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吁吁爬天梯 皚皚白雪過聖山
2006.07.04 中國時報
白德華/青藏線隨車採訪報導
「現在進入高原區了,車上不能再抽菸啦!」,七月二日晚上七點,列車行駛經過青海省西寧市後,乘務員向大家高喊,高原缺氧,列車從此刻開始提供氧氣,高原體驗也自現在開始。
從蘭州到西寧,的確能明顯感受隨著海拔提高,身體出現的變化。任職電視台的阿東說,他一到西寧附近就開始氣喘,小賴說,明顯有頭昏現象。大陸電視台記者因前一晚有輕微感冒症狀,早早便躺下來休息,深怕隔日進入四、五千公尺高地,身體真撐不住。
昨晚,為了養精蓄銳,列車幾乎提早打烊,十點鐘一到,全車吹起熄燈號,只剩走道上的小燈隱隱發光。列車上的廣播說,從西寧起,一直到唐古拉山口,海拔會越來越高,從二八八○公尺一直到五○六八公尺,隨後往下降,一直降到拉薩的兩千五百公尺。列車就像行駛在世界屋脊的「過山車」,車上雖提供氧氣,讓乘客不致缺氧,免受太嚴重的高原反應,但由兩個車頭拉動的「過山車」,對所有媒體及乘客也是大考驗。
事實上,列車要求所有旅客提早打烊,也還有另一原因。因為,三日一早六點二十分,列車將駛進青藏鐵路的起點站─海拔二八二八公尺的格爾木。
知名崑崙山 一片光禿禿
一早抵達格爾木後,高原反應感染了每個人,每個下了列車的人,第一句話就是「有感覺嗎?」「感覺還好嘛,沒想像的嚴重」,中央台女記者說著,不過有經驗的新華社記者說,「通常下車待上兩個小時左右,高原反應才會出現。」
車行到格爾木車站,實際已抵達崑崙山腳下。歷史和武俠小說中赫赫有名的崑崙山脈,乍見之下光禿禿一片,很難令人想像,這是孕育湟中平原及整個大中華文明的初始地,反而給人一種窮山惡水景像。不過,數位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學生說,還是走公路好,因為青藏公路可直接往青海湖、鳥島近距離觀看,過崑崙山脈後又可直接上玉珠峰,「走列車線,只能遠遠地看,真沒勁兒!」
儘管如此,經過格爾木,納赤台,楚瑪爾河、五道梁,大地就像「天梯」一樣,一個階一個階的往上爬,越往上,空氣越稀薄,壓力越小,人體就越不適應。中午時分,列車員開始放發氧氣管,除了每個臥鋪牆上都有氧氣接孔外,走道的每道窗上方,也都有氧氣接孔。車行經過沱沱河時已越四千五百公尺,車上不少人都出現高原反應,多數是喘不過氣,胸悶,頭暈,站不住腳,因此,除非吃飯時間,多數人能躺就躺,已不敢做大動作的活動。
塑膠包須戳洞 否則爆炸
列車員拿了一包類似「乖乖」的食品示範,在四、五千公尺高山上,竟整個腫脹得像皮球,他建議所有類似的塑膠包都戳個洞,否則會「爆炸」。
從格爾木到唐古拉山五千公尺處,沿路都是純粹的顏色,白到雪白,青到藏青,藍到藏藍,令人驚艷。玉珠峰遠處,皚皚白雪覆蓋在青藏山巒的頂峰,令人有種遺世獨立的感覺。
更特別的是,由於這段地層都是凍土層,為了防護凍土解凍,列車四周防護措施確實相當仔細。從熱棒、遮陽棚、碎石波、礫石波到塊石波,可看得出青藏鐵路公司確實做了相當細緻的維護。
同時,野生犛牛、野騾及藏羚羊散布其間,藏人組成的「護路隊」不時在列車行進中,三三兩兩地進行維護,這對青藏線的安全還多少有幫助的。
下午一點多,列車通過唐古拉山站口,隨後經過托居、安多、那曲,海拔便一路往下降,直直降到兩千七千百公尺的拉薩。儘管如此,從昨天開始的高原症反應,今天明顯加重。中天電視台的東益自昨日起開始氣喘,今天已開始發高燒,隨行大陸官員迅速給了些退燒藥吃,中央社的妍君也明顯出現頭疼、胸悶現象,立即躺到床上插下鼻管吸氧,東南衛視的小葉也直喊著想吐。
下午三點多,列車經過號稱「聖山」的措那湖,純淨湖水把聖山的倒影反映的特別真實,十數隻山羊及三兩犛牛在湖邊喝水,錯落的飛鷹及草原,藏胞在沿線牧羊,渾然天成,確如人間仙境。只可惜,火車上東倒西歪的平地嬌客是無緣分享這份心情了。
四點半,列車停靠四千五百公尺的那曲,一下車站,清新的空氣很難令人想像,這裡高山含氧量僅平地五○%,不過,此時國台辦新聞局副局長李唯一也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刻正插著吸氧鼻管在車廂休息。李唯一已是第二次入藏,兩千年首次入藏時也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
晚上九點,列車緩緩進入拉薩站,四十八小時當中,無論是因為高原反應而煎熬,或是震懾於自然之美,或是感佩於人定勝天的工程,這段難忘的列車之旅終於是結束了。
