰略夥伴」,布殊政府卻稱中國為「戰略對手(競爭者)」,從「夥伴」降為「對手」,意味中國不再是美國的「朋友」。詞之變也許反映了現實,但「清心直說」只會激怒對方。中、美雙方不再是「朋友」,始於一九九九年美國「誤炸」貝爾格萊德中國使館大廈;而二○○一年美國偵察機在海南島上空撞落中國軍機後被迫降扣留,美國右派已視中國為敵人;到了「九.一一慘劇」發生,美國極右政客建議政府可考慮攻擊的敵人已包括中國在內(主要是黎巴嫩、利比亞、利亞、伊拉克和伊朗),因為極右派懷疑中國支持拉登和協助侯賽因發展大殺傷力武器。若非美國捲入中亞和中東戰爭,美國也許早已開闢亞洲戰場;即使美國在伊拉克泥足深陷,主張在亞洲開闢第二戰線(second front)者亦大有人在。

  周三布殊談自由民主台灣時,雖然說他「無意以一種體制比較另一種體制,也未想到要中國大陸模仿台灣」,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布殊之真意在鼓勵「中國政治學台灣」;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資深院士(國家安全研究)布特(Max Boot)在極右派言論重鎮《旗幟周刊》(十月十日)上的長文〈新中國世紀的計劃〉,便鼓吹把中國「台灣化」(Taiwanize)對美國最有利,而其手法是通過對大陸廣播及網絡傳送文章進行「內部顛覆」(Internal Subversion,布特說他不想用這類搔不癢處的委婉詞如「促進民主」和「保障人權」)。布殊所說,便本此意,只差沒說出口而已。

泛論中、美關係.之一

more

Thursday, November 17, 2005

林行止 沽銅敵不過夾倉銅價將持續上揚

信報財經新聞
2005-11-17
林行止專欄


 一、  《倫敦時報》和倫敦《標準晚報》(可能是英語世界碩果僅存的晚報)相繼報道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買賣金屬期貨的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SRB)「重要交易員」劉其兵(譯音)投機失利「神秘失蹤」的事;該局最初說無此人,後來稱劉氏正在度假並指「其買賣是他個人行為,與本局無關」,劉氏在LME的交易,「沒有登記在公司的賬戶上」。種種跡象顯示,劉其兵其人其事均非子虛烏有,SRB的反應,適足以反映有關負責人為國家帶來重大經濟損失,驚惶失措而「語無倫次」。事實上,投機買賣有虧有贏,投機失敗而「玩」失蹤及否認,於事無補,只能收一時自欺之效;由於有單有據,尤其是國營機構,到頭來還是要交貨或付賬結數的。

  在十八世紀中葉,英國憑藉先進的提煉技術和「日不沒國」、豐富礦產的殖民地,控制了全球約三分二的銅貿易,雖然北美、智利及澳洲於十九世紀初期先後發現重大銅礦,以至二十世紀初葉美國發明新的提煉技術(可以低成本提煉劣質礦砂),打破英國的壟斷地位,但倫敦作為世界期銅交易中心的地位不變。

  未經證實的消息指出,劉其兵拋空二十萬噸期銅,總值八億美元;拋空的目的當然是希望可於低價「補倉」,可惜事與願違,銅價自從二○○一年年底開始,可說無回頭地一路爬升(○四年年初開始是急升),在每噸四千美元水平結賬,這宗買賣的損失大約二億美元,看起來是大數目,但對於有意壟斷市場的期貨大炒家,這只是小菜一碟而已─一九九五年英國霸菱的N. Leeson炒期指輸掉十三億英鎊(最後連累有二百多年歷史的霸菱銀行股權易手)、一九九六年日本住友的商濱泰南亦在拋空期銅上失手,一共輸掉二十六億美元!

  傳說中劉其兵拋空的期銅十二月二十一日到期,這即是說,在這一天,劉氏或其僱主必須把二十萬噸現貨銅交至LME指定的倉庫;當然,期貨買賣很少交收現貨的,這意味屆時要交出拋空期銅合約價與現貨價的差額,以目前價格水平計,約二億美元。

  SRB一方面對劉其兵其人其事閃爍其詞,一方面則大量沽出庫存現貨銅,昨天它賣銅二萬噸,約合八千萬美元,同時聲言本月二十三日再賣二萬噸,而最終要賣出二十萬噸;沽銅及表明繼續賣銅,等於供應驟增,銅價應聲下跌,昨天上午成每噸四千一百美元,較前市跌三十六美元、跌幅百分之一點二。不少交易商對SRB聲稱有存銅一百三十萬噸的數字存疑,因為據LME的統計,上海和紐約期交所的存銅一共只有十四萬一千一百七十七噸;而昨天《金融時報》LEX專欄更指一百三十萬噸是世界總存量,SRB起碼多報一百萬噸!接受BBC訪問的一名期貨炒家(交易員)則說SRB若真有這多存銅,銅價將一瀉到底,他對此數字「高度懷疑」,並說SRB若交不出貨,將成「期市笑柄」。

  無論如何,SRB以實際行動(沽銅)及「拋浪頭」(誇大存貨量)試圖壓低銅價,目的是希望有機會「低價補倉」,以較低代價完成謠傳中劉其兵拋空的合約;但在期市中打滾的人莫不精明透頂,加上SRB並無信譽卓著之名,看來銅價微順後會再上揚─本應在其上升軌跡上徐行,現在加上「夾倉」的壓力,升勢可能會加速!

二、

  據「世界金屬統計局」(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的統計,近年銅的消耗量穩步上揚,目前年消耗量約二千萬噸(九三年在一千四百萬噸水平),其中亞洲區消耗量約佔全球之半,顯而易見,這是中國(和印度)經濟起飛有以致之。  銅的用途甚廣,因為甚難腐蝕且易傳熱,其消耗量因此隨經濟蓬勃、特別是世界性物業狂潮而上升,如果美國的例子有普及性,則大約一半銅用於形形色色的建築物上,電器及電氣用品如電視、耳機、空調、電源接駁器以至電話等,消耗了約二成,其餘大多用於交通工具上,說起來有點難以置信,每輛汽車大約用五十磅銅……。

  近年銅價長升,卻仍相對廉宜─盎斯金價在四百七八十美元水平徘徊,每盎斯銅只有十二三美仙─其用途廣泛但價格漲不起來,皆因較易開採、生產成本低及大多數國家都有銅礦令供應源源不絕之故。

  從走勢圖看,銅價及銅礦公司的價格,頗似二○○○年年初的科網股(美國最大的銅礦公司Phelps Dodge股價從○二年年底的二十九美元左右上升至昨天的一百二十四美元水平〔比前天已跌一元四角〕);然而,論者認為銅及銅公司的價格並無泡沫成分,急瀉的可能性不大。由於銅價低而銅甚重且大量供應,因此庫存並不化算,炒家無法以存貨調節價格,其價格因此足以反映實際需求情況。

  換句話說,銅價近年持續上升,與囤積居奇無關,而是經濟旺盛需求殷切,這等於長期有買家吸購並把它變成電線、水管及各式各樣的工業零件;當某一大量用銅行業(比如汽車)發展呆滯時,銅價便下跌,但目前的情況並不如此(美國汽車業奄奄一息,中國的則剛剛起飛);儘管各國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濟經,世界貿易且紛爭頻生,但銅價升勢反映了大體而言世界經濟仍然向前邁步,銅價因此被部分學者視為足以反映經濟實況的有效指標!   期貨老手斷無不知經濟盛衰與銅價高下的正比關係,傳說中的劉其兵如果拋空期銅,大概是他認為利率上升無了期會引爆美國物業市道進而令經濟增長放緩;此外,國內正以行政手段抑壓樓市及固定投資,亦會令過熱的經濟降溫……,這些發展皆不利銅價升勢,是彰彰明甚的。可惜他的預期並未兌現,拋空便不合時宜,因此帶來虧損,便如盛傳他過往曾在期市上大有斬獲一樣,是很自然的。

more

林行止 租貴物有所值供多樓價難升

信報財經新聞
2005-11-16 林行止專欄



 一、

  不少國際服務性機構定期發表世界大城市生活費用調查,由於項目繁多,有時很具爭論性,遂作不得準;《經濟學人》較聰明,簡而化之,只做各地麥當勞漢堡包售價比較,從「主食」價錢的高下,大略可估計該地的生活水平。非常明顯,萬商雲集的國際大都會的物價(包括漢堡包)都較昂貴,對於這種現象,有點經濟學知識(不論來自書本、商場或普通常識)的人,幾乎眾口一詞指稱「租金高是高物價的根本原因」,對於「名牌」商品在歐洲「原產地」售價比本港便宜(據說幅度在三四成之間),人們亦無不歸因於香港租金太貴。眾所周知,薪金高低左右了物價的貴賤,內地和美國便是兩個極端,而進口稅之有無、高下,亦是定價因素。不過,香港和西方大城市的條件基本相同,物價不同的確只因租金有差距所致。

  香港租金昂貴(旺區更甚)令物價高居世界前列,消費者「牙痛咁聲」(大叫吃不消),猶其餘事,很多評論者認為這會打擊香港的商業競爭力,進而把矛頭直指物業發展商,說他們貪婪無懨,特別是在續租約期間市況若比簽舊約時旺盛,業主必會大幅加租,這樣的業主便被指為「無良」,如果此時有一些店舖拉起或貼出「業主瘋狂加價結束營業」的橫額或標語,經傳媒渲染,物業發展商便會被抹黑成為不顧租戶死活的奸商!即使在香港如此典型的資本主義化社會,這種指責亦有一定市場,業主因此處於道德下風,成為「有正義感有公平心」的市民千夫所指的對象。

  這種指責是不合理的,炒股致富後當國會議員並著書立說成為經濟學家的李嘉圖(一七七二─一八二三),在一八一七年出版的《經濟學及賦稅原理》第二章〈地租論〉,便指出土地租值(rent)高下與其生產物品(其時只有農地,因此指的是不同的農作物)價格的貴賤有關,他舉的例子是一磅(原文是浦式爾)小麥售一鎊,一英畝可收割五磅小麥,這片土地的「地租」值五鎊;如果小麥磅價二十萬鎊,「地租」便值百萬鎊。

  引伸李嘉圖近二百年前的理論,大家可知「地租」高昂不是業主憑其貪婪心而是根據有關土地的「效益」來決定的,換句話說,一個無法售賣高邊際利潤貨物的店舖,其租金肯定高不起來,反之,租金則會高得令人咋舌,不少知情者(知道租金多寡)會發出同情租客的喟歎,然而,這不過是非理性的廉價同情,因為在「高」租金之下,業主與租客各得其所,皆大歡喜(當然,這種喜悅的體現是閉門計算盈利而非對鏡頭說賺得盆滿缽滿),我們有時看到一些商店因「業主加租」而結業,然而,在一般情形下,結業通常並非因為租金太高而是經營不得其法(包括手法及出售的商品或服務不為市場接受),只是商人不肯接受這種現實而推卸責任地把天下之惡歸諸業主加租。事實上是,「旺舖」不會長久空置,因為業主很快便會找到有辦法產生「雙贏」效應的新租戶。

  了解決定租金(樓價)的不是業主而是有關物業的「效用」,大家對高級商場業主動輒(續約之時)加租及旺角銅鑼灣橫街的熱食檔口每呎租金(物業價格)全港最貴的現象便不應大驚小怪。筆者未光顧這類檔口,亦不知其正確地址,不過,不難想像的是,其所出售的食物必然可口、方便,大受顧客歡迎。由於具備所有吸引顧客的元素,因此價錢不會便宜,邊際利潤率很高,而其「地居要衝」,生意興隆,貨物流轉快,遂付得起貴租。在資本主義社會,沒有完全無償的「義務勞動」這回事,這即是說,「捱貴租」而又必須終日勞碌的店東肯定有利可圖,而且利潤足以令他滿意於「由朝做到晚」的辛苦工作!

