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濁水 對激進路線的疑慮
2006.02.06 中國時報
陳總統在三合一選舉民進黨挫敗,聲望低落之際,透過元旦演說訴求激進台灣主體意識路線,不求外部施政積效,但求動員激進陣營以及鞏固內部領導權威。這策略逼使三位黨主席候選人,不論兩岸或新憲公投議題上都成為跟隨者,重獲黨內主控權。
由於效果顯著,總統在春節除夕,重提新憲公報,並表示考慮廢國統綱領,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陳總統這些主張很明顯與二○○○年就職演說對中國的四不一沒承諾完全不同,按過去常例,北京一定有高度蠻橫,高分貝反應;但這次北京對台抨擊措詞並不特別凌厲,而有意採取讓陳總統更加難堪的方式因應:只是自己擺高姿態,由層級不高的官員回應台灣的國家元首,然後讓美日這兩個台灣的盟友用羞辱性的措詞對付台灣。無疑地,台灣的外交又一次地受傷了。
激進主義者的看法是,陳總統的作為全在實踐「法理台獨」。這看法值得檢討,因為就國內法而言,台灣人民已透過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完成自我統治,法理台獨已被實踐,不待制憲公投;就國際法而言,法理台獨與否也不在制憲公投,而在國際承認(如加拿大),要得到國際承認,唯有交朋友,如今朋友如都得罪光了,恐怕愈無法獲得國際承認而距法理台獨愈遠。以正名一事來說,過去台灣低調而為,而所有在美的外貿協會全正名為台灣外貿協會,如今不顧美政府,敲纙打鼓而為,固有激勵國內士氣,獲得擁戴的效果,但美國已明白表示將對我多所限制。
政府向美的解釋是,如不這樣做,台灣內部過度傾中的態勢無法遏阻。確實,在反分裂法通過後,由於社會接受朝野共同的誤解──戰爭迫在眉睫,藍軍領袖史無前例地以「求和平」為名遊走於兩岸,而社會聲望陡昇。但這與其說是台灣社會中台灣主體意識已流失,不如說在誤信戰爭迫在眼前的政治宣傳後,社會在台灣主體意識之外要求兼顧兩岸和平所致。
目前中國固然繼續累積攻台實力,但也充分瞭解在可見的未來,其國內外局勢都不容許採取武力犯台行為。因此更有謀略地推出層出不窮的對台務實細緻的新統戰,做為當前對台政策主軸。以對陳總統的元旦和除夕講話處理來說,就是如此:台灣刺激他,熊貓、包機直航……一樣樣都照作。然後叫美日作裁判。充分達到分化台灣國際友誼的效果。
這做法也達到分化台灣內部的效果。中國每丟一樣統戰禮物,台灣內部就對立一陣,如水果零關稅就是例子;這還降低台灣人民對其敵意,甚至造成拉攏的效果:台灣那麼凶,他卻那麼「善意」,於是他對台灣部署的飛彈雖持續增加,但半年來,台灣的民調卻顯示認為中國對台有敵意的一直維持在多年來的低檔。不只如此,當朝野吵成一團時,他有時還故做公平,扮和事佬──一副台灣朝野高高在上的長者的態勢,如水果事件中,對政府由外貿協會、藍軍由省農會為兩岸對談機關,兩主張都不偏袒,說兩個一起來,有時面子甚至還故意做給政府,如去年包機,就在藍軍還狀況不明時就和台灣官方談好;至於熊貓強調給台灣人民而不是單給連戰就不在話下了。
更複雜的是,他選擇性地給「善意」。對台灣政府要求的觀光、貨運包機等有意杯葛,對政府時而善意,時而杯葛,以建立主動的地位,並降低台灣政府的權威。
對北京多層次的細緻操作,陳總統以簡單的激進路線以應,恐怕不容易討到便宜,尤其在藍軍不知不覺的配合下和政府對立時,政局大亂,激進派雖被總統有效收編了,但中間人士恐怕進一步地疏離,於是政府和民進黨的社會基礎恐怕就隨總統對內權力的強化而弱化了。所以目前從國內外的效果來看,總統的作法既不利於和中國的競爭,也不利於和在野黨的競爭,當然也無關「歷史留名」──恐怕只有利於黨內的競爭!
