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ST's ADVANCES

Trying to get rid of surfing, wasted too much time, any suggestion?.......................... 七宗罪?............................... 1,没有原则的政治;2,不劳而获的财富;3,没有理智的享乐;4,没有特点的知识;5,没有道德的商业;6,没有人文关怀的科学;7,没有牺牲的崇拜。............................................. 虽然这是圣雄甘地说老印的.......

Friday, May 12, 2006

立法院,亂台先鋒

【楊艾俐】
上電視作秀是他們,政黨惡鬥是他們, 貪腐最烈的行業也是他們。 台灣的民主創造出一頭陷入瘋狂黨派鬥爭的憲政怪獸, 究竟誰能挺身制衡?


晚上十一點,夜闌人靜,國民黨立法委員李紀珠在院內熬夜加班,緊盯著螢光幕,為隔天要舉行的《敏感科技保護法》查看最後資料。這個法律將為何種技術可移往大陸定調。她沒有把握這種關係重大的法案,是否會通過。立法院議事效率急速降低。從去年二月底到今年過年前的兩個會期,才通過一百三十二個法案(其中大部份是修正案),立法院每年預算四十億,平均每個法案就耗費三千零三十萬元,每二.五個法案就可以給全國小學生免費供應營養午餐一天。

本應為人民看緊荷包的一群人變成最會花錢的人。

位在中山南路的立法院,嶄新的黑亮汽車、光鮮西裝的人潮絡繹不絕,熱鬧地交換著「權力」與「利益」。

趾高氣揚的立法委員,似乎無視社會對他們的反感。一般人民毫不覺得這是可代表他們的一群人,「立法院是展現虛假民主的地方。聲望一直最低,」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瞿海源說。

國際透明組織政府清廉度調查,台灣民眾認為貪污最嚴重的是立法委員,法務部所作的政府清廉度評比,他們居於倒數。「我們的民主,造就了這頭憲政怪獸,」前立委邱太三說。

缺乏制衡,朝野大分贓

立法院現今最大問題是沒有任何機構可以制衡。黨對立委幾乎沒有拘束力。立委更各自表現,無所顧忌。

美國、歐洲都有健全的國會制衡機構,美國華盛頓有大大小小監察團體,最負盛名的是獨立政治監督組織共同事業(Common Cause),他們監督參眾兩院議員的操守、發言、投票紀錄,連參議員收的演講費都難逃他們監督。美國眾議院多數黨領袖狄雷(相當於我國立法院長),因涉及白宮遊說醜聞案,馬上就得辭職。日本國會有強烈自律,國會議員講錯一句話,會在同僚壓力下辭職。

但台灣立法院比開發中國家還不如。台灣的立委質詢,頻作個人秀,辛辣火爆。桃園區域立委吳志揚參觀泰國國會,看到泰國國會議員心平氣和地排排坐,官員坐對面,和平論政,沒有侮罵挑釁,也沒有尖酸刻薄,十分感慨。

但是立委最大弊病,仍是為私利關說,台下交易不斷,以致延擱國家進步。政黨輪替前,很多民進黨立委還能清廉自持。現在根據採訪人士歸納,藍綠很多立委都各有利益糾葛,腐敗程度相似。各種同業公會都知道,法案要通過或修改,要打點立委,而且民進黨、國民黨,藍綠都有代表負責打點。有前金,也有後謝。

「你知道門道,又不願同流合污,」一位前立委說,「最好退出,免得擋人財路。」尤其是今年一月十三日上一個會期結束前一刻,朝野黨團闢室密商,通過規模高達一千一百六十億元的「水患治理特別預算」,給人朝野大分贓的疑慮。因為國民黨立委不久前,還攻擊民進黨政府要求治水預算時,只送來薄薄幾張紙,沒有詳盡計劃。但是黨團忽然全部同意,而且比原先的八百億元,還增加三百多億元。

根據過去治水工程,七成以上的工程、半數以上的預算,都是切段分割發包,工程金額都在一百萬以下,不用公開招標。一條河被切割成無數個百萬元以下工程,分別發包出去,如何能達成治水效果?「這不就是綁樁、圖利的天堂嗎?」一位媒體記者說。