二、

  商品(或服務)價格所以昂貴,不外是需求彈性低(價格上升了需求不會相應下降)及供應短絀所致,這二者缺一不可,這可說是「自然結果」(natural outcome)。俯覽中央公園的紐約物業、眺望海德公園的倫敦巨宅、「君臨」維多利亞港的香港大廈,價格都比較昂貴(它們和那些不具這種「自然條件」的物業價格差,經濟學家稱為「過癮價」〔hedonic price〕),這是供應有限因而形成賣家市場之故。其實物業的需求彈性是很高的,當樓價高企、利率上揚時,消費者無法負擔,便不會買樓、換樓,對物業需求自然放緩,但樓價不一定會馬上下挫,因為業主若看好後市,會寧可空納差餉地租而「封盤」─在香港這樣的社會,囤積居奇是合法亦是牟取暴利(本港沒有暴利稅,這亦是合法且為股東所樂見)的一種手法!不過,業主這樣做並不保證可得巨利,因為經濟可能衰退市民購買力萎縮樓宇便可能成為公司的負累。資本主義社會的其中一項特點是做生意便要冒風險……。天下沒有免費午餐,商業則沒有無風險的生意。

  自從本地銀行「追補」利率後,香港樓市突趨平靜,這是消費者收入追不上置業成本(樓價加利率)上升的正常反應;不過,筆者以為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未來一般性物業供應可能「太多」所致!三大地產商合作開拓邊境落馬洲河套區、香園圍和缸瓦甫可容數十萬居民的新市鎮,加上啟德機場會重新發展的不同方案均有容納數萬居民的物業發展計劃,面對香港人口結構朝優化反方向發展的前景,未來本港似乎有非豪宅物業供應大增而消費者人數不能「與時並進」的落差。

  物業市道前景不那璀璨,在大多數大都會,這當然會對經濟帶來一點負面影響,對香港則會帶來沉重打擊,因為物業發展是香港經濟主要支柱─可說是命根子,萬一物業市道疲不能興,香港經濟難免受重挫。

  為己為人,發展商計劃發展邊界新城鎮時,也許應考慮撥出更多土地作非興建物業用途,而特區政府「廢物利用」發展啟德,若能把物業發展項目剔除或減至最低,相信物業市道在迎接稍後利率再升時便有較佳的表現。

more

张五常:經濟學家可數乎?

前些時同學們紛紛傳來兩篇關於中國經濟學家的文章,問我意見。本想立刻動筆,過癮一下,但擱置了。今天晚上要動筆,卻找不到該二文。那也好,不記得誰是誰的名字,寫爭議性的文章最數。

記得一篇是訪問香港某經濟學教授,他說今天國內數不出五個經濟學家。另一篇是訪問武漢某經濟學教授,他說某某人是九流,他自己和某某是三五流,其他的都不入流。(記得該文,因為發言者手下留情,放過了我。)綜合起來,此二君是說,神州大地的「經濟學家」少得可憐。

是經濟學的尷尬吧。二十多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破了人類歷史紀錄,但入流的經濟學家不容易數出來,經濟這門學問是不中用了!沒有物理學家,火箭不會飛到月亮去;沒有建築工程師,摩天大廈不會在地球上出現;沒有生物學家,基因工程也就談不上。然而,沒有經濟學家,經濟卻可以大搞起來。不容易想像有更糊塗的事!

我明白,上述兩位教授數經濟學的風流人物,是數他們在國際有分量的經濟學報發表過若干篇文章,不是算經濟思想的高下。二十世紀的經濟思想大師戴維德(A. Director),只有一個哲學學士,沒有真的讀過經濟,平生只發表過幾頁文章,肯定不入圍。另一方面,在國際名學報發表過不少文章的蠢才無數,而這些蠢才會全部被兩位教授算進去的。

用中文動筆看來不算。如果中文也算,我不會見到自己不遭淘汰而大喜若狂!

搞起社會經濟的人,改進了人民的生活,怎樣看,不管有沒有正規的經濟學術銜頭,有沒有發表過經濟學文章,不能不算是經濟學家——正如設計得出屹立不倒的大廈的,當然是建築師了。這樣看,趙紫陽、朱鎔基,甚至李鵬(這裡姑且不算總書記),是經濟學家,而且了不起。是奇怪的經濟學衡量:不管你對一個經濟的貢獻有多少,沒有在名學報發表過文章,或不用英文下筆,不算!

上述的二君子教授沒有創新:他們的算法不少老外也這樣算。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獎那個「學」字,不是獎對經濟的貢獻。可幸瑞典的仁兄還不是那樣老土,屈指數經濟「學」者的文章。比較高明,他們衡量思想的重要性,雖然有時我覺得葡萄是酸的!

寫到這裡,忽發奇想。如果諾貝爾經濟學獎減了那個「學」字,或把該「學」字改為「貢獻」或「實踐」,那麼趙老與朱老可能早就拿得,又或者這些年獲獎的年年是中國人。我對那個「學」字的闡釋還有疑問:搞起一個經濟不可能不「學」有術。中諺有云:世事洞明皆學問也。

幾年前美國某機構推出一個「佛利民經濟自由」獎,獎金美元五十萬,兩年一個。有意思,可惜「自由」何物不容易鑑定或量度。

建議誠哥,搞一個「李嘉誠經濟實踐獎」,三年一個,獎金一億港元,頒給一個人或一小組人。委任客觀專家評審,衡量以往三年某國對人民的生活改善得最有可觀的,然後在該國選出值得頒發該獎的人。自由究竟何物需要打官司,但生活是另一回事。真的沒有「自由」不可能有飯吃,大魚大肉、健康舒適、暢所欲言,皆生活也。有明顯的改進,何不獎之?

經濟學家可數乎?可數,但朋友,要看你怎樣算。

——苹果日报/凌锋推荐(11/18/2005 2:38)

more

林濁水 高金素梅-痛苦與狂歡

2005年11月17日


儘管漢族主流社會並未加注意,但是從「演出」的角度來看,高金素梅最近的質詢和目前反日及跑到中國的活動,在在充滿了戲劇張力,演出的因緣在面對原住民幾百年累積下來的悲劇,進行著驚心動魄的價值革命,進行國族再造的工程。她是絕頂聰明的演員。
金家,由一位平地社會底層的榮民,在山地部落娶了妻子,兒子做到鄉代會副主席,女兒由名演員,再成為國會議員,是原住民部落的傳奇喜劇;但全家也完全沒有從原住民的悲劇命運中掙脫出來。而悲劇正是演員張力的來源。
悲劇既起因於外來統治者經濟上的剝削與掠奪,也造成文化崩毀和社會裂解。這一切都非常殘酷。


原民來客關係詭異
歷來的統治者:荷、漢大清帝國、日本、國民黨、民進黨,在文化上最尊重原住民的恐怕是荷,最霸道的是國民黨:荷蘭人用羅馬字母替原住民拼出了「新港」文字;但國民黨則大漢沙文掛帥,採取大一統的同化主義,全面銷毀原住民羅馬拼音的聖經,禁母語,強迫改漢姓,禁止豐年祭等民俗……,這些文化酷刑在「原權會」和民進黨合力運作下才得到舒緩,免於文化滅絕。
其次,原住民社會在統治者介入之下也是裂解的,甚至互相殺伐;經濟方面,土地和自然資源都被掠奪,為了保護土地,原住民組織了「原權會」,推動還我土地運動;在山地,漢人,不分福佬客、外省人則組織「平權會」以相抗。
於是,原住民和各外來民族的關係極端詭異:和他們經濟上摩擦最深的是福佬(或客),但在他們文化復興運動中又是最積極支持者;對他們文化採最沙文主義的是「國民黨」外省政權,但在血緣上唯一最多婚姻關係的也是外省榮民,有段時間,每5個女子就有一位嫁榮民;曾對他們採取最嚴厲軍事屠殺的是日本人,但後來對他們最用心的也是日本人。
在1940年代,當中國學童就學率還不到50%,原住民已高達86%!最奇特的是二次大戰時當高砂軍的南洋經驗:薪水既高,更重要的是他們比任何軍隊都擅長熱帶雨林叢林戰,戰役中成為日本人的「救命恩人」,這種比統治者更優越的經驗,是幾百年來唯一的,最值得驕傲的。因此他們認為入祀靖國神社是最大的光榮。


父系母系有「衝突」
對外來民族,他們情感大有不同:情感最深的日本人,其次則是有婚姻關係的「民國」人(外省人),然後這婚姻關係固有甜美的一面,也讓他們面臨了極為殘酷的命運:大量外婚的女性造成社會內部的緊張;子女在母系方面強烈的親日和被父系社會強烈地批判,如高金,要他們承認歷史上唯一的「光榮」其實是恥辱。更尖銳的是,父系漢族和母系社會中的「土地之爭」,例如高金的哥哥金復興是站在原住民對立面的「平權會」的重要幹部,至於她本人過去也從未和原權會有任何瓜葛,但現在成了政治人物則痛批統治民族對原住民的歧視,這一來,甜美交織殘酷、痛苦交織狂歡,悲劇於是成為命運。
這樣的悲劇和痛苦,恐怕不是站在既定的意識形態上為她反日演出鼓掌或痛責的漢族們所能真正體會的,他們看的只是張力十足的演出-和自我意識形態的滿足。
希臘人告訴我們命運的悲劇是無從解脫的,我們只能從悲劇的畏懼恐怖中察覺人的渺小與尊嚴是並存的,並從而有更多的智慧面對未來。但如今高金的悲劇性演出真的對台灣,甚至縮小到原住民社會具有開啟了智慧的可能性嗎?例如假使不應為日戰死而入祀神社,可否為中國戰死而入祀忠烈祠?原住民到底應是大漢國中的少數民族?還是漢原是國與國關係?答案恐怕不是任何人能提供的;若此,悲劇將成永恆。

more

梁京:谁来建设新农村?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大陆未来的发展规划,明确地提出要建设新农村。这个口号看似新鲜,其实包含著很大的讽刺。说了这么多年“发展是硬道理”,到现在才建设新农村,早干什么去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农民自己不去建设新农村,难道有谁不让他们建设新农村吗?

当然,大家心理还是明白的,中共提出建设新农村,其真实的内容就是政府要拿钱出来支持农村建设。政府之所以这样做,并非因为有了什么过去不知道的好主意,而是认识到农村危机之严重,不拿钱不行了。几年前,李昌平大声疾呼:“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但江泽民朱熔基对农村问题完全摸不到门路,把难题留给了后来者。胡锦涛温家宝对农村问题的严重性,认识比江朱要深,但他们真有解决农村问题的良策吗?

到现在为止,胡温对农民的基本方针,就是“多予少取”,说白了,就是拿钱买平安。除了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的支出,还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第一年,农民说了一点感激的好话,但是,今年以来,农村的坏消息就接连不断,这恐怕是胡温始料所不及的。农民发现,取消农业税以后,农村内部的公共事务更加没人管了。农民有事找干部,干部乾脆就对农民说,“你现在不交税了,还来找我干什么?”

我在去年的评论中就指出,国家可以不要农民的税,但农村内部,完全没有公共收入,反映了农村治理的危机。没有公共收入,社区公共服务从何而来呢?事实是,取消农业税反而让农村治理的危机表面化了。

那么,国家向农村大量输入资金,搞所谓新农村建设,能否解决农村问题呢?真正了解大陆农村问题的学者,都不会相信农村的问题仅仅是钱的问题。最近一期《经济观察报》发表了大陆知名学者秦晖的长文,题目是“为什么‘人心散了’?”。文章触及到了大陆农民问题的要害。

秦晖指出,“三农问题实际上就是农民问题,但农民问题的根源在农村之外,其本质就是中国的公民权不平等,被称为‘农民’的大多数中国公民权利缺失严重。”问题是,大陆当局难道就不知道这个事实吗?当然不是。但是大陆当局就是不敢给农民权利,因为他们害怕农民有了权利,就会与共产党政权发生冲突,就会动摇整个江山的稳定。

现在,大陆当局决定投资建设新农村,必然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让谁来建设新农村?是让权利严重缺失的农民去建设新农村,还是让那些农民惹不起的官吏们去建设新农村呢?冠冕堂皇的官话容易说,当然是要让农民自己去建设新农村。问题是,地方和基层政府的官吏,能眼看白花花的银子过手而不动心吗?

越是贫穷的地区,农村干部的工资就越低,而且经常被拖欠。因此,来自上级政府的专项资金,总是被挤占、挪用,用来发自己的工资,而上级也无话可说。这在大陆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那是否乾脆就让地方的官员们来建设新农村呢?我想,包括胡锦涛温家宝在内,没有人相信地方的官员们能把建设新农村的事情办好。这些年来,数以千亿的扶贫资金已经让他们糟蹋掉了,凭什么这一次他们不继续糟蹋呢?

