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ST's ADVANCES

Trying to get rid of surfing, wasted too much time, any suggestion?.......................... 七宗罪?............................... 1,没有原则的政治;2,不劳而获的财富;3,没有理智的享乐;4,没有特点的知识;5,没有道德的商业;6,没有人文关怀的科学;7,没有牺牲的崇拜。............................................. 虽然这是圣雄甘地说老印的.......

Tuesday, December 06, 2005

林行止 進口國集體採購 油價由買家決定

信報財經新聞
2005-12-02

林行止專欄



油價有升有降,是受氣候及政治因素所左右,若從供求上眼,長期而言仍要走回上升軌;法國投資銀行 lxis-CIB預測到了公元二○一五年,每桶原油售價將達三百八十元(美元.下同),這是一家有地位金融機構的研究部門多方推敲後的結論,惟亦不必看得太認真,因為預測結果在十年後,期間會發生什足以影響能源價格的事,根本無法準確估計,這等於說未來的油價(其實是所有的商品期貨)皆測不準。不過,在目前來說,不斷攀升的油價雖未創新高,卻在高水平徘徊,這種現實的確令用家非常困擾─困擾不僅僅在於消費者的能源開支大增,還在於能源進口國因此錄下了巨額外貿逆差,那些不致出現逆差的則是順差大幅下降……。

  油價何以會升完可以再升?這可分二個層次分析。表面的答案是石油的消費彈性低,其消耗量很難因為價格上升而作出相應調整。不過,骨子裏的理由是石油消費國是一盤散沙(fragmented),彼此生怕石油儲藏量不足,互出高價搶購,需求一旦高於供應,價格上升便屬必然;可是,石油出口國則攻守同盟,組織壟斷產銷及決定價格的卡特爾(Cartel),在市場機制下明目張膽地勾結,定出暴利的售價(萬一市價偏軟,即調節產量以扭轉之),由於團結對外,用油國只有乖乖任由魚肉!

  要怎樣才能打破這種對用家極不公平的僵局?迄今為止,答案似乎只是尋找代用能源和有效率(節省)用油,然而,這些方法知固不易做更難,而且投資龐大、效用存疑,因此搞了這多年─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後便全力進行─仍拿不出具體可觀的成績。在這種情形下,剛在芝大取得財務學博士的俄亥俄州立大學(現已轉至內華達州立大學)經濟學系助理教授Jayanta Sen,八月二十日在社科研究網絡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從買家卡特爾受惠─每桶油價二十元美國每年節省二千億〉的研究報告*,便大堪注意;作者建議「全世界用油國團結起來」,組成「石油進口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Importing Countries, OPIC),和壟斷石油產銷及定價的「石油出口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OPEC)對幹。OPEC其實只產銷全球百分之四十用油,它所以有定價權,原因是成員國同鼻孔出氣,眾志成城,世界油價便被它牽鼻子走。

  石油生產對大部分產油國是暴利生意,以石油蘊藏量最豐的沙地阿拉伯為例,在二○○○年,Faisal bin Turki王子罕有地透露該國每桶原油的生產成本為一元五角,較全球平均成本五元便宜數倍(加上深海鑽油的開採成本,據Sen的數字,在二○○四年每桶原油平均成本為十四元)。遠的且別說,僅從一九九八年至今,每桶原油價從十二元爬升至昨天的五十七元水平,美國在石油進口上的支出期內便由每年四百億增至約一千八百五十億!進口能源是造成美國龐大外貿逆差的主要成因,於茲可見。

  據進口量多寡衡量,目前世界十大石油進口國(地區)依次為美國、日本、中國、德國、南韓、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印度和台灣(這個小地方真不簡單,經濟發達耗油竟躋身十大),她們去年平均每日進口三千二百六十萬桶原油,幾乎等同OPEC油產的全部(即這十大石油進口地區消耗全球約四成石油產量);油價不斷上升的其中一個原因是這些地區大部分經濟旺盛(日本經濟今年第三季亦扭轉長期倒退錄得增長),其消耗能源穩步增長,等於向OPEC「進貢」的資金愈來愈多。

  問題是油價由OPEC「開會決定」而不是由市場買賣釐定,這對OPEC大為有利,盡在不言中;假如現在有人振臂疾呼,配合周密的部署,成立「石油買家卡特爾」即國際石油採購或批發集團,以根據生產(及開採)成本加「可觀」利潤的出價,比如每桶二十元向OPEC購油。如果只有一個買家,油市成為經濟學家所說的買家市場,價格由買家決定,這即是說,OPEC在價格上是不能不遷就的。OPIC購油後,根據各地需求分配原油,再由當地煉油廠及其他用油企業向各政府競投,假使平均成交價為五十元,其差額三十元便落入國庫而非OPEC之手。美國每日進口一千二百七十萬桶原油,Sen估計政府每年從石油再轉手上的收益達一千四百億(三十元乘一千二百七十萬桶乘三百六十五天),這筆錢可大派用場,不在話下,外貿逆差當然亦會因此大幅減縮!

  Sen指他的構想可以把石油產銷國家的暴利轉移至石油消耗國,而消耗國的個別(企業及個人)消費者則須視一己的情況用油,如果他們不知節省,繼續盡情燃燒能源,煉油廠便得出高價向當局競投石油,油價自然上升,消費者負擔增加,惟其與進口價格的差價,涓滴歸公!

  面對「買家卡特爾」的挑戰,壟斷市場近四十年的OPEC肯定會全力反撲,若使出停產禁運的殺手,便足以迫使OPIC無法運作,因為這意味沒有石油供應,世界經濟必然陷入大蕭條;Sen的應付辦法是OPIC分出部分利潤給OPEC,即使分出一半,用油國仍大有收穫;不過,對於用油國政府而言,他們也許還會運用政治和軍事影響力,迫使石油產銷國就範。OPEC牟取暴利多年,現在她們的石油工業大部分已收歸國有或正在藉調高稅率迫退外國石油公司(如委內瑞拉),意味西方大企業愈來愈難分享OPEC成員國的石油利益。這種形勢有利用油國組織採購石油集團。

  現在提出組織「用油國買油卡特爾」,聽起來似天方夜譚,但只要有人牽頭,大利所在,事不難成。集封建皇朝、民主國家和左傾社會主義國家近似烏合之國,尚能夠組成OPEC,何況意識形態差距沒這大的用油國(基本上均為市場經濟地區)。事實上,OPIC對用油國的經濟誘因實在太大,假設上舉二○一五年每桶油價三百八十元成為事實,在耗油量不變的情形下,美國一年的石油進口支出便達一萬六千億(中國的甚難估計,因為不久前一位能源部門退休高官公開指出中國對外國石油需求有限),除非屆時惡性通貨膨脹虐肆把美元購買力吃掉八八九九,不然油價開支會令美國和其他用油國吃不消!成立OPIC因此有實際需要。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