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ST's ADVANCES

Trying to get rid of surfing, wasted too much time, any suggestion?.......................... 七宗罪?............................... 1,没有原则的政治;2,不劳而获的财富;3,没有理智的享乐;4,没有特点的知识;5,没有道德的商业;6,没有人文关怀的科学;7,没有牺牲的崇拜。............................................. 虽然这是圣雄甘地说老印的.......

Friday, November 18, 2005

林行止 談民主上教堂布殊咄咄逼人

信報財經新聞 2005-11-18
林行止專欄



   布殊總統明天抵京訪問,此行的良好氣氛卻因周三他在京都的演說而蒙上陰影。布殊盛讚「現代的台灣充滿自由、民主和繁榮」,敦促「中國政府准許人民有更多的政治自由」,同時要求中國放寬對宗教的控制及允許「印刷聖經及出版其他神聖的經書」,又聲言周日早晨會赴基督堂做禮拜。布殊的政治和宗教表態,引起中方強烈反彈,隨胡錦濤主席外訪的外長李肇星和國務委員唐家璇嚴詞反駁,此間《文匯報》甚且稱之為中美「隔空交火」,反映了北京對布殊的「叫陣」大感不滿。顯而易見,一如外電所說,北京接待布殊的「熱情」很可能因此降溫,中美的會談不易有突破,不難預期。

  近代中國受盡西方列強侵掠,令國家元氣大傷;近代美國則不斷和世界強權對抗甚至衝突,而在種種熱戰與冷戰中不斷壯大。美國這種不惜與大國抗爭的「性格」,在與中國的交往上展露無遺。按照常理,面對中國這個大市場、大工場,學英國的卑恭屈膝,只談生意不涉中國最敏感的政治、宗教,對促對雙方商貿,肯定較布殊「口出不遜」更有幫助,但布殊堅持美國立國以來的傳統,面對已經「和平崛起」的中國,咄咄逼人,毫無懼色!

  十九世紀初葉,美國與英國和法國大打出手;踏入二十世紀,第一次世界大戰令美、英、法和平相處,惟這種和平局面很快便因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而消雲散,戰後美國領導西方世界,和蘇聯集團展開長達四五十年的冷戰;冷戰在二十世紀終結前結束,但甫進入二十一世紀,美國便面對迅速崛興的中國和印度(亞洲的「兩根支柱」〔Twin Pillars〕),依照當前的發展勢頭,到了本世紀中葉,她們的GDP便可能追上美國……。經濟旺盛會否迫使中國進行政治改革,是未知之數,可以肯定的是,興旺的中國有意在亞洲進而世界政治舞台擔當更重要角色,只是在美國看來,崛起的大國同時帶來威脅,因為她在世界事務上的「發言權」必然會受挑戰,等於說會動搖其世界獨霸的地位。這種發展,是美國政府─不論什派性的政黨當權─絕不願見的。

  從務實角度看,美國在亞洲地區淡出,一方面可減輕「政治責任」(如放棄保護日、韓、台)進而削減財政負擔,以達改善山積財赤的目的;一方面則可避免捲入地區性武力衝突,在亞洲已有三個國家擁有核武的年代,地區性戰爭絕不能保證美國本土不受攻擊,對於二百多年來本土不曾發生戰爭的美國來說,這是不敢想像的。

  以美國的現行政策,世上任何軍事衝突,美國已有無役不與的準備,這種「當仁不讓」的策略,正是極右派在朝意欲號令全球的圖謀。極右派的構想,自從美國捲入中東戰爭而又不能功成退兵之後,已造成美國內部政治的嚴重分歧,反對者認為美國應改做調停人,坐觀虎鬥,讓中國、日本、印度及巴基斯坦「對打」,更加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可是,目前美國的政策令她捲入所有的亞洲「火頭」,朝鮮半島、台灣海峽以至中日之間,任何一方有事美國都有直接介入的「義務」。這種政策是極為不智的,尤其是美國在中東戰場不僅經濟及人力損耗甚巨,更致命的是美國的新型武器及戰略部署一再在世人面前展示,這意味在軍事上除了很難想像會使用的核武,美國已沒有秘密可言,暴露了本身的優缺點卻不知敵人的虛實,是兵家大忌。現在美國的境況便是如此。

  如今亞洲可能出事的朝鮮半島、日本(中國一再公開羞辱日本,令對日本侵華痛史記憶猶新的國人拍掌稱快,卻為中日埋下更深的仇怨)及台灣,都與中國有關,美國的介入令中國對美國懷恨在心,在世界事務上,特別是關係到國家政經利益的,「懷恨」必然導致積極備戰,而「備戰」很易啟動戰端!

  事實上,當前亞洲的確戰雲密布。克林頓政府視中國為「戰略夥伴」,布殊政府卻稱中國為「戰略對手(競爭者)」,從「夥伴」降為「對手」,意味中國不再是美國的「朋友」。詞之變也許反映了現實,但「清心直說」只會激怒對方。中、美雙方不再是「朋友」,始於一九九九年美國「誤炸」貝爾格萊德中國使館大廈;而二○○一年美國偵察機在海南島上空撞落中國軍機後被迫降扣留,美國右派已視中國為敵人;到了「九.一一慘劇」發生,美國極右政客建議政府可考慮攻擊的敵人已包括中國在內(主要是黎巴嫩、利比亞、利亞、伊拉克和伊朗),因為極右派懷疑中國支持拉登和協助侯賽因發展大殺傷力武器。若非美國捲入中亞和中東戰爭,美國也許早已開闢亞洲戰場;即使美國在伊拉克泥足深陷,主張在亞洲開闢第二戰線(second front)者亦大有人在。

  周三布殊談自由民主台灣時,雖然說他「無意以一種體制比較另一種體制,也未想到要中國大陸模仿台灣」,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布殊之真意在鼓勵「中國政治學台灣」;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資深院士(國家安全研究)布特(Max Boot)在極右派言論重鎮《旗幟周刊》(十月十日)上的長文〈新中國世紀的計劃〉,便鼓吹把中國「台灣化」(Taiwanize)對美國最有利,而其手法是通過對大陸廣播及網絡傳送文章進行「內部顛覆」(Internal Subversion,布特說他不想用這類搔不癢處的委婉詞如「促進民主」和「保障人權」)。布殊所說,便本此意,只差沒說出口而已。

泛論中、美關係.之一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