就大陆所具备的物质和技术条件来说,如果农民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父母官”,有权利决定自己家乡如何治理,有权利信仰自己愿意信仰的宗教,有权利组织自己愿意参加的组织,许多地方的新农村恐怕早就建设起来了,用不著等到今天。

用不了多久,胡锦涛温家宝就会听到建设新农村的种种丑闻,就如同他们取消农业税以后听到的是农村更加“人心散了”一样。说到底,只要农民依然处处低人一等,就不可能有现代的新农村。在今天这个时代,继续像古代帝王对农民那样“少取多予”,而限制农民的公民权利,不仅是一种伪善,也是一种于己于国于民都不明智的选择。


——自由亚洲电台(11/14/2005 22:51)

more

Wednesday, November 16, 2005

堅毅婦上官衙開罵 推動政府開鍘

「不想讓人踩在頭上」


【李寧怡╱綜合外電報導】「我只是1個普通公民,只是要主張自己的權利,不想讓別人踩在我頭上而已。」49歲的墨西哥小雜貨店老闆娘夏維茲道出為何會做出小蝦米挑戰大鯨魚的舉動,她要爭取的是自己決定在店裡售賣哪些貨品,不吃可口可樂威嚇她不能售賣其他品牌可樂這一套。

打敗可口可樂
墨西哥每人每年喝掉的軟性飲料數量居全球之冠,而可口可樂在當地的市佔率高達7成,一般商店不能不賣可口可樂,因此也讓可口可樂得以予取予求。自從祕魯的低價品牌「大可樂」(Big Cola)近年進軍墨西哥市場後,當地的可口可樂經銷商對於販售其他品牌可樂的店家採取各種手段,企圖鞏固市佔率。

遭禁供貨遂提告
根據墨西哥聯邦競爭委員會(Federal Competition Commission,簡稱FCC)調查顯示,這些手段包括把可口可樂提供的冰箱或招牌拿走、把其他品牌可樂搬離店內醒目位置、買下所有其他品牌可樂然後丟棄、或是送店家可口可樂商品,要求他們不要販賣其他品牌。
但是,夏維茲不吃這一套。她開店的地區治安很差,十幾年來多次遭人持槍或持刀行搶,店內櫃台必須裝上鐵網防竊。她在如此惡劣環境中開店生存,還讓3名子女都能上大學,個性堅毅不在話下。2003年,當她的小店因為販售「大可樂」而遭可口可樂停止供貨,她決定採取行動。
夏維茲花一番工夫,才弄清楚該找哪個政府單位告狀。但是她到FCC提出檢舉後,等了2個月都沒有下文。於是她忍不住上門開罵:「你們的責任是保護可口可樂,還是保護我們?」FCC終於展開調查,並發現多起類似案例,終於在今年7、8月間先後開罰,可口可樂及多家經銷商與裝瓶廠被裁定罰款約22億7,800萬台幣,受罰業者訴願若被駁回,罰款金額即告確定。可口可樂墨西哥分公司要付出的金額比率不高,但象徵意義甚鉅。


「捍衛自己權利」
現在夏維茲的小店生意興隆,顧客都以她扳倒大鯨魚為榮,如今可口可樂經銷商固定每2周送貨1次,還稱夏維茲是好客戶。夏維茲說:「當初我認定這案子會輸,現在我覺得非常自豪。也許人們應開始站起來,捍衛自己權利。」

more

江春男 中共不會再有指定接班人了,胡錦濤是最後一位

大胡紀念小胡 2005年11月17日



中國領導人正在全世界走透透,以推動大國外交。但是國際上對中國的未來仍充滿問號,對胡錦濤更不了解,這次中共公開舉辦紀念胡耀邦90歲冥誕的活動,海內外的中國問題專家,立刻忙碌地分析此事之意義。希望從蛛絲馬跡中,找出胡錦濤的政治意圖。
胡耀邦比他的繼位者趙紫陽幸運多了,最幸運的是他死得早,中共對今年才去世的趙紫陽的喪禮,採取低調方式,但對在六四前兩年即被鬥下台的胡耀邦,卻採取擴大紀念的方式,對兩人的政治評價大不相同。
胡耀邦在大陸民間頗有聲望,他對胡錦濤很照顧,讓胡錦濤三級跳,才有機會受到鄧小平的賞識,被指定為接班人。而當時擔任總書記的胡耀邦,卻得罪了鄧小平而被突然鬥下台。他下台之後兩年,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倒楣的趙紫陽採取軟性訴求,主張與學生對話,不只很快被迫下台,而且軟禁了十多年到死為止。


開明專制合胡胃口
許多人推敲胡錦濤想藉這個紀念活動來傳達政治信念。第一,藉此為六四的平反舖路。第二,當作政治改革的風向球,測試國內外反應。第三,當作內部鬥爭手段。第四,收買人心,改善自己形象。但是不管動機如何複雜,這次的紀念活動普遍受到肯定,胡錦濤什麼事都沒作,形象就改善了。
當年的胡耀邦作風比較開明,但他所主張是堅持以共黨為核心的開明專制,與民主政治有本質上的差距,這點剛好符合胡錦濤的胃口。
其實胡錦濤比胡耀邦更保守,他上台後對媒體、網路、律師、宗教團體的控制手段越來越細密,中國知識界對他的批評很尖銳。
中國經濟越來越自由化,但在政治自由方面,卻有明顯的緊縮現象。經濟自由化的結果,帶來巨大的社會經濟矛盾,對政局穩定造成更多挑戰。中國表面形勢一片大好,但中共領導人卻越來越沒有安全感,因此需要不斷強調穩定和重要性。胡錦濤上台之後,加強控制資訊、媒體和民間組織,就是這種不安全感的自衛反應。
每一場紀念會對中共而言,都有重要的政治意義,何況是胡錦濤紀念胡耀邦,大胡紀念小胡。在一個資訊不透明的國家,外界只能透過這些儀式來了解偉大的中國,這真是超現代的荒誕。
以前接班人的下場都是悲慘的,不過,從今以後,中共不會再有指定接班人了,胡錦濤是最後一位。

more

解放軍事務 開拓者小而精 中共反衛星潛力無限

via chinatimes 亓樂義/專題報導


不久前,國內高等政策研究協會(CAPS)和美國知名智庫蘭德公司(RAND)與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EIP),共同舉辦第十七屆「解放軍事務」國際研討會。三天會期下來,讓人對中共軍力的「精進」留下深刻印象,尤其在太空領域,中共的反衛星潛力有可能超出外界的預期。

中共神舟六號太空船十月成功返航,引起各界對中、美太空爭霸一陣熱烈討論。與會的太空專家波比特(K.Pollpeter)認為,神舟六號的主要意義,在於為中共的太空計畫提供一個「願景」,就像當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有了願景,才清楚該發展什麼科技,能夠達到什麼目標,以及需要多少經費等等,綱舉目張,始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工程。


神六釋放「太空大國」訊息

來自美國的中共太空專家陳斌(D.Cheng)認為,相較於美、俄,中共發展太空事業自成一格,主要為國內的整體經濟建設,並非因應美國或俄羅斯。至少在目前和可期的未來,他看不出中共想和美國在太空爭霸的跡象。但不能否認,神舟六號已向美國乃至中共周邊國家,釋放一個「太空大國」的強烈訊息,其作用遠超出軍事意義。

就軍事的角度看,與會專家更關注中共研製「開拓者」小型固體運載火箭的動向。該型火箭以發射三百公斤以下的小衛星為主,不僅操作簡單、發射快速,成本也低。一旦情勢需要,中共能發射足夠的小衛星升空應變,即使中共三大發射中心遭毀,「開拓者」亦能經由地面的車載方式發射衛星,機動又靈活,令美國相當頭痛。

「開拓者」一號火箭(KT-1)曾於二○○二年首次發射失敗,隔年成功。波比特說,該型火箭和中共「東風」–21/31彈道導彈非常類似。實際上,研製「開拓者」火箭的部門,其母公司正是以研發導彈和小型航天器見長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外界大多把發射神舟號太空船的「長征」運載火箭,視為最具戰略威懾的投射利器,就軍事應用上說,「長征」的功用不在於此,真正厲害的是小而精的「開拓者」小型火箭。

撞美衛星 太空事業當賭注

有了小型固體運載火箭,接著要有小衛星的搭配,始能實現反衛星作戰的可能。二○○四年四月,中共一口氣同時發射二枚小衛星,「試驗衛星」–一號重二○四公斤,「納星」–一號僅重二十五公斤。太空專家公認,小衛星的出現,將改變軍事偵察、通信、指揮、決策乃至太空武器的面貌。由於小衛星的研製週期短、成本低,技術新,能快速升空,以組網或編隊形式,發揮一般衛星所達不到的功能。比如,中共沒有大型偵察衛星,可用小衛星組網方式取代;必要時,小衛星亦可透過逆軌或自身動能,接近並撞擊敵方衛星。

波比特說,中共若用小衛星撞擊美國衛星,技術上並不困難,但後果超出軍事層面。中共若貿然使用,難保不撞擊其他國家的衛星,太空豈不大亂,最終將使中共喪失在太空發展的信譽,為世界所抵制。波比特懷疑,中共會拿整個太空事業作為賭注。

鞏固實力 美加強培養專才

據波比特分析,中共過去五年快速發展太空事業,培養大批科研人員,以北京大學來說,涉及航太航空科系的學生多達二萬三千多名,其中三分之一直接和開發太空有關,相較於美國太空人才儲備出現下滑,美方人士頗感憂心。長期下去,中、美太空實力的差距將逐漸縮小。據稱,美國國防部有感而發,最近以經費鼓勵美國年輕學子投身太空行列,要求學習中文,並強化數理專業。一葉知秋,美方豈敢大意。

more

A traffic trap by police in Guangzhou, China

As long as you reach this point, whatever you do, you will get fine. People say police wait here every day just to collect the money from the drivers who hit this jackpot:D

The picture from mitbbs.com

more

Must read 蔡崇达 哀牢山上寻找储时健

Stolen from Cai's sina blog

一进云南,我就和出租车司机打趣,他问我到这干嘛,旅游,投资?我说不是,我要见储时健,我记得那个司机整整楞了一份多钟才晃过劲来。然后第一句话就是,您可真逗,他要是能见着,你带我去,无论在云南哪里我都不收费。用这个师傅的话说,他在云南可是国父一级的人,云南多少人曾经靠过他吃饭。
这句话不假,红塔集团的这个前董事长,他的延伸产业和带动的经济链条曾经影响云南至少要半壁江山。路过红塔大厦的时候,司机还俏皮得做了个敬礼的动作,他说如果你是储时健的朋友,云南欢迎你。搞得好象他是云南的代表似的。
我确实是要见储时健,通过朋友知道他现在已经回他的老家新平去了,就隐居在一座山上叫哀牢山。为什么选这座山,后来我到了之后把这个问题问他弟弟,当时他的回答是,这座山传说中捆绑着一个天神,他震怒的时候要撼动大力。还是富有英雄主义的想象和暗示,但是我却从哀牢这两个字读出储时健的那种哀伤。
事实上那种错愕再次出现在我要包车去哀牢山的时候,我给司机坦白地说我要去山上见储,他说你要是真是去找他我给你打折——还好他说的是打折,要不亏死他。上路了,一路拐过的山路整整有一百多个弯,每个弯都立着这里曾经车祸死伤多少多少人,山路下面是深邃的峡谷,而且路还是土路,一落颠簸,可难受死我。我们是走到了那个山头我打电话去给储时健的弟弟储时左问路的时候,司机才相信,楞了好大一会儿才说,我给你打半折,我一听乐了,这个淳朴的司机。然后他开始讲民间传说中的储时健。
他骄傲地告诉我,储时健修过一段时间的路,我们走的这段路就是肯定就有储挑过的一担土,他说我爷爷也是修过这段路的,虽然根本当时不知道谁是储,也不知道他后来会这么牛,但是他爷爷喝醉的时候,就开始说胡话了,再怎么说我可也是和储修过路说不定还喝过酒的——这也有可能,路开通的时候,开了一次宴会。储的出事,在民间版本里不是实在的经济问题,而是说——储触怒了天神。这种说法我后来去采访种烟的农民也和我这么说,意思是这样的,当时储为了种烟草,要新开个大的水坝,而这个水坝就把传说是王母梳妆台的那个什么湖的水给引了一大半,所以王母娘娘生气了。另一种说法是,这个水库所在的地方从以前就是传说中天神的领地,谁碰他谁就倒霉,他还数了从古代到现在很多人物,为的就是证明不能动那块地,但老储心大了,觉得自己谁都惹得起。反正就是一建那个水坝,老储就出事情了。不过在民间的说法里,即使进监狱,老储是不进牢房的,听说第三监狱临时盖了个三层别墅,还配备了一个医疗组,“确实应该要这么,没有老储,哪有他们底下那些官”。
我答应他,我见到他如果有时间会和他聊聊让他评判一下这些传说。那司机憨厚得很,从车柜里掏了很久掏出包红塔山。说那是我结婚的时候珍藏的,你帮我把他送给老储。我也感动了一下。
储时健的房子远远就可以看到,哀牢山最高有两个山头,一个山头是储时健的房子,另一个山头是他弟弟的房子。我刚到,储时左迎上来人,很和气,惋惜地说你上来的那会儿,他刚好被送到医院了,身体有点问题,而且比较严重,你要不后天再过来,不过你现在竟然来了我就陪你聊聊。
那是个好地方,整座山现在就是他们兄弟两包了,种满柑橘。现在他们新的得意是,我们的柑橘中央领导也爱吃。他开始要给我讲他哥哥的故事,不过他半身偏瘫的媳妇却不肯,一直凶着。他硬要讲。他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其实我们最近闹了,当时哥哥进监狱的时候哥哥的律师要我们左证,但是有些东西我实在不知道,就不敢去左证,结果嫂子就误会了,到现在,因为哥哥的孩子要嘛自杀要嘛出国都不在了,是我们负责照顾他们,但是心里就是个疙瘩,其实我真不是这样的人,只不过总不能证明我不知道的事情吧。我安慰,对,没关系总是兄弟。他从口袋里掏出以前大家庭的照片,指着说,你看这个侄子自杀了,这个侄女也不在了,说到这,他妻子又在叫,他着急了,我难过不行吗?
根据他弟弟的说法,储时健其实一辈子还真是坎坷,该写本书的,我说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写,他说好啊,等哥哥身体好了,我通知你,还说“我年底会去北京送水果给领导到时候我们联系。”储时健确实坎坷,根据他弟弟的说法,他是个硬汉,无论什么委屈一句话都不吭,这种坚毅是去打仗的时候学来的,他们的二哥和储时健一起突击,结果哥哥在他面前被打四了,当时火力很凶猛,整个部队都在撤,“储时健就是不撤退,硬是一个人冲到里面一个人把哥哥的尸体扛回来。”

