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ST's ADVANCES

Trying to get rid of surfing, wasted too much time, any suggestion?.......................... 七宗罪?............................... 1,没有原则的政治;2,不劳而获的财富;3,没有理智的享乐;4,没有特点的知识;5,没有道德的商业;6,没有人文关怀的科学;7,没有牺牲的崇拜。............................................. 虽然这是圣雄甘地说老印的.......

Tuesday, November 15, 2005

何 帆 中国经济学家的比较优势

中国经济 读后感

当1994年林毅夫、蔡昉和李周合著的《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出版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能够看出作者试图全方位解释中国经济的雄心。十年以后,蔡昉和林毅夫教授又完成了一项成功的尝试。他们所写的《中国经济》已经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和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共同出版。这可以说是第一本尝试用现代经济学解读中国经济的教科书。目前,学生们在大学里学习的经济学知识大多来自舶来的西方教材,放下课本,再看看自己所身处的社会,总会感到有种隔膜和茫然。适合作为中国经济的教学参考材料本来就少,仅有的几本也都失之简陋,大多是资料的堆砌,难以让学生感受到智力的挑战。《中国经济》的问世,终于打破了这种尴尬的局面。此书娴熟地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经济做出了全景式的解读,令人耳目一新。

在我看来,这本书更重要的意义是回答了一个方向性的问题,那就是中国经济学家的比较优势是什么。我个人觉得,中国经济学家的比较优势就是要研究中国经济。这听起来好像是不言自明的道理,其实却是经历了蛹的挣扎之后的觉悟。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上海三联书店推出了《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经济科学文库》。这两套书对中国的经济学界有着深远影响,它们纪录了当时中国年轻一代经济学家的思想历程。当时这些最优秀的中国经济学人在选择研究题目的时候,往往是雄心勃勃地建立自己宏大的理论体系,甚至隐然有欲直接取代西方经济学范式的野心。也有的学者选择了直接研究中国经济的现实问题,但是使用的研究方法却是颇为简陋的现代经济学工具。如今,更年轻的一代学者和学生在英语和数理工具的掌握方面突飞猛进,但是研究中国经济的功力却不如1980年代的师长。尽管已经没有哪个学者敢于声称自己可以只手发动推翻西方经济学的革命,但是学者的偏好却可能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唯西方经济学前沿马首是瞻。比如,我有个好朋友可算是新生代中的优秀代表,他完成一篇论文之后,跟我得意洋洋地吹嘘,自己的模型和参考文献都是1996年之后的,而别人的参考文献和模型是80年代的。是原汁原味地模仿,还是在一知半解中创新?这是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我最近关注宏观经济学更多一些,我的心得是,宏观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二战之后美国的经济学家在研究美国经济所遇到的问题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如果果真如此,那么中国的经济学家也只有在研究中国经济的过程中,才能够真正有自己的创新。但对于经历过西方经院严格训练的经济学家来说,这是一个冒险的选择。因为这和西方的学术价值、学术风气是相违背的。在美国的一流大学里,最聪明的学者热衷的是最纯粹的理论研究,而那些去做应用研究的往往被视为二等经济学家,因为这表明他们已经缺乏原创。这是经济学果园里面果实成熟之后飘出的一种有点腐臭,又有点醉人的气味。我倒是更赞成有位经济学者的断言——他认为在经济学里没有所谓的纯粹的基础理论,如果有个学者认为他研究的是基础理论,那么十有八九是因为他还没有搞清楚自己究竟想要研究什么问题。”

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内,中国经济同时经历着三重历史变革:中国经济正在从计划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中国经济正在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转变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中国经济正在从过去的封闭经济转变为世界经济舞台上日益重要的角色。这些巨大的变革使得中国成为一个千载难逢的经济学实验室,中国的经济学家具有近距离观察制度变迁的便利,对中国经济的研究不仅仅能够让我们更清楚自己由何而来,向何处去,而且能够丰富整个经济学对发展、增长、制度的理解。在研究中国经济的时候,我时常会发出感慨,中国经济就像是一个从来不做作业的学生,但是在每次考试的时候却总是比其他同学成绩更好。按照主流经济学开出的清单,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前提条件是清晰的所有权,最好是私有化;政治民主,也经常被解释为多党制;自由化,包括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等等,但是,中国经济却是沿着另外一条不同的道路前进的,对比中国奇迹和俄罗斯、拉美等国家的艰难处境,不由得让我们去问,究竟是主流经济学错了,还是中国经济错了?这就是研究中国经济时引人入胜的地方。这也应该是教授中国经济课程时最引人入胜的地方。教师应该用中国经济的这些特征事实(stylized facts),不断提出追问,让学生在中国经济现实和主流经济的巨大反差之间感受到智力的挑战,并通过深入思考,加深对经济学和中国经济的理解。

如果说这本教材有不足之处,我觉得就在于作者过多地考虑对中国经济事实的纪录(documentation),而没有提出很多咄咄逼人的问题,这使得全书平实有余而锋芒不足。仅举一例。第九章“融入世界经济”,介绍了中国的外贸依存度、FDI(外商直接投资)等等,但是却没有提出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储蓄率如此之高,却仍然需要这么多的FDI?按照经济学中的国际收支平衡原理,一国如果出现经常项目顺差,必然会有资本项目逆差,但是为什么中国会违反教科书中的原理,同时出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贸易顺差对中国经济增长是至关重要的吗?引进外资的数量是越多越好,还是会有一个最优规模?中国经济的故事需要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分析,因为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制度变革。国家在制度变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各个利益集团的力量对比如何发生变化?影响中国改革的制度背景是什么?

在一个建设速度只争朝夕的城市,最迫切需要但是又最难以满足需要的就是一张及时而准确的地图,好在,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张相当准确和完全的中国经济地图,以后需要的,恐怕将是不断地修订和再版。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