一位金管會高級官員表示,這幾年金融改革主導台灣最大財富重分配。各金融公會遊說立委最為積極。當行政機關才剛要開始討論加強監理金融機關的法令時,各種金融公會就已經派人遊說立委,希望不要通過不利自己的法案。因此在立法院裡,主管金融法令的財政委員會相當熱門。

上電視作秀是他們,政黨惡鬥是他們, 貪腐最烈的行業也是他們。 台灣的民主創造出一頭陷入瘋狂黨派鬥爭的憲政怪獸, 究竟誰能挺身制衡?


因為立委影響力無所不在,又擅於修理行政官員,很多人也喜歡拿立委狐假虎威,更增加改革困難。

一位卸任政務委員與一家公會開會,討論政府將嚴格審核該行業專業資格,「開了很多次會都沒有結論,最後那位理事長憤怒地說,『沒關係,我找立委來修理你』。」

擱置法案,往往延誤國家進步。不管是現代政府大法︱︱《行政院組織法》修正案、《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都靜靜地躺在立法院裡。

立法院議事品質差,已經影響到台灣每個人。例如立法院經常在會期最後一天,挑燈夜戰通過十幾個法案。例如,第五屆第六會期通過五十七項法案,十三項就是最後一天通過的,幾乎佔四分之一。

包裹立法,後遺症叢生

立法院也常加開臨時院會包裹立法,產生很多後遺症。現今問題叢生的金控公司,也是二○○一年立法院為了通過金融重建基金,一起包裹匆匆通過六項法令,對銀行併購開方便大門,以致今天台灣六大財團(辜辜,吳吳,蔡蔡)全面掌控金控。

立法院弊病,和媒體、選民、制度、政黨都息息相關,要去濁揚清,必須選民施壓監督,才可能改進。例如立委名額減半、單一選區,就是學者、媒體不斷呼籲,最後由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率領人民在立法院前靜坐而通過的,否則沒有立委願意修法,減少自己的當選機會。但現在立委又想要借修憲翻案。

如果你希望立委要在各種婚喪喜慶中露臉,立委只有勤跑這些場合。如果你知道你選的立委綁標工程,結果工程偷工減料,你或你的親友可能駛在斷橋或危路上,遭遇車禍,你還會選他嗎?

「我們不能把手都指向別人,」倡導公共知識份子的作家龍應台說,「骯髒和醜陋都是自己選出來的,有幾流公民就有幾流政治人物。」

朝野對峙,立法院畸形發展

台灣民主發展以來,國民黨及民進黨都沒有善盡在野在朝監督,將立法院帶上畸形發展。例如今天的立委與官員一對一質詢,就是民進黨時期委員用肢體暴力爭取到的。政黨輪替六年來,國民黨缺乏在野黨應有的監督要求。朝野立委對峙日行尖銳。根據採訪分析,主要是政黨力量太弱。立委得靠自己人脈當選,其次立法院又不注重資深制度及專業立委,更無心建立健全內規。「為了維繫權力,他們必須算計、硬拗、使壞,」一位在台北市從事教職的嚴果維寫著,「一切都在明處和暗處進行。」

為打知名度,立法委員想盡辦法,搶電視鏡頭,無所不用其極。很多立委一早上就趕著去會場發言,因為電視台早上十點半會截一次稿。在此之前發言,有最大可能上電視。前一天晚上,立委與助理密切商量,要怎樣講,才能掌握「黃金三十秒」,讓電視台可以用。大部份委員只是發了言就走,不管前面有多少委員已問了同樣的事。很多委員不能到場卻登記發言,在電視上螢幕上,仍然能看到預備質詢者的名字,「有委員說,縱使被拍到背影也好,」民進黨前立法委員段宜康笑著說。大部份立委只要求自己質詢能上電視就好,拿回選區給選民看,自己在國會可以威風十足修理官員,就能贏得選票。