储是一个少年得志中途没落再度得志的人,二十出头就当过生产大队的头,后来因为文化革命被下放过,再后来到了当时谁也不去的玉溪卷烟厂当厂长。储的发迹来自于国家因为云南地震,当时没有钱赈灾,所以经过考虑出台一个规定“特许云南作为烟草试点省放开烟草买卖。”以前各个省的烟草只能在本省销售,所以就当完成任务一样,大家应付着生产,放开以后,就意味着只要储能做得口感比其他省好就能大举进军,而其他省根本没有竞争的意志和意识,所以当他很大胆地以自己的性命做抵押贷款进口德国的机器后,当他的红踏山在包装和口感上一下子上了好大一个台阶,红塔山成为当时的抢手货,从口感的闻名再到身份的象征,红踏山开始被恶炒。根据储时左给我说的,当时全国上下大官小官都在找储时健,因为批发到一箱红塔山等于赚到2万,所以谁都要这个批发权。
红踏山红了,老储也开始站到风口浪尖上。利益很难平衡的,某部队高官要多少箱,其他就要攀比,省某领导要多少,部委某领导就要多少,所以“你说老储多悬啊,没有平衡好,得罪谁就有想搞他的人,然后有人会出来帮他,帮完他又要加量,结果又一次新的不平衡。”储时左说,他心想后来老储出事没有人出来顶是因为,老储后来发火了,谁也不给,结果很多领导都针对他了。
储时左当时还讲了个特别好玩的事情,以前每到老储季节老储总要下各个山区的田去看烟草的质量。“当时就像什么出游一样,前面是警车开道后面是各地官员跟着,每个人嘘寒问暖的就想要个批发权。”
我觉得储时左的这段讲述很精彩,他把老储做大的空间和要害都点出来了。可惜他就说不清楚后来那段,他一会说,后来储出事是他自己想着要退休了,确实想占些钱。等一下有说,但是想想奇怪这么厉害的人,怎么会这么直接,而且要的只是一两千万而已。一两千万不就一万箱红踏山的批发吗?他说他曾经怀疑是有人栽赃,但是老储一直不肯说,连律师问他他都不说,就说认了认了。
不过公允一点讲,当时储的养老政策确实比较低,根据他弟弟的说法,照标准,他退休就一千多。这怎么对得起一个这么牛的人。心理不平衡我想也是应该。但是国家可能也认为,你能有钱赚,还不是我给你的机会,你还装牛(事实上确实有领导这么指责储。)
要回去的时候,储时左带我去看了储时健他家。他们家很逗,可能也是为了以后做个纪念吧,或者证据吧,所有人要见他家前都要先在登记本上工工整整地写上姓名电话证件号码。我看到,即使听他弟弟的说法老储拒绝了很多人,但还是看到上面竟然有中央某部委领导、省的领导更多,不辞千辛万苦跑到这个山沟沟看这个已经下台的枭雄。
为什么?我也不知道。
回家的时候,储时左一直坚持不让我回去,他说晚了山路危险,我也觉得是,但是实在不好意思或者说不敢在这里住,一来我其实当时心理摸名恐慌,我实在不习惯这种俯视人间的居住方式,再来隔天还要赶去120多公里以外的红河集团,找老储的大弟子邱健康,现在他可是云南的牛比人物,好不容易说服的。而且我知道要是住他家,连睡觉前起来方便都不敢,憋死自己。
所以还是坚持下山,还好那个可爱的司机信心十足说别怕,我当过军队的司机,也有十年驾龄了——这个和老储的司机一样,那个司机是从部队特意抽调来的,为的就是怕老储身体不好有时候需要第一时间到医院。我们终于还是下山了,下山的时候储时左很客气地送我三箱柑橘,一箱叫我给邱健康,一箱给我们杂志社的同志,一箱要我自己留下。还说叫我后天再来看看。我答应了。
下山的时候,说真的心里真是慌,好几百个弯,有时候拐一些石头往下面掉久久都没有听到回音——真他吗深,路也真他们窄。突然想起储时左说的,很多官员也是拜访到晚上才回去,吗的这种路叫我晚上走第二遍我可不肯,他们竟然还一直往这里钻。为什么,我到现在还是不知道。

邱健康是不见客的。这是见到我之后红河总经理给我的第一句话,你是这四年来第一个能采访邱厂长的人。邱健康作为储时健的大弟子,被当地政府好说歹说从储的身边挖走了他。而现在的邱健康俨然接班储成了新一代的烟草大王。
要见邱厂长之前,红河还特意请我去参观邱厂长设计的市区。确实是可以说是他设计的。红塔所在的玉溪市区,一半以上其实就是红塔集团的宿舍和工业区。而弥勒市区甚至三分之二都是红河的。说他设计的,还有个原因,以前弥勒是没有水的,邱健康就叫人在市中心挖了个大湖。挖了个大湖也感觉很不像海,邱就干脆造了大片大片的人造沙滩,还在水中搞仿真的岛屿。现在去看,真像个天然的大湖。湖旁边是一个层层流淌下来的温泉,温泉是本来有的,但是以前住着人,邱把这里搬迁好,设计了个非常漂亮的度假温泉区。这些让我赞叹的东西,大到整个构图小到一块砖头,都是邱亲自挑的。其实到后来的邱,已经把厂子完全放给新一代的人,他就热中去实现小时候的梦想。
这就是烟草给他的权力,像玩大的过家家一样。他能给这片地区的人们,按照他童年的想象造一个他认为的天堂。事实上当我在红河宾馆大厅里见到邱健康的时候,我就非常喜欢他这个人,权力没有带给他骄纵,而是放松,像个小孩子一样,他很认真地给我讲述他和储老刚开始的困难,讲他小时候贫穷的家乡,讲他的梦想以及他现在按照他小时候梦想正在做的事情——建设,设计整个区域。
我欣赏他还一点,我采访他的时候,中间有三次电话进来,是省市领导说服他接受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他还是拒绝了。我不是欣赏他这种做法,而是从这件事情我觉得他是比储时健更明白、看透很多事情的人。储有太多在乎,有越来越多的需求,而邱学习比较多的淡定。有在乎的东西就要卷入争夺和捍卫中,也难免失去和失败。其实邱之所以开始“玩”,有个背景,三年前邱的权力大了,省市领导试图在做一些动作牵制他,他明白之后,就干脆说要辞掉厂长,后来没有让他辞,但是他已经让自己全部都不管投入享受。根据红河的人告诉我的,邱有五分四的时间全都在工地上,他玩得那么开心,可见是真诚地喜欢。这很不容易,事实上当时被省领导从储身边挖走的还有二弟子三弟子,先后当过各地卷烟厂的厂长,也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但除了邱全都因为种种贪恋而落马,自杀的自杀,入监狱的入监狱,就邱健康还这样开朗享受地在这营造他的梦,所以我欣赏他,他这种活法其实很奢侈。
我要离开的时候,邱厂长知道我还要去找储,交代了句帮我问好,说我想他,叫他有空下山,看看我造的这些,多好看的东西啊。我当时听了甚至觉得有点稚气的感觉。呵呵。可惜后来因为时间太仓促,而储的故事又太强大——里面有权力、阴谋、斗争,所以我的报道大量都被储的故事占据了,这可能也因为通宵写稿时间太着急了,我很自责。我应该把他写出来的,他的故事很好。而且他的故事可以和老储形成一种对比。
邱厂长叫人把我送到了哀牢山下,结果刚到山下的时候,云南竟然难得地下起了雪,红河的司机师傅告诉我,云南一两年才会下一次雪,而且就半天。我撞上了。因为雪,经过弥勒以及旁边著名的石林美得让我惊呼,因为云南的土地是神奇的绛红色,配着雪分外漂亮。
我还是叫了原来那个司机,他说他担心雪会不会路滑,不过还是上去一趟,毕竟很想见见储。从红河过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要到下午了,所以上山又是5点左右了。见到储时左,他说老储回来了,但是病情很危险,不能见客。我提出我就看一眼,不采访,他终于答应。他领我去了,但所谓见一面也就是隔着一段距离,看还在输液的老储。
送我出来的时候,储时左说,某某市领导找完老储,他就突然心脏病发作。可能是着急什么事情。我不好猜测。走到阳台那边,他动情地说,从牢狱出来的时候,老储就一直很难得出来,大部分时间都是到阳台上看看。“有一次他和我说,柑橘成熟的时候,黄澄澄地覆着整座山,感觉一座山就像片上好的大烟叶,漂亮得很。”然后储时左很感慨地说,你说活着是为了什么,好多东西得到之后也没有得到一样。我不知道他怎么这么感慨,但是一个经历过岁月的老人这样对我讲话,真的让我心情难受得不行。
写稿完扛着他送的两箱柑橘搭飞机回了北京,到了编辑部,我叫喝着,这可是储时健他们家种的。我们单位的谢衡和谢九经济二谢,边吃柑橘边兴奋地要我讲述采访的故事,我说别着急回头写给你看,这不,我不就写了。呵呵。这是寻储的最后文章,我觉得这是对我很重要的采访,所以就罗嗦了些。我突然明白权力的虚妄和人生的某些方式——这样讲确实太扯了,但是我真的感谢这次采访。我很希望能再见到邱健康厂长,可惜因为后来报道少了,红河的总经理对我生气了,呵呵,如果他有看我的博,我在这里说声抱歉了,如果有人能转告,也可以帮我转告转告。对邱,我很欣赏并且嫉妒。谢谢你们耐心地听我唠叨完。

more

李福鐘 誰在閱讀史景遷?

對非學術領域的一般台灣讀者來說,美國漢學界最令人熟悉的名字,也許還輪不到費正清,更不必談史華慈、韋慕庭、史堅雅、孔飛力或是麥克法夸等人,而是史景遷。這個現象,其實多少有些異常。史景遷固然著作等身,可是就「純」學術的光環而言,總讓人覺得成色不是那麼精粹。然而什麼原因造成史景遷在國內閱聽大眾之間的高人氣?