白德華/青藏線隨車採訪報導
「現在進入高原區了,車上不能再抽菸啦!」,七月二日晚上七點,列車行駛經過青海省西寧市後,乘務員向大家高喊,高原缺氧,列車從此刻開始提供氧氣,高原體驗也自現在開始。
從蘭州到西寧,的確能明顯感受隨著海拔提高,身體出現的變化。任職電視台的阿東說,他一到西寧附近就開始氣喘,小賴說,明顯有頭昏現象。大陸電視台記者因前一晚有輕微感冒症狀,早早便躺下來休息,深怕隔日進入四、五千公尺高地,身體真撐不住。
昨晚,為了養精蓄銳,列車幾乎提早打烊,十點鐘一到,全車吹起熄燈號,只剩走道上的小燈隱隱發光。列車上的廣播說,從西寧起,一直到唐古拉山口,海拔會越來越高,從二八八○公尺一直到五○六八公尺,隨後往下降,一直降到拉薩的兩千五百公尺。列車就像行駛在世界屋脊的「過山車」,車上雖提供氧氣,讓乘客不致缺氧,免受太嚴重的高原反應,但由兩個車頭拉動的「過山車」,對所有媒體及乘客也是大考驗。
事實上,列車要求所有旅客提早打烊,也還有另一原因。因為,三日一早六點二十分,列車將駛進青藏鐵路的起點站─海拔二八二八公尺的格爾木。
知名崑崙山 一片光禿禿
一早抵達格爾木後,高原反應感染了每個人,每個下了列車的人,第一句話就是「有感覺嗎?」「感覺還好嘛,沒想像的嚴重」,中央台女記者說著,不過有經驗的新華社記者說,「通常下車待上兩個小時左右,高原反應才會出現。」
車行到格爾木車站,實際已抵達崑崙山腳下。歷史和武俠小說中赫赫有名的崑崙山脈,乍見之下光禿禿一片,很難令人想像,這是孕育湟中平原及整個大中華文明的初始地,反而給人一種窮山惡水景像。不過,數位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學生說,還是走公路好,因為青藏公路可直接往青海湖、鳥島近距離觀看,過崑崙山脈後又可直接上玉珠峰,「走列車線,只能遠遠地看,真沒勁兒!」
儘管如此,經過格爾木,納赤台,楚瑪爾河、五道梁,大地就像「天梯」一樣,一個階一個階的往上爬,越往上,空氣越稀薄,壓力越小,人體就越不適應。中午時分,列車員開始放發氧氣管,除了每個臥鋪牆上都有氧氣接孔外,走道的每道窗上方,也都有氧氣接孔。車行經過沱沱河時已越四千五百公尺,車上不少人都出現高原反應,多數是喘不過氣,胸悶,頭暈,站不住腳,因此,除非吃飯時間,多數人能躺就躺,已不敢做大動作的活動。
塑膠包須戳洞 否則爆炸
列車員拿了一包類似「乖乖」的食品示範,在四、五千公尺高山上,竟整個腫脹得像皮球,他建議所有類似的塑膠包都戳個洞,否則會「爆炸」。
從格爾木到唐古拉山五千公尺處,沿路都是純粹的顏色,白到雪白,青到藏青,藍到藏藍,令人驚艷。玉珠峰遠處,皚皚白雪覆蓋在青藏山巒的頂峰,令人有種遺世獨立的感覺。
更特別的是,由於這段地層都是凍土層,為了防護凍土解凍,列車四周防護措施確實相當仔細。從熱棒、遮陽棚、碎石波、礫石波到塊石波,可看得出青藏鐵路公司確實做了相當細緻的維護。
同時,野生犛牛、野騾及藏羚羊散布其間,藏人組成的「護路隊」不時在列車行進中,三三兩兩地進行維護,這對青藏線的安全還多少有幫助的。
下午一點多,列車通過唐古拉山站口,隨後經過托居、安多、那曲,海拔便一路往下降,直直降到兩千七千百公尺的拉薩。儘管如此,從昨天開始的高原症反應,今天明顯加重。中天電視台的東益自昨日起開始氣喘,今天已開始發高燒,隨行大陸官員迅速給了些退燒藥吃,中央社的妍君也明顯出現頭疼、胸悶現象,立即躺到床上插下鼻管吸氧,東南衛視的小葉也直喊著想吐。
下午三點多,列車經過號稱「聖山」的措那湖,純淨湖水把聖山的倒影反映的特別真實,十數隻山羊及三兩犛牛在湖邊喝水,錯落的飛鷹及草原,藏胞在沿線牧羊,渾然天成,確如人間仙境。只可惜,火車上東倒西歪的平地嬌客是無緣分享這份心情了。
四點半,列車停靠四千五百公尺的那曲,一下車站,清新的空氣很難令人想像,這裡高山含氧量僅平地五○%,不過,此時國台辦新聞局副局長李唯一也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刻正插著吸氧鼻管在車廂休息。李唯一已是第二次入藏,兩千年首次入藏時也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
晚上九點,列車緩緩進入拉薩站,四十八小時當中,無論是因為高原反應而煎熬,或是震懾於自然之美,或是感佩於人定勝天的工程,這段難忘的列車之旅終於是結束了。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