但最後,當在美壓力下以致不得不收回廢國統綱領的主張時,對內群眾由過度興奮逆轉到過度沮喪,總統的權威終不免最後受損。
台灣主體意識是台灣最寶貴資產,因此要好好累積其能量,也要有戰略地量力度時而善用。其所以在總統初當選,聲勢如日中天時,我極力反對總統為鞏固對外權力打壓台獨的「四不一沒有」主張,如今民進黨、總統處弱勢,我雖反對四不一沒有初衷未變,但認為現在應是細心磨劍,累積資源的時候,不應為對內鞏固而任意出鞘,要把過去未能實踐的激進方案全套完成,否則寶劍未利而先傷,台灣最寶貴資源主體意識受損傷害很大。(作者為民進黨籍立法委員)
陳總統在三合一選舉民進黨挫敗,聲望低落之際,透過元旦演說訴求激進台灣主體意識路線,不求外部施政積效,但求動員激進陣營以及鞏固內部領導權威。這策略逼使三位黨主席候選人,不論兩岸或新憲公投議題上都成為跟隨者,重獲黨內主控權。
由於效果顯著,總統在春節除夕,重提新憲公報,並表示考慮廢國統綱領,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陳總統這些主張很明顯與二○○○年就職演說對中國的四不一沒承諾完全不同,按過去常例,北京一定有高度蠻橫,高分貝反應;但這次北京對台抨擊措詞並不特別凌厲,而有意採取讓陳總統更加難堪的方式因應:只是自己擺高姿態,由層級不高的官員回應台灣的國家元首,然後讓美日這兩個台灣的盟友用羞辱性的措詞對付台灣。無疑地,台灣的外交又一次地受傷了。
激進主義者的看法是,陳總統的作為全在實踐「法理台獨」。這看法值得檢討,因為就國內法而言,台灣人民已透過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完成自我統治,法理台獨已被實踐,不待制憲公投;就國際法而言,法理台獨與否也不在制憲公投,而在國際承認(如加拿大),要得到國際承認,唯有交朋友,如今朋友如都得罪光了,恐怕愈無法獲得國際承認而距法理台獨愈遠。以正名一事來說,過去台灣低調而為,而所有在美的外貿協會全正名為台灣外貿協會,如今不顧美政府,敲纙打鼓而為,固有激勵國內士氣,獲得擁戴的效果,但美國已明白表示將對我多所限制。
政府向美的解釋是,如不這樣做,台灣內部過度傾中的態勢無法遏阻。確實,在反分裂法通過後,由於社會接受朝野共同的誤解──戰爭迫在眉睫,藍軍領袖史無前例地以「求和平」為名遊走於兩岸,而社會聲望陡昇。但這與其說是台灣社會中台灣主體意識已流失,不如說在誤信戰爭迫在眼前的政治宣傳後,社會在台灣主體意識之外要求兼顧兩岸和平所致。
目前中國固然繼續累積攻台實力,但也充分瞭解在可見的未來,其國內外局勢都不容許採取武力犯台行為。因此更有謀略地推出層出不窮的對台務實細緻的新統戰,做為當前對台政策主軸。以對陳總統的元旦和除夕講話處理來說,就是如此:台灣刺激他,熊貓、包機直航……一樣樣都照作。然後叫美日作裁判。充分達到分化台灣國際友誼的效果。
這做法也達到分化台灣內部的效果。中國每丟一樣統戰禮物,台灣內部就對立一陣,如水果零關稅就是例子;這還降低台灣人民對其敵意,甚至造成拉攏的效果:台灣那麼凶,他卻那麼「善意」,於是他對台灣部署的飛彈雖持續增加,但半年來,台灣的民調卻顯示認為中國對台有敵意的一直維持在多年來的低檔。不只如此,當朝野吵成一團時,他有時還故做公平,扮和事佬──一副台灣朝野高高在上的長者的態勢,如水果事件中,對政府由外貿協會、藍軍由省農會為兩岸對談機關,兩主張都不偏袒,說兩個一起來,有時面子甚至還故意做給政府,如去年包機,就在藍軍還狀況不明時就和台灣官方談好;至於熊貓強調給台灣人民而不是單給連戰就不在話下了。
更複雜的是,他選擇性地給「善意」。對台灣政府要求的觀光、貨運包機等有意杯葛,對政府時而善意,時而杯葛,以建立主動的地位,並降低台灣政府的權威。
對北京多層次的細緻操作,陳總統以簡單的激進路線以應,恐怕不容