史景遷的作品通俗易讀嗎?依筆者的看法,其實不盡然。以《天安門》一書為例,薄薄一冊,從十九世紀末康梁變法一路寫到改革開放的一九八○年代,引用的人物掌故不見得耳熟能詳,而且史景遷習慣性旁徵博引的作風,更讓閱讀過程平添不少險阻。讀他的作品,仍須具備一定程度的史事根柢。


史景遷作品的廣受歡迎,顯然不在於淺顯易讀,而是某種知識上的啟發,讓對過於艱深抽象的學術議題不感興趣的一般讀者,也能夠深入歷史表層事件的背後,獲得融會貫通的趣味。易言之,史景遷的作品儘管不必然「通俗」,仍足以吸引大量讀者躍躍欲試,以之作為美國學界理解近代中國歷史的參考指標。這個現象所蘊涵的啟示,其實與史景遷的學術地位完全不相干,而是史學家的寫作風格,如何才能夠讓「史學」這門古老技藝,回歸到傳統「歷史」對民眾所起的作用上來。

或許史景遷的作品稱得上雅俗共賞,但絕非老少咸宜,沒有起碼的歷史知識,尤其必須具備對近代中國歷史「去意識形態」的認知,否則仍難窺其堂奧。然而其著作的一大特色,或者說能夠吸引如此眾多讀者的最大原因,在於其並不鑽營於高遠抽象的學術理論,或是冷僻繁瑣的專業課題,試看其為作品所取的名稱:《太平天國》、《天安門》、《毛澤東》、《康熙自畫像》、《追尋現代中國》等等,無一不具備簡潔生動的文字魅力。

而其探討問題的方式,又是信手拈來無一不是史料,觸類旁通游走古今上下,這種亦文亦史、亦莊亦諧的寫作風格,把數千年來老派歷史學臧否月旦的教化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這種歷史,是緊扣著庶民生存感的歷史,而非象牙塔內的歷史。近十餘年來風靡華人世界的黃仁宇氏,其作品之所以引動視聽,道理也在於此。

試著拿二十世紀美國漢學界公認的大宗師──費正清的作品來比較,《中國沿海的貿易與外交──通商口岸的開放,一八四二─一八五四》,一看標題想必多數讀者已紛紛打退堂鼓。

至於年輕一代美國中國學的後起之秀,儘管代有人出,然而作品愈益刁鑽,學術愈往專精發展,通俗的可讀性就愈低。歷史學在今天,基本上已成了學者升等開會的產品,老派史學那種可興可觀可群可怨的樂趣,已久不復尋。

此之所以史景遷為史景遷的原因。(作者為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more

Tuesday, November 15, 2005

何 帆 中国经济学家的比较优势

中国经济 读后感

当1994年林毅夫、蔡昉和李周合著的《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出版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能够看出作者试图全方位解释中国经济的雄心。十年以后,蔡昉和林毅夫教授又完成了一项成功的尝试。他们所写的《中国经济》已经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和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共同出版。这可以说是第一本尝试用现代经济学解读中国经济的教科书。目前,学生们在大学里学习的经济学知识大多来自舶来的西方教材,放下课本,再看看自己所身处的社会,总会感到有种隔膜和茫然。适合作为中国经济的教学参考材料本来就少,仅有的几本也都失之简陋,大多是资料的堆砌,难以让学生感受到智力的挑战。《中国经济》的问世,终于打破了这种尴尬的局面。此书娴熟地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经济做出了全景式的解读,令人耳目一新。

在我看来,这本书更重要的意义是回答了一个方向性的问题,那就是中国经济学家的比较优势是什么。我个人觉得,中国经济学家的比较优势就是要研究中国经济。这听起来好像是不言自明的道理,其实却是经历了蛹的挣扎之后的觉悟。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上海三联书店推出了《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经济科学文库》。这两套书对中国的经济学界有着深远影响,它们纪录了当时中国年轻一代经济学家的思想历程。当时这些最优秀的中国经济学人在选择研究题目的时候,往往是雄心勃勃地建立自己宏大的理论体系,甚至隐然有欲直接取代西方经济学范式的野心。也有的学者选择了直接研究中国经济的现实问题,但是使用的研究方法却是颇为简陋的现代经济学工具。如今,更年轻的一代学者和学生在英语和数理工具的掌握方面突飞猛进,但是研究中国经济的功力却不如1980年代的师长。尽管已经没有哪个学者敢于声称自己可以只手发动推翻西方经济学的革命,但是学者的偏好却可能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唯西方经济学前沿马首是瞻。比如,我有个好朋友可算是新生代中的优秀代表,他完成一篇论文之后,跟我得意洋洋地吹嘘,自己的模型和参考文献都是1996年之后的,而别人的参考文献和模型是80年代的。是原汁原味地模仿,还是在一知半解中创新?这是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我最近关注宏观经济学更多一些,我的心得是,宏观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二战之后美国的经济学家在研究美国经济所遇到的问题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如果果真如此,那么中国的经济学家也只有在研究中国经济的过程中,才能够真正有自己的创新。但对于经历过西方经院严格训练的经济学家来说,这是一个冒险的选择。因为这和西方的学术价值、学术风气是相违背的。在美国的一流大学里,最聪明的学者热衷的是最纯粹的理论研究,而那些去做应用研究的往往被视为二等经济学家,因为这表明他们已经缺乏原创。这是经济学果园里面果实成熟之后飘出的一种有点腐臭,又有点醉人的气味。我倒是更赞成有位经济学者的断言——他认为在经济学里没有所谓的纯粹的基础理论,如果有个学者认为他研究的是基础理论,那么十有八九是因为他还没有搞清楚自己究竟想要研究什么问题。”

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内,中国经济同时经历着三重历史变革:中国经济正在从计划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中国经济正在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转变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中国经济正在从过去的封闭经济转变为世界经济舞台上日益重要的角色。这些巨大的变革使得中国成为一个千载难逢的经济学实验室,中国的经济学家具有近距离观察制度变迁的便利,对中国经济的研究不仅仅能够让我们更清楚自己由何而来,向何处去,而且能够丰富整个经济学对发展、增长、制度的理解。在研究中国经济的时候,我时常会发出感慨,中国经济就像是一个从来不做作业的学生,但是在每次考试的时候却总是比其他同学成绩更好。按照主流经济学开出的清单,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前提条件是清晰的所有权,最好是私有化;政治民主,也经常被解释为多党制;自由化,包括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等等,但是,中国经济却是沿着另外一条不同的道路前进的,对比中国奇迹和俄罗斯、拉美等国家的艰难处境,不由得让我们去问,究竟是主流经济学错了,还是中国经济错了?这就是研究中国经济时引人入胜的地方。这也应该是教授中国经济课程时最引人入胜的地方。教师应该用中国经济的这些特征事实(stylized facts),不断提出追问,让学生在中国经济现实和主流经济的巨大反差之间感受到智力的挑战,并通过深入思考,加深对经济学和中国经济的理解。

如果说这本教材有不足之处,我觉得就在于作者过多地考虑对中国经济事实的纪录(documentation),而没有提出很多咄咄逼人的问题,这使得全书平实有余而锋芒不足。仅举一例。第九章“融入世界经济”,介绍了中国的外贸依存度、FDI(外商直接投资)等等,但是却没有提出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储蓄率如此之高,却仍然需要这么多的FDI?按照经济学中的国际收支平衡原理,一国如果出现经常项目顺差,必然会有资本项目逆差,但是为什么中国会违反教科书中的原理,同时出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贸易顺差对中国经济增长是至关重要的吗?引进外资的数量是越多越好,还是会有一个最优规模?中国经济的故事需要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分析,因为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制度变革。国家在制度变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各个利益集团的力量对比如何发生变化?影响中国改革的制度背景是什么?

在一个建设速度只争朝夕的城市,最迫切需要但是又最难以满足需要的就是一张及时而准确的地图,好在,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张相当准确和完全的中国经济地图,以后需要的,恐怕将是不断地修订和再版。

more

林毅夫 认为通货紧缩难以避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 00:40 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记者 程凯 高春颀

  林毅夫称积极财政政策应该用在农村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大经研中心主任林毅夫近日就宏观经济形势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通货紧缩的因素一直在那里”

  记者:对于宏观经济形势而言,究竟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在2003年初的全国政协会议上,经济学家有两派观点,一个是经济形势大好,一个是经济过热。当时你承认部分过热,但是一直还在强调通缩因素的存在。

  林毅夫:按照宏观经济教科书来讲,2003年经济高速增长、通货稳定,但是我不是套用理论,而是从实际上来看的。我的观点是当时经济已经部分过热,但是一直存在的生产能力的过剩,通缩压力还有。

  经济增长快是因为投资增长快,为什么我认为有问题呢?因为有大部分的物价是在下降的。2003年我说“抑制过热是为了防止过冷”,2004年我写了这样的文章,今年3月份我参加中央座谈会又写了这样的文章,其实通缩压力一直都在。

  尤其是在今年初,零售物价16个产业部门中有10个产业是下降的,而且是在上游产品价格持续上升情况下,这些产品价格持续下跌。惟一解释就是生产能力过剩。投资虽然慢下来,但是两年来投资过热已经形成了过多的生产能力,所以现在看起来通货紧缩估计很难避免。

  有通货紧缩在所难免的判断。是因为通缩的压力一直在那里存在着。2003年我说抑制过热是为了防止过冷,那么现在这个过热是抑制下来了,实际上其中形成的生产能力已经存在了。当然,如果不抑制的话可能现在还在过热,到明年就会更糟糕了。

  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相当难避免,加上一段时间的过热,通缩的压力就会来了。我认为那么解决通缩的办法还和我以前提的一样。通缩的含义是生产能力过剩,对中国来讲不能说是需求很低,其实需求不足是相对的。

  我们每年的投资需求百分之十几的增长,你能说低嘛?消费需求每年也有百分之七八的增长,但是相对于生产能力来讲的话,它是不够多。因为生产能力还有百分之三四十没有利用。

  “中国式通货紧缩教科书里没有”

  记者:国外教科书里的通货紧缩通常是由于消费降低造成的,但是实际上中国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一直在稳步增长,中国式的通货紧缩似乎与国外完全市场经济国家不同?

  林毅夫:通缩是生产能力过剩,生产能力过剩的含义是什么?是有一个存量的生产能力没有用,解决通缩的最好办法是释放存量的生产需求。什么叫做存量需求这在教科书里是找不到的,我定义的是说,有需求的愿望,包括投资和消费的需求,也有需求的能力,但是由于体制限制、结构性原因、政策性原因,愿望没有办法实现。

  市场经济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形。只要有支付能力,市场经济中没有一个愿望是不会产生投资或者消费行为的,所以市场的教科书里面没有这样的概念。但是在转型中国家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

  经济分析不是简单套用理论,了解实际状况很重要。有很多理论,比如通货紧缩,国外的通缩大部分是需求下降造成的,但是中国的通货紧缩其实需求没有下降。

  国外的通缩比如日本,日本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一直是通货紧缩。1991年它就有很大泡沫,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特别高。发达国家的财富大部分以房地产和股票方式保持,当泡沫很高时大家都觉得很有钱,需求就很多;这样为了满足国内需求,投资也就会非常多;经济增长也快,所以泡沫就越来越大。

  但是没有不破的泡沫呀?泡沫破灭以后,就造成需求下降;需求下降就造成国内的生产能力过剩;生产能力过剩,投资需求就下降;投资需求下降,就业形势就不好,大家的消费愿望就进一步下降;生产能力进一步过剩,投资需求更加下降,最后经济下降。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十几年都难以走出去。

  中国的需求下降不是实际需求的下降,而是1992年以后连续5年的高投资增长造成了产能扩张的结果。需求变化其实不大,20多年中国平均的消费需求增长是每年7%,所以需求并没有下降。但是,为什么物价水平会下降?需求既然没有下降,主要原因就是生产能力的过剩。

  “产能过剩靠释放存量需求来解决”

  记者:中国式的通货紧缩需要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来解决?

  林毅夫:当然是释放存量的需求。90年代时,存在着4种存量需求。两个在投资,两个在消费。投资方面,一是对外资的投资限制,二是对民营经济的投资限制;消费方面,一是城市的存量消费,二是农村的存量消费。

  改革开放20多年积累的消费能力,城市中的一部分人在90年代末按照收入流来说已经进入了房地产和汽车消费,可是因为没有按揭,就没有办法实现消费。

  农村现代消费必需的基础设施跟不上是消费不足的重要原因。农村消费彩电,必须要有电视信号、电力供应;厨房现代化要有上下水道。农村消费受到很大限制,所以我说要在农村推行以改善农村基础设置为主的“新农村运动”。

  现在要解决通缩,我觉得主要还是启动存量需求,前面三项都做了,还有农村一项。对外资和民企的投资限制已经基本放开,房地产和汽车消费已经过热,所以就只剩下农村了。

  记者:房地产和汽车怎么过热了?