每逢星期二、星期五的全院總質詢,行政院四十餘位部會首長端坐,立委席卻常空無幾人,只有正在質詢的少數立委。行政官員是國家資源,他們精力應該用在帶領國家,衝刺國際舞台,維護社會正義。財政部長呂桔誠,三月在立法院起碼被質詢八天,加上總質詢都圍繞在開發金董事長任命和卡債,幾乎天天都被綁架在立法院。攸關社會正義的租稅改革,都得放在一旁。
更耗費資源的是,這幾年部長頻繁更替,對主管業務不熟悉。到立法院往往要帶上近百位部屬備詢(以前二十幾位就足夠)。

在三月十二日的經濟委員會裡,新上任的經濟部長黃營杉,帶了八十位部屬官員準備應答,坐滿了立法院紅樓會議室,國家經濟興革大事,都得擺在一旁。「連資訊中心、政風處的人都帶去,」一位經濟部員工說。

「每次從立法院回來,我就很累,很累,」一位部會中階主管強調兩個「很」字,「那裡充滿暴戾之氣。」

將立法院導入正常角色,政黨必須重拾威信。政黨應該訂出民意代表及執政者行為規範,提名人寧缺勿濫,而且貫徹紀律,該開除黨籍時,就開除。「政黨的道德標準應該高於民代,人民也可根據政黨的道德標準投票,」前立委邱太三說。

各政黨對立委約束力差,無從建立資深制以及專業制,使很多立委不能適才適所。

例如政黨不分區立委具專業,可補足區域立委之不足,但是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必須等區域立委挑選完委員會後,才能挑選。但是分配權力大的財政、經濟委員會都最熱門。擅長財經的不分區立委,往往只能選到冷門委員會,如前副院長江丙坤加入外交委員會,前中鋼董事長王鍾渝和現任立委李紀珠只能到科技及資訊委員會。

我國早已踏入資訊社會,資訊運用更是國家競爭力的指標,但是科資會仍然是冷門會,委員只有十七位,常常流會。上個會期只通過一個法案。立法院已與我國現實社會脫節。

借鏡歐美,建立資深專業制

立法院更應該積極著手建立內規。不分黨派立委都認為立法院長王金平應該負起責任,召集改進小組。例如檢討質詢制度,很多立委建議應該由黨派代表質詢,質詢內容就是黨的立場,而不是個別委員的立場,行政官員也必須嚴肅回答。就如英國下議院,每週固定星期三下午,舉行在野黨和執政黨辯論。

又如民主成熟國家,國會裡最重要的就是委員會,委員會主席都由多數黨的資深委員擔任,資深而專業,在同僚講話一言九鼎(我國委員會召集人都是輪流選,沒有資深制),開委員會氣氛莊嚴,兩黨議員和官員認真討論法案。美國不能讓記者旁聽,不像我國立法院委員會裡記者和攝影機川流不息,隨時獵取火爆鏡頭。更造成立委競相作秀的畸形現象。委員會通過的法案,往往能在院會裡通過。

「我國立法委員都一樣大,是假民主,而不是真民主,」一位委員說。

勤於問政的委員更認為立法院應加強運作透明化。例如民眾可以隨時上網看到當下立法委員質詢情形,而不是電視台剪輯的鏡頭。民眾也可以隨時看到委員出席紀錄和投票紀錄。「我希望知道我選出的代表,在立法院做了什麼事。他能代表我的立場嗎?」民進黨前立法委員段宜康說。

行政官員的專業更重要,例如以前財政部長林全、勞委會主委陳菊、陸委會主委蔡英文等,立委在質詢前,都會三思而言。「一個對政策敢負責的政務官,就能對立委挺直腰桿,」段宜康說。

但是有些行政官員聽任立委需索,立委就會關說施壓。一位主管許多工程的前任部長就是如此。「不管什麼時候找他,他都在陪立委,」一位行政院高層幕僚說。

面對未來,明年底國會減半(只剩一百一十三位委員),是改革契機,但應配套的興革之事更多。例如應該考慮裁併委員會,立法院現在就有十六個委員會,若沒有配套改革,未來一個委員會只有六、七位委員,三位委員就能一讀通過一個法案。