  林毅夫:那是企业家们把城市存量消费的一次性释放当成了长期消费增长。这两个市场2003年就过热了,我个人认为这是存量的一次性释放,很多企业家把这种一次性释放当成了一个长期性的消费增长阶段。

  本来不能做抵押贷款的现在可以做了,就像水库的水一下子流出来,来势凶猛。2003年汽车购买增加了80%多,汽车盈利高,投资就跟上去了;房地产也一样,房地产热销,企业就大量投资。房地产和汽车投资多了,当然建材投资也会过热。

  从企业角度讲他们愿意投资,银行也是愿意放贷。2003年以前银行惜贷,2003年银行体制改革,需要改善呆坏账比例。降低比率的最好方式是“做大分母”,“做大分母”就是贷款给那些大项目。需求和供给方面都有愿望,这就造成了2003年的投资过热。

  “积极财政用在农村杠杆效应更大”

  记者:除了启动农村的存量消费,还有些什么政策性措施用以解决通货紧缩。

  林毅夫:解决通缩,一方面要启动存量需求,二方面要政府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

  在通缩状况下,货币政策作用很小。增发货币或是降低利率作用不大,在通缩状况下,只要借钱要还,产能过剩了就很难找到好项目。通缩状况下降低利率也很难刺激消费,因为利率本来就很低了。而且通缩时大家就业预期差,也不敢大手大脚花钱。因此,采用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合理的。

  积极的财政政策会比货币政策更加有用。通缩时通常民间投资比较少,民间投资下降,要维持一定经济增长,需要财政投资来刺激经济。现在关键问题是钱投到哪里去?我们过去投资的都是城市大项目,比如高速公路、大江大河治理。我认为把积极财政政策的钱用在农村可能作用更大。

  因为钱投在城市的杠杆效应非常小,首先是城市里基本上产能过剩的产品都饱和了,无非升级换代,量还是有限。可这些产品在农村还有很大空间,如果投资在农村,解决了农村的供水供电,或者上水下水,马上就有很多消费需求被动员起来。

  其次,城市投资大部分需要机器设备而不是人力,很多机器设备都是直接从国外买来的。在农村的投资项目大部分就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可以制造很多就业机会,用的还都是当地产品,创造出很多产品的市场需求。

  所以我相信,如果要动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多的资金应该用在农村。这也和构建和谐社会相关。要缩小城乡差距,主要还是要减少农村人口。减少农村人口,必须在城市里发展能够容纳就业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但是,我估计到2030年,还是有30%的人口留在农村,要让这5亿多人也能享受到现代化生活,必须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more

林毅夫 要搞一场新农村运动

2004-06-24 20:05:47

不管通货紧缩是由消费急剧萎缩还是由生产能力急剧增加引起的,解决的办法只有两种:一是依靠时间,整个国民经济经历一场旷日持久的严重衰退,效率低、没有竞争力的企业终因支持不住而破产、退出,通过大幅度报废、压缩现有生产能力使得总供给剧烈收缩,从而使整个社会的供需在一个较低的生产能力水平上,重新达到平衡。这种办法的好处是
可以淘汰掉低效率、无效率企业,解决多年来都无法解决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使国民经济在重新启动时有一个比较好的体质。但是,目前我国单在城镇每年就必须增加大约800万个工作机会才能满足新增就业的需要,而且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还要解决2000-3000万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如果没有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整个社会将难以承受。
  另一种办法是依靠政府的力量找出或创造出一个巨大的社会需求,来消化掉过剩的生产能力,使供需恢复平衡。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由于各种有消费能力的社会需求都已经实现了消费,只有像美国参加二次世界大战那样特殊的机会才有可能在短时间里由政府创造出一个巨大的社会需求来。但是,我国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市场发育不完全,消费条件不充分,尤其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69.6%的农村地区,因为基础设施的限制,还有一个很大的具有购买力的消费需求没有办法实现消费的愿望。这是我国与30年代大危机中的美国以及90年代以来的日本相比,在解决由于生产能力过剩造成严重的通货紧缩的难题时,所具有的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

  以目前生产能力过剩达到50%的家电产品为例,城镇市场已基本饱和,但1998年在农村每百户居民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三大件的拥有量分别为32.6、9.3、22.8,仅为同年城镇居民拥有量的30.1%、12.2%和25.2%。

  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三大件是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前期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对我国市场繁荣作出了极大的贡献。1998年彩电、冰箱和洗衣机的产量分别为3497万台、1060万台和1207万台,现在农村有2.3亿户,比城镇1.1亿户多出1倍多,每百户农村居民对上述三大件产品的拥有量每提高10%,市场需求量就可以增加2300台而把这些家电产品的过剩生产力完全消化掉。

  早在80年代末就有一些人把眼光转向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但是开发农村大市场的努力已经有好几年了,仍未取得预期效果。农民的收入水平虽然比城市居民低,但限制农民消费标志现代化生活水平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三大件的主要原因不在农民的收入太低。1998年我国农村人均总收入达3018元,扣除掉购买化肥、种子、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和上缴各种税、费、提留后可作为消费支出的纯收入为2162元,比1991年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2025元略高。1991年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68. 4台,电冰箱48.7台,洗衣机80.6台,分别比1998年农村居民的拥有量高出1.1倍、4.2倍和2.5倍。而在1998年彩电、冰箱、洗衣机的价格和供应还比较紧俏的1991年的价格相比,还不及一半。诚然,农民的纯收入中有一部分是实物收入,实际可用来购买消费品的可支配货币收入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低,但在1998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527元,比1991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高出74%,即使把实物收入的因素考虑进去,广东农村居民在1998年实际可用来购买消费品的货币收入也一定比1991年的城镇居民高,但广东农村居民在1998年时,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拥有量也远低于1991年时城镇居民的拥有量。由此可见,即使现在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比城市居民低,这几年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趋势,限制农村居民购买家电产品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收入。

  有一种观点认为,农村对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拥有量低是由于消费习惯造成的。比如,农民注重建房,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地区,农民的住房建了再拆,拆了再建,已反复三次了,从而忽视其他消费。然而,这个说法站不住脚,因为,同为家电产品的收录机,1998年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32.6台,与城镇居民1991年时的34.7台相差无几。1998年广东农村居民每百户年有量达49台,比1991年全国城镇居民的拥有量高出41%,高出的水平和其较高的收入水平大致相当。

  为何在同等收入水平下城乡居民对收录机的拥有量没有差别,而对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拥有量差异甚大,其原因在于对收录机的消费不需要其他基础设施与其配套,而对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消费则需要有电、电视信号、自来水等才可。但目前农村不仅电网老旧,电压不稳,而且,电价高昂,一般为城镇电费的3倍、甚至10倍;农村地区电视信号微弱,甚至收不到电视节目;有49.7%的农户没有自来水。因此,大大限制了农村对彩电、冰箱、洗衣机的需求。如果改善农村电网,把农村电价降低到城镇的同等水平,在各个村建立卫星地面转播站,修建自来水水塔,提供农民生活用水,可预见的,农村地区将会出现一个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产品的消费高潮,到那时,我国的家电产业将不复存在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形。

  为了刺激国内消费需求,使我国早日从通货紧缩的陷阱中摆脱出来,我国政府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一场以实现农村自来水化、电气化、道路网化为核心的新农村运动,加快农村地区和生活消费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如修筑乡村公路,架设乡村电网,建立自来水供应系统和广播电视接收、发送装置等,投资规模一般不大,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特点,而且,政府在这上面的财政支出对刺激社会需求会产生很大的杠杆效应。去年以来,广西推行“村村有电视”,在每个村架设卫星地面接收锅,并把电视天线牵到每个农户。一个约200户的村,整套设备投资费用不过5000元人民币左右,结果彩色电视在广东成为热销产品。湖南日报社对口扶贫的一个国家级贫困村,建立了一个卫星地面接收站,结果全村267户买了180多台彩色电视。全国74万个行政村,假定三分二需要建立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即使每套投资10000元,全由国家补贴,总共投资不过50亿元,以目前农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彩色电视机的价格水平来看,彩色电视机在农村的拥有量至少应该可以达到1991年城市的水平,如果把供电和电视信号的问题解决,我国电视机的生产能力将不再过剩。再如,农村自来水供应系统,全国74万个行政村,有一半没有自来水供应,要是在37万个村,每个村建一个水塔和相应的管理设施,投资20万元,全国总计只需要740亿元。一旦自来水供应问题得到解决,除了将会刺激对洗衣机、电冰箱的需求外,很快就会掀起农民自发的厨房革命、厕所革命等和生活质量有关的建设高潮,创造出巨大的社会需求,把各个行业现存的过剩生产能力消化掉。

  在生产能力普遍过剩,市场疲软,通货紧缩的情况下,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必要的。但政府以有限的财政支出要真正达到启动市场的目的,必须把钱用在能产生“四两拔千斤”的地方才可。以农村道路、电网、自来水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运动是在我国当前形势下最能产生这种效果的地方。这些建设不但能把农村地区蓄势待发的大量需求潜力释放出来,而且和大的基础建设项目相比,还具有如下好处。农村水、电、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一般较小,使用的物质投入以国内生产为主,对国内需求的直接刺激作用比较大。这类基础设施建设高度劳动密集,以使用廉价的农村劳动力为主,能够创造许多就业机会。这些项目,也有利于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因为规模小,投资分散,中央政府一般不能直接加以控制或操作,需要依靠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去落实。可以考虑采取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的办法,中央政府下拨资金专款专用,而且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必须追加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资金分摊的具体办法可以在实践中探索。仅仅依靠县、乡、村组织这种基础设施投资往往力不从心,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只能伸手向农民要钱,加重农民负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不用城市居民自己负担,过去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交给农民负担的做法显然不尽合理,是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农民负担苛重的重要原因。所以,为了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需要转变观念,政绩考核办法需要改进,真正将政府投资重点转向对农村基础设施倾斜。长期以来农村和城镇之间经济关系不平等,农村补贴城市,现在财政投资向农村倾斜也是一种补偿。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小城镇建设并不矛盾。城市化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的结果,如果没有足够的非农就业和创业机会,小城镇是没有吸引力的,把经营小块耕地的农民集中居住在远离劳动场所的小城镇显然是不合适的。我国实现城市化尚需走很长一段路,在此之前,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广大农民的生存环境,是必然的选择。这种投资不存在消费的问题,在城市化之前,投资早已回收。

  2004年06月

more

六四英雄 沈彤來台奪人妻

裸擁泡溫泉照 被當通姦證據


【綜合報導】中國六四事件英雄沈彤驚爆在台強奪人妻醜聞。板橋地院日前判決一對夫妻離婚,「第三者」赫然是沈彤。丈夫彭姓男子拿出妻子賴威妤與沈彤裸身的親密照控訴,妻子婚前已與沈交往,婚後三天就離家再與沈同居,妻子甚至提出「三人行」的荒謬建議。讓他最羞憤的是,他與妻子到美國度蜜月,沈彤也同行並把妻子帶走姦宿。


彭男難忍戴綠帽,曾自殺獲救。彭父昨痛罵沈彤:「什麼民運人士?太囂張了!不要臉!」彭父表示,兒子戴綠帽還忍氣吞聲,直到他開電暖器自殺獲救,家人才知情。


女方提議三人同居
《蘋果》記者昨晚到沈彤在台經營的萬視科技公司採訪,但沈彤拒絕受訪,匆匆跳上計程車離開。至於當庭承認曾與沈彤交往的賴威妤,昨不願回應,由母親代為表示:「現在與沈彤沒有交往。」
現年三十六歲的沈彤,在一九八九年中國民運時,擔任北京高校學生對話團副團長,與吾爾開希、柴玲等皆為學生領袖。六四天安門事件後赴美,獲選《新聞周刊》年度風雲人物。
現年二十九歲的賴威妤是台大生化研究所碩士,十年前讀大學時認識彭男,二○○一年經友人介紹認識沈彤,與沈交往並同居,不過,沈已婚,賴女便在二○○三年與目前攻讀博士的彭男結婚。
彭男家人表示,賴女與彭男婚後三天就離家出走,與沈同居。後來沈彤與賴女竟大膽登門找彭男談判,賴女還提出「三人行」的建議,彭男當場拒絕。但是彭男難捨賴女,隔天便攜賴女赴美國度蜜月,希望妻子回心轉意,不料這趟蜜月卻是一趟「羞憤之旅」。
彭男表示,他與妻子去度蜜月,沈彤竟也跟去,一到美國就把賴女帶走,還同宿旅館,他一人落單「獨守空房」;更可惡的是,在回程飛機上,沈彤更大剌剌地叫賴女離開座位,隨其一起坐到商務艙,他在機上痛哭十多小時。
去年一月,他發現妻子手機中,有一張與沈彤在陽明山溫泉自拍的上半身裸照,氣憤打了妻子一巴掌。隨後在房內開電暖器自殺獲救,因難忍羞辱,五月訴請離婚。
不過,賴女堅決否認婚後與沈彤不軌,她指控丈夫不滿她婚前與沈彤交往,竟帶人打傷丈母娘,還打她、搶她的手機,甚至偷她的金融卡。


兩人多次共赴美國
法官調閱出入境及通聯紀錄,發現賴女婚後與沈彤確實多次來往美國;至於自拍裸照,無法確定時間是婚前或婚後。
彭母作證時,表示曾質問賴女為何結婚三天就讓兒子戴綠帽,賴女回答:「我兩個都喜歡,喜歡沈彤比較多,因為他可以給我快樂、滿足,而且很有活力。」彭男家人證稱:「曾聽賴威妤說她到過沈彤在美國的家,還見過沈太太,沈彤說要離婚,然後娶她,還答應她婚後不用上班。」
法官認為,彭男控告妻子與沈彤通姦,加上兩人互訴離婚,顯見兩人對於婚姻無法維持都有過錯,且感情難以回復,因此判離。至於彭告兩人通姦部分,台北地檢署仍在偵查中 。
《蘋果》昨訪問吾爾開希,他說:「我知道這件事,但你打死我也不會說。你們最好放棄這條新聞,不值得採訪!」沈彤在台友人、立委雷倩則透露:「知道沈彤有一個親密的台灣女性夥伴,兩人住在一起。四個月前我遇到沈彤,聽他說有一個一歲多的女兒。」不過,彭家表示,不知此事,若有,也不是他家的種。


沈彤小檔案
出生地:中國
年齡:36歲
家庭狀況:已婚
學歷:北京大學生物系、哈佛大學政治哲學及波士頓大學社會學攻讀博士學程
經歷:
◎1989年中國六四天安門事件時,擔任北京高校學生對話團副團長,代表學生與官員對話。同年逃往美國,獲選美國《新聞周刊》當年年度風雲人物
◎1992/09/01返中國被捕,1992/10/24獲釋,遭中國驅逐出境後赴美
現職:中國民主基金會共同主席、B&B媒體製作公司總裁、萬視科技總裁
身家:逾百萬美元(約新台幣3300萬元)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沈彤被告通姦事件簿
資料來源:法院判決書及彭男家人


2001年
沈彤經朋友介紹,與賴威妤交往並同居


2003/12/07
賴女與彭姓男子結婚,洞房花燭夜仍與沈彤通電話


2003/12/10
賴女婚後第三天離家,與沈彤同居。


2003/12/11
沈彤與賴女找彭男談判,提議三人共同生活,彭男拒絕。


2003/12/12
賴女與彭男復合,赴美國度蜜月,沈彤於美國接走賴女旅遊,同宿旅館。






2003/12/23
賴女與彭男飛回台灣,沈彤同機,叫賴女離座與他同坐商務艙,彭男羞憤欲絕,機上痛哭十多小時。


2004/01
彭男於密閉室內開電暖器自殺獲救。


2004/01/06
彭男於賴女手機內發現她與沈彤合拍裸照,憤而打賴女一巴掌。


2004/05
賴女與彭男互控離婚


2004/06
彭男控告沈彤及賴女通姦,不起訴;彭男提起再議成功,由台北地檢署偵查。


2005/11/07
板橋地方法院判准離婚。

more

Monday, November 14, 2005

中國富人聘菲傭成潮流

【苗珮瑩╱綜合外電報導】在台灣已相當普及的菲傭,如今也在中國富有階級間大受歡迎。儘管菲傭的平均月薪高達人民幣3000元(約台幣12000元),是大陸本地傭人的4倍,然而菲傭學歷高能說英語,倍受北京、上海等城市高收入家庭青睞。
申請費用近5萬元
《經濟參考報》報導,在北京從事家具生意的黃姓老闆,對聘請的菲傭麗莎十分滿意。黃老闆說,麗莎不但勤快,家中總是整理得一塵不染,又能燒一手西餐宴客。閒暇時,麗莎還能陪伴家中長輩學兩句英語,讓他們的生活增添不少樂趣。
據中國菲傭仲介公司透露,目前聘請菲傭的家庭,多是企業高層、影視明星及「海歸派」家庭。但聘請菲傭的代價並不便宜,除月薪相當於一名白領上班族外,還必須支付菲傭到中國的相關費用,包括仲介公司介紹費、簽證費、居留證費、就業許可證費、體檢費、機票等,總計高達台幣近5萬元。當合約期滿時,也須為菲傭支付返國的交通費。

more

陳晚 國民黨只會做皮相改革

2005年11月15日

國民黨正積極籌備「青年團」,以兌現馬英九競選國民黨主席時開出的改革支票,並作為日後吸收青年黨員的外圍組織,依據馬英九當時的構想,未來國民黨將由青年團成員中選出一位「青年副主席」。國民黨內部分青年次團體像五六七連線、菁英參議會等早已對此職位躍躍欲試、私下串聯、彼此較勁。


媒體報導指出馬英九已核定39位青年團籌備委員,共分組織發展、論述、法制、財務等4組,分別由40歲以下中常委林益世、周守訓、林奕華、連勝文擔任組長,副主席吳伯雄的立委公子吳志揚,黨內青年次團五六七連線的鈕則勳、張斯綱、李德維也都是成員。名單裡列名者多為馬英九競選國民黨主席時為馬搖旗吶喊造勢者,馬英九賦予彼等青年團籌備委員名位,不無選後論功行賞意味。
然而設置青年團的功能定位,不可避免地會與現有的國民黨組發會青年部職掌發生衝突疊床架屋,引發國民黨黨工黨機器權威被架空的危機感,與國民黨內馬系權力新貴急於爭權奪利因人設事的質疑。更讓外界以為馬英九高喊的國民黨改革不過如此爾爾。




國民黨這次選舉打出台客包裝,企圖扭轉傳統形象。圖為閃亮台客助選團到嘉義市載歌載舞造勢。

政治新星有家世庇蔭
而且細察這些所謂國民黨政治新星家世背景,連勝文是連戰的兒子、吳志揚是吳伯雄的兒子,林益世的父親是高雄縣派系大老與前台灣省議員林仙保固不必說,周守訓、林奕華、鈕則勳、張斯綱、李德維等多位青年團籌備委員五、六年級世代,雖然他們都具備某些學經歷,但他們最大的共同點是:父兄不是前朝高官,就是國民黨的高級黨工或地方大樁腳。
與這些人相處,很容易察覺這些人言談間不自覺地暴露自己彷彿生來流著「藍血」,他們具備的父執輩政商網絡使他們自成一格彼此拉拔,自視是統治菁英應該高人一等。而國民黨高級黨工對這些官宦世家子弟也是客氣三分。然而憑恃家世背景庇蔭,實則虛有其表者卻也不在少數。國民黨高層刻意培植這些血統純正的世家子弟不遺餘力這點上,與對岸的中國共產黨如出一轍。這實不足為奇,國共兩黨本自同根生,骨子裡都帶有中國人家天下思想排斥非我族類的劣根性。


黨機器換太子黨當家
現在的扁政府與民進黨執政5年多,腐化濫權程度令台灣公眾大失所望,然而馬英九入主國民黨卻也看不出多少新人新政的中興改革氣象。
現在的國民黨就像一個虛有其表、一代不如一代的家族企業,包裝從過去的長袍馬褂、西裝襯衫,換成「聳」(編按:台語,指俗氣)又有力的台客裝與布鞋,可是國民黨中央黨部的小朝廷裡,暗地裡搞的還是那套宮廷政治講究上下尊卑的虛矯戲碼,論血統出身、講背景關係,用人唯私依然故我,某些高級黨工靠山就是真理,欺善怕惡、排擠有能力沒後台的人。
國民黨喊「改革」只是皮相虛有其表,所謂黨機器「年輕化」也只是把老氣橫秋的黨官僚換成第二代、第三代的「太子黨」而已。沒有家世背景的青年人根本難以出頭,台灣公眾與年輕人千萬要擦亮眼睛,不要被馬英九矢言改革國民黨的表象騙了。馬英九個人的儉樸作風,並不代表打著馬英九改革旗號的國民黨權貴第二代既得利益階層也會如此。



陳晚
作者為自由作家

more

林博文 布希和錢尼終於「分床」了

2005.11.15  中國時報
紐約每日新聞華府分社主任湯瑪斯.狄法蘭克最近獨家報導說,白宮洩密案以及伊拉克戰事陷入泥淖,已使得布希和副總統錢尼的關係發生了裂痕,布希已有一段時間刻意和錢尼保持距離,而錢尼對布希的影響力已大非昔比。報導又說,錢尼的幕僚長李比被起訴後,布希如同接到一通「催醒電話」(wakeup call),頓時發覺大事不好了,不能再讓錢尼和副總統辦公室的幕僚抓太多權,尤其不能讓他們對國安政策掌控決策權。

錢尼是美國歷史上權力最大的副總統,也是權力慾最強的副元首,布希雖畢業於耶魯大學和哈佛商學院,卻是一個沒有什麼頭腦的人,凡事依賴老謀深算、城府很深的錢尼為他出點子,錢尼也樂得在白宮裡面另起爐灶,儼然是布希的「共同總統」。眼力敏銳的華府政治觀察家早就指出,當今美國有兩個政府,一個是布希政府,另一個是錢尼政府,布希政府是掛名的,錢尼政府則在幕後發號施令。


狄法蘭克說,面對伊戰不順、救災不力、美軍死亡人數衝至兩千、油價劇漲、白宮洩密案和撤回大法官提名等一連串壓力與挫折,治國無方的布希在十月下旬開始好像變了一個人,經常發脾氣、愛罵人,以前只對幾個貼身的高級幕僚出出氣,現在連中級幕僚也挨罵。不僅怪軍師羅夫和白宮幕僚長卡德把事情搞砸,更埋怨錢尼在侵伊前過度捲入情報工作,在侵伊後又花太多時間追查威爾遜抖露哈珊未向尼日買鈾而爆發所謂白宮洩密案。錢尼權力被削,副總統辦公室的地位陡降,白宮的權力結構和權力運作,都將和以往不一樣了。

老布希時代的國安顧問史考克羅在十月卅一日出版的《紐約客》雜誌上痛責白宮的侵伊政策一塌胡塗,只會滋長恐怖主義;他說,布希政府裡面最不正常的人就是錢尼。史考克羅當國安顧問時,錢尼是國防部長,一九九○年八月哈珊入侵科威特的消息傳到華府,老布希束手無策,史考克羅力主美國出兵,錢尼和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鮑爾反對武力干預。沒想到時代變了,人也變了,史考克羅說:「我把錢尼當成好朋友,我認識他卅年了,但現在的錢尼我一點都不了解。」不能怪史考克羅不了解錢尼,而是大權在握的錢尼當了「共同總統」以後變了,錢尼本來就是一個極右派,當年做眾議員還投票反對制裁南非白人政府。進入白宮後,受到伍夫維茲、李比、《標準周刊》總編輯克里斯托和前普林斯頓大學阿拉伯問題專家伯納德.路易斯的影響,變成一個好戰的鷹派,而把無知的布希推進火坑。

史考克羅和老布希交情甚深,老布希夫婦亦把史氏當成至交,但史考克羅於二○○二年八月小布希正積極準備侵略伊拉克時,在華爾街日報撰文批評侵伊政策,文章的大標題是:「不要攻打哈珊」。小布希看了很火,史氏一手提拔的國安顧問賴斯甚至打電話質問她的師父。現在史氏又在〈紐約客〉痛批小布希,老布希夫婦都很為難,但也無可奈何。有人說是老布希默允史氏公開批評他的兒子,目的在於讓小布希清醒,不要再被錢尼左右。

近一個月來,華府最精采的言論是前國務卿鮑爾的幕僚長勞倫斯.威克森於十月廿一日對「新美國基金會」所發表的談話。他說布希政府的外交政策被「錢尼─倫斯斐陰謀小集團」(Cheney-Rumsfeld Cabal) 所篡奪,並稱布希使美國面對危機,變得更脆弱而不是更堅強。

威克森又爆料布希政府一向鬼鬼祟祟、傲慢自大而又內鬥不已,不僅嚴重地削減了處理內外危機的能力,反倒惹來一系列災難。做過海軍陸戰隊戰爭學院院長的威克森,在發表這篇銳利的演說前,曾把講稿讓老長官鮑爾過目,一向謹小慎微的鮑爾勸他不要發表,威克森還是發表了,白宮氣炸了,媒體特別喜歡威克森所用的cabal這個罕用而又傳神的字眼。鮑爾做國務卿做得窩囊極了,完全被「錢尼─倫斯斐陰謀小集團」所架空,威克森也許是要幫老長官出口氣。

已有不少共和黨大老私下勸布希整頓一下白宮和內閣人事,希望他「清掃房子」(houseclenning),其實他最該清除的是錢尼,也有人說該清除的不是錢尼,而是布希自己。布希和錢尼在政治上從同榻而眠到同床異夢再到分床而睡,充分反映了布希政府這個大家庭的家道中落!