最後能監督立法委員的仍然是選民。「投下你的一票時,你要什麼人代表你,」台大新聞所教授周陽山說,「最好自己想清楚。」

其次,社會中道人士應該發揮監督力量。選民更應該組織團體,監督民意代表作為。

美國的Common Cause是由二十五萬會員自動捐獻運作,不接受政府和企業的獎助,更不向這些機構申請研究案,以保持獨立。最近幾位美國參眾議員,牽涉政治獻金來路不明,Common Cause所發表的評論,都受到媒體的大幅報導。

如何監督這頭憲政怪獸,人民還是第一個把關人。

朝野對立 立法院淪為「焦土院」

時間:二○○六年一月十二日傍晚五時
地點:中華民國立法院議場
案由:九十五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與修正案表決

「現在繼續開會,處理留待表決項目,」擔任主席的立法院長王金平一聲令下,議場上響起鈴聲,催促著所有立法委員進入議場,對今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與修正案,逐項開始表決。

從審查第一案「軍公教人員一次退休金及公保養老給付優惠存款利率」開始,藍、綠陣營頻頻利用議事規則展開攻防。民進黨與台聯一致擁護行政院提的預算案,在野的國民黨、親民黨與無黨聯盟則串連反對。幾乎所有表決結果,藍、綠壁壘分明。

直到晚上八時,院會公開審查的二十七項預算案,總共表決了四十一次。短短的三個小時內,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趕在過年前三讀通過。在野黨利用人數優勢,成功凍結行政院所提的總預算案。

這就是立法委員替納稅人看守荷包的情形︱︱只問立場表決,沒有理性討論。「立委醒時打架相罵,睡時舉手表決,」一位在場媒體記者,生動地描述立委如何開會。

政黨對立,撕裂台灣

「在只有藍綠的政治社會中,人民被形塑成只能接受兩種顏色的色盲。不!政治應該是多元色彩的,」前民進黨立委林為洲抨擊。他無奈於以財經、社會、科技為主的民生議題,在立法院敵不過以辛辣辱罵為主的藍綠對決,三月底終於跳出來反抗,退出民進黨,也退出所有的政黨活動。

政黨綁架了立委,也綁架了人民,讓社會只有立場,沒有是非。

藍、綠對立嚴重,更讓台灣政治,陷入分立政府的困境。

強力杯葛,立院失靈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瞿海源分析,在民進黨剛開始中央執政時,朝野雙方還不適應易位後的民主政治運作,均身不由己陷入僵局。陳水扁當選連任後,在野政黨由於總統選舉糾紛,甚至不承認陳水扁的總統身分,加以第六屆立院在野黨佔多數,杯葛就更有力而有效。

表面上看,在野黨雖然杯葛成功,但實際上是讓立法院失靈,淪為「焦土院」。

瞿海源指出,強力杯葛基本上就是「焦土政策」,是以犧牲國會重大功能的消極手法,積極癱瘓執政。以行使監察委員同意權為例,在野黨遲遲不願將同意案排入議程,等於廢掉監察院。監察院被廢,其實便宜了行政院,因為沒有監察委員,行政部門更可隨心所欲,沒人可以糾舉。

其實,在野黨掌握國會多數,就等於掌握立法權,可以透過立法過程,實踐自己的政治主張,將行政院的提案修改成合理的法律,主導施政,甚至提前執政。「如果還繼續杯葛,累積該通過而未通過的法律,不只讓民進黨執政困難,若國民黨贏回政權,也會遭遇很多問題,」瞿海源提醒。

身為人民的代理人,朝野立委並未善盡責任與義務,反而競相自肥。

根據計算,一位立委年薪為二百三十五萬元,每月均領約十九萬元。再加上每個月三十萬元的公費助理薪資、六萬元的公費助理加班費,以及選民服務費、國會外交事務經費與國外出差旅費等。加總起來,立委一年的薪資與個人總支配金額共為八百八十多萬元。

面對府會僵局與立院亂象,未來國會議員採「單一選區兩票制」,或許是解決之道。中研院政治所籌備處副研究員林繼文指出,政黨為了在單一選區兩票制度下勝選,必須贏得中間選民支持。候選人問政走偏鋒,重關說輕立法,上媒體,少出席等行為應該會減少。

但朝野立委,目前卻又忙著推動修憲,挑戰才通過但還未來得及施行的「小選區,立委減半」政策。爭權奪利的遊戲繼續上演。

more

Bye Bye 中國,Hello 印度!

【楊淑娟】
中國熱似乎逐漸退燒,世人對印度的狂熱卻絲毫不減。 中印之爭中,個人、企業與台灣各能學到什麼?


中國熱,似乎開始退燒。

源源滾進中國的資金,速度放緩。去年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金額,不若往昔年年成長,連每年遽增的韓國對中國紡織業投資,都下滑近四分之一。

許多當初信誓旦旦進入中國的外國企業,也黯然退場。例如,打敗群雄爭取到上海汽車合作案的韓國雙龍汽車,就決定放棄與上海汽車在中國合資建廠的計劃。

另外,媒體大亨梅鐸的新聞集團也在研究,是不是要從鳳凰衛視撤資,儘管當初梅鐸投資鳳凰衛視被視為進軍中國媒體市場最成功之舉。

以中國為最大貿易伙伴的日本,也開始澆熄中國熱。被視為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接班人的內閣官房長官安倍晉三向媒體公開指出,日本政府將暫時凍結對中國的援助貸款。這些貸款,幫助了中國在沿海城市修建許多基礎設施,總額早已超過二五○億美元。

向中國說再見後,這些國際人士的目光焦點移往何處?

沒錯,就是正在拚戰脫貧的印度。到印度的外國人直接投資金額與中國相比,雖然規模仍小,還不到中國的一成,卻成長迅速,光是在過去一年,就超過了五成。

而且,除了大家了解較多的資訊、軟體與後勤服務等行業,現在連過去總以中國為首選目的地的製造業,也絡繹不絕直奔印度。

例如,鴻海旗下的富士康隨著Nokia到印度設廠,對手偉創力也在附近短兵相接。其他像玩具、成衣、保險、石油、天然氣、消費品等廠商,也都在印度大舉擴張。「印度已經從一個被認為無關緊要的地方,一夜之間蛻變為希望之地,」《加拿大商業雜誌》形容印度瞬間翻身。更不用說美國總統布希三月份訪問印度,為國際商旅前進印度打下了強心針。因為自從二○○○年,前美國總統柯林頓造訪印度後,美國總統已經有六年足跡未達於此。

中國為何逐漸黯淡?印度為何日益耀眼?這對台灣的發展,有許多值得借鏡之處。

中國輸在:不自由、低成本不再

《金融時報》分析,就實質的經濟條件而言,中國的確正在喪失競爭力。例如,中國的勞動成本持續上揚,近幾年每年成長都超過一成。

人力供需失調造成的缺工,更讓情況雪上加霜。勞力密集產業的缺工率,就經常在一、兩成左右。《紐約時報》已經預測,這將使中國的出口成長減緩。

這種問題也存在於白領職場。麥肯錫國際研究所的調查指出,儘管中國的大學畢業生人數激增,跨國企業卻發現,不到一成的求職者能勝任工程、金融、醫護等行業與一般行政的工作要求。

整體而言,「中國所有的成品價格都在上揚,」香港利豐集團總經理馮國綸告訴《金融時報》,「中國已經不是亞洲成本最低的國家。」甚至,與其他地方相比,中國的產品價格漲幅更高。

中國政府與企業的管理模式,也深受外資批評。中國的經商環境並不自由,政府可以隨意查禁、關閉、或不放行它們認為有問題的企業。中國勒令中、外雜誌停刊,已經不是新聞。

官方與民間四處瀰漫的民族主義,也形成外商無形的投資障礙。韓國雙龍汽車放棄在中國建廠,原因之一就是中國政府有許多嚴格的要求,而且對雙龍有很多猜疑。「他們擔心外資可能破壞本國企業的發展,」摩根士丹利的亞洲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在《金融時報》揣摩中國人的想法。