(本欄每周二刊出)

more

Sunday, November 13, 2005

陆新之 郎咸平回应大批判

2005-11-08 19:49:22

郎咸平回应大批判

在写作本书(《郎“风暴”》)的过程之中,我不断与学界以及商界联系沟通,他们也有许多问题希望与郎咸平教授对话乃至质疑,我挑选了其中比较有针对性的向郎教授提问。由于郎咸平的学术背景与内地的经济学有很大不同,包括他激情四射,高调张扬的表达方式,在良莠不齐的传媒之中的不断曝光,这也使得他的学术观点和立场出现相当程度的偏差,郎咸平也对此一一做出澄清和解释。

批评一:郎先生的观点集中在两点:1 产权改革例如MBO存在大量违法行为----这一点肯定没多少人否定。2 国有企业也可以治理好----这一点是遭到最激烈反对的。这一点,我以君子之心,联系到郎的学术范围,可以认为,郎是研究公司治理的,他认为只要处理好治理结构,实现了信托责任,就可以管理好国有企业,郎所曾经研究的公众持股上市公司如何保护小股民利益的问题,的确也和国企有类似之处。研究某种学问的人,往往都有把自己这门学问的功用夸大的爱好,这是正常的,也是研究者所希望接受的挑战。国有企业,相当于一个最极端的公众(全民)持股的企业,郎可能认为,他所研究的这门学问,能够处理好这样一个极端的问题吗?

回应:我所研究的这个"公司治理"的学问就是如何要求职业经理人发挥信托责任,将工作做好。这个答案很清楚,而且也是你们漏掉的,那就是政府行政命令推出国企运行,但是政府必须严格监管,也就是利用严刑峻法来威慑职业经理人,让他们不敢不有信托责任。如果这个方法不灵的话,为什么全世界500强都是职业经理人来经营呢?这个道理充分的说明了问题。这也根本不是我的首创,这是其他国家成功的先例,因此我们知识和国际接轨而已。

批评二:公司治理的学问是否能够处理好这个问题,实在是大可怀疑。做为学术问题讨论是可以的,但在这么一个大的跨度下运用这种理论,是否太过冒险?现实价值是否有限?

回应:你错了,我的理论是在美国已经实现的理论,因此可以说我的观点已经超出了理论的范畴,而进入了成功应用的阶段。美国除了安然以及世界通讯之外,还有其他的丑闻吗?而且美国证监会处理的严格程度是大家不可想象的,不但安然公司倒闭,会计公司关门,还有人因此而自杀以及坐牢,请问美国还有人敢这么做吗?但是如果不监管严格,那就是今天中国的股市。你既然要保护国有资产以及中小股民利益,那你就必须有严格监管的决心,不然仅仅是按你所说的,干脆贱价卖给私人算了,到时候等在你面前的就是一场革命。

批评三:郎教授的观点没有分清楚企业生产的有公共品和竞争品的区别。在一个社会里,国企与民企、私企的领域划分应取决于企业提供的是否公共产品,而非企业的规模大小。从火箭、战机、军舰、卫星及其相关用途的芯片到修路、架桥、印钞票,这类社会的公共品,当然只能搞国企,不能转为民营。由于公共产品既关系着国家和人民的重大利益,又可能因"搭便车"问题而难以赢利,所以目前还只适宜由国企提供,但与规模无关。至于非公共品的竞争性产品领域,从粮食、蔬菜、水果、养鸡养鱼、商店、旅馆、餐馆,到机械、汽车、电子、纺织、电信、民用芯片等,则不但应当发展民营、私营企业,而且因效率原因应将原有国企民营。企业规模本身并不应该成为划界标准。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开放,越来越多的外企已进入中国市场,其中小型工厂是私人企业,排名世界500强的大型跨国公司也是私人企业。 也就是说企业规模本身并不应该成为划界标准,国企不应该大规模介入相关产业。

回应:更具体地说,大型垄断性行业必须收归国有,而国企应该留在竞争性行业,因为只要政府行政命令退出国企经营,国企可以和民企一样有效率,所以当然可以一起竞争。你想公共品和竞争品的区别是经济学中最浅显的部分,我可能会不知道吗?这种批评简直可笑。那我反问你,为何火箭、战机、军舰、卫星及其相关用途的芯片到修路、架桥、印钞票,这类社会的公共品在美国竟然是民营企业来做的呢?显然这些批评者自己都还没搞清楚这个观念。

批评四,郎咸平的理论观点中经常出现"剥削"一词,这是他泛政治化的表现,这样的表达本身有问题。例如在周其仁看来,国内主流经济学家已经达成共识:经济活动都是自由交易,根本就不再有所谓"剥削"。

回应: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执教的崔之元介绍,称现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里经常使用"剥削"、"剥夺"、"掠夺"这些词汇,还有一位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创造了一个"掠夺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型,用来揭示所有者掠夺本企业的情形。郎咸平研究了在金字塔型控股结构下大股东掠夺小股东利益的情形,这是郎咸平的重大学术成果和学术贡献。郎咸平自己也表示,他早就美国就经常使用exploit(剥削)这个词来概括大股东或者内部人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害。他学术之中用剥削,毫不涉及中国革命史上这个词汇的意义。

批评五:对待企业"原罪",郎咸平本人观点也比较矛盾,在今天积极探究民企原罪的同时,郎咸平也曾经呼吁应该赦免民企原罪,特别在"仰融事件"中,郎曾为仰融遭遇鸣不平,并代表仰融希望同有关方面协商处理仰融财产问题。

回应:对待企业原罪,郎咸平表示自己一直是很清楚的态度,认为要保障民营企业家发展,但是对于其掠夺性要限制监管。他今天积极主张解剖国内民企不规范行为,而不是追究什么民企原罪。批评者显然把两者混为一谈。郎氏一直主张,要保障那些原始投入就有个人资产,最后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家。另外一方面要追究的是那些,通过收购财技巧取豪夺国有资产的民企老板和企业内部管理人。两者不仅不矛盾,还是相辅相成的。

批评六:实质上郎在过去多年中的学术价值标准一直是变化着的,既有著文公开质疑李嘉诚父子操纵市场行为,又有大加赞赏李氏父子财技文章面世,前后矛盾,似乎有出卖学术求荣之感。

回应:郎教授指出,他的学术标准是一贯的,说他所谓前后矛盾的说法,显然没有认真看过他以前的几篇论文而以讹传讹。2001年5月发表《李泽楷的财务故事》,说的是李泽楷如何通过"数码港"概念获得土地,拓出资本市场辗转腾挪的空间,衍生出后来鲸吞"香港电讯"的故事。根据郎咸平一贯的风格,只是揭示大股东如何施展财技翻云覆雨,使得小股东最后损失惨重,根本不存在欣赏财技的问题。
郎教授又指出,2003年他发表的《李嘉诚如何思考大策略》一文,谈得是李嘉诚集团如何实施产业互补,使得整体多角化经营呈现正效应,其中的肯定,丝毫不涉及财经。特别是李泽楷和李嘉诚分别是两家公司,有关批评显然过分阴谋论,而且想当然的成分多,并不是真实情况。

批评七:有文章指出郎指称国企效率优于民企的说法和他以前为仰融辩护时的说法构成矛盾,经济学家即使偷梁换柱,也依然能道貌岸然,说自己是靠数据说话的。其实数据还是那些数据,但你要它说什么它就能说什么。郎并不是用数据来说话,而是为说话去找数据因此只是"数据游戏"而已。

回应:"我的研究绝不是数据游戏",郎咸平强调,他从来不是简单地说国企优于民企,而是说经过改制并且落实了经理人信托责任的国企,一样可以做好,而不是象新自由主义者说的那样无药可救必然烂掉。这是他研究数据证明的。至于仰融离开华晨,导致的企业效益滑坡,也是财务报表显示的实际情况。这里面的滑坡不简单是一个企业体制问题,还涉及能干的企业创始人突然出走,管理层更替带来的副作用。与国企民企效率比较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不存在矛盾,也不存在这样推导出郎氏矛盾的结论。

批评八:国内一些著名经济学家称,朗咸平不是真正的经济学家,他对格林柯尔、海尔等企业的评论不是在学术平台上做研究。

回应:这种想法是很滑稽的,我的学术成就可以以在被《金融经济学期刊》、《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学期刊》等国际最权威期刊发表的论文作为证明。不仅这些批评我学术资格的人他们自己从来没有在这样的地方发表过论文,而且我的文章很多他们连看都看不懂。事实上,他们并不理解什么是学术。在国际上,学术研究讲究的是科学的假设,科学的逻辑,科学的研究,科学的论证,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是学术的方法论,中间有大量的数据、统计方法与推导。但这样的语词和方法论很少有人看得懂,因此,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那样,需要用案例把这个学术逻辑写出来,让社会传播。一个真正的学者,不仅要能发表艰深的学术论文,而且应该能把自己论文中的学术观点讲给社会大众听懂。因为虽然方法论不容易懂,但逻辑是一样的,只是表达方式不同,需要用案例故事来表达。
郎咸平补充,"我学的是财务,按照证券市场的规则,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是要全部如实披露的,因此,财务专家就能够根据这些数据做出结论,至于数据是否可靠也是我们做财务学研究的人必须首先查核的。商学院里有很多学科,比如物流、组织、行销等学科,确实需要到企业跟企业谈,但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性,财务学科完全可以根据财务数据对企业的行为做出自己的判断。"

批评九:不是郎咸平当初那样骂德隆,德隆可能就不会倒。郎咸平的舆论,对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带来很坏的影响。

回应:郎咸平认为,德隆那种荒唐的模式,是注定不能成功的。如果民企这么经不起考验,那么就只能让它倒了,有实际支持的企业是骂不倒的,我去骂GE,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它们不会倒。企业自己经不住调查,经不起风浪才会倒。

批评十:郎咸平提出中国企业不能通过做大来做强,这种想法用心恶毒,是希望中国企业都不能长大。

回应:做大做强必然导致成本失控,成本是各项活动的一个总的情况,包括管理、运行、市场营销、财务,每个部门都做好,就能够控制好,否则,就有可能失控。现在的企业家都是好的切入做进去,学习不够,企业经营管理跟不上去,反应出来的现象就是成本失控。资产上升,回报率一定下降,没有一个例外。所以,我建议企业要做大先做强,慢慢再做大,慢慢学习管理磨合才能够做大,否则激进做大就可能像德隆。
事实上,成本失控仅仅是一个果,要寻找原因。国外企业比如GE人才很多,坚持学习,对企业来说就不会成本失控。当我们的企业家很毛燥,某些企业从老总开始都不是人才,都不学习,不学习就不可能成功。由德隆事件一叶知秋,这些不是独立的现象。中国企业应该选择先做强,再做大的途径。

批评十一:郎咸平把"国退民进"中个别人的腐败行为累及到了整个国企改革中,是一叶障目,认识不到目前的低工资无法起到国企管理者的激励作用。

回应:关键一点在于,我们现在很多国企领导人认为做不好是应该的,做好了就应该把企业股份给他。因此目前的情况是只要打着产权改革的口号,任何侵害股东权益的事都可以做。
现实中,我们现在对国企领导人给予了太多的同情,却忽视对他们责任的追究。中国的国企领导人是有很多特权的,未必就是薪水真的很低。在国外,做好了是应该的,做不好才不应该,就得走人。我国不存在职业经理人的信托责任是最大的问题。我们大部分国企老总没有信托责任观念。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