企業的管理不夠透明,則令合作伙伴卻步。美國機構股東服務(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顧問公司在今年的全球機構投資者研究中指出,全世界的主要投資公司認為中國企業必須改善治理,尤其是那些政府持有的非流通股,使得外資投資人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中國上市公司的內部運作就像一個黑箱,我們對其一無所知,」《金融時報》轉述一名受訪者的意見。

印度贏在:英語通行、政治民主

相形之下,印度有許多現代商業環境所需的要素。英語通行、政治民主、雖然法律系統不是很完備,但是它與西方的架構較相近,而且有智慧財產權的觀念。另外,印度的言論自由,金融體系也比中國穩定,股市更有一百三十年的歷史。

相較於中國對外資的處處管制,印度政府近幾年不斷地進行許多開放措施。例如,放寬外資投資許多產業的上限。外資單一品牌的零售店已經可以在印度擁有五一%的股權,販賣多種品牌產品的綜合賣場,也將可以如此逐鹿市場。

現在,印度連貨幣管制也要鬆手。

目前印度的貨幣只有部份可以自由兌換,但最近印度總理辛格表示,印度的經濟已經好轉許多,因而要求財政部與央行研究起草取消所有印度貨幣盧比的資本控制。「在透明的框架內進行更全面的資本帳戶兌換是有益的,」辛格在亞洲協會告訴投資者。

中國輸在:缺工、人力素質較差

另外,中國缺工、或者人力素質不足;印度則有許多優秀、懂英語的人才。

尤其是近幾年,許多旅外印僑紛紛回流印度。在新興的班加洛、海德巴德以及德里等郊區,許多外商提供西式的辦公環境與薪酬以吸引優秀人才。「許多人都想跳上飛機回國,」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旅居二十年的凱拉告訴《紐約時報》。

即使是在低技術的製造業,印度的成本也不比中國高。例如,玩具業在印度的平均月薪是一一○美元,在中國則要一六○美元,《金融時報》指出。

印度贏在:消費力強、美印關係佳

至於原本外商覬覦的廣大中國市場,個人消費力也比不上印度。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羅奇指出,印度的消費佔GDP比重達六四%,比歐洲、日本還高,更遠勝中國的四二%,加上老年人口比例低,年輕的消費族群多,即使目前每個人消費金額或全國的市場比中國小,未來的爆發力也不可小覷。

《經濟學人》報導,目前印度有全世界最高的商店密度,零售店超過一千五百萬家。另外,手機用戶在三年內從兩百萬暴增到五千五百萬,五年內將增加到兩億五千萬。

令歐美商旅感受更深的是,中美間貿易、政治與經濟的齟齬不斷,美印關係卻積極修好,領導人互訪。「美印之間的協議在很多領域上彼此互惠,」《華盛頓觀察週刊》指出,「一個強大的印度符合美國利益,」這令國際商業人士感到安全,對印度有信心。

當然,印度也有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印度的貧富差距驚人,超過四分之一的印度人生活在貧窮線下,優秀的科技工程師們就像「美麗出色的島嶼散布在悲慘、窮困的海洋上,」經濟學家雷迪曾這麼形容印度。印度的基礎設施也還要加強。在印度,停電是常事,在高速公路上甚至要跟牛車搶道,很難疾馳行駛,網路咖啡廳的連線速度則是西方人難以接受的慢,《加拿大商業雜誌》記者親身體驗。

另外,印度的行政官僚還得多學習現代商業的管理技巧。企業在印度開業光是文件作業就要花上三個月的時間,政府的貪污指數在國際透明組織的評比中是「貪腐猖獗」。「我連蓋自己的房子都要賄賂官員,」印度人巴哈拉告訴《加拿大商業雜誌》,「我不付,結果就被停工兩年半,最後只好乖乖去付賄款。」

無論如何,印度的興起沒有回頭路,世人經商、工作、治國更應該把印度做為自己策略思考的一環。

「你不需要前進印度,但應該想想印度崛起對你的意義與影響是什麼,然後做出回應,」《加拿大商業雜誌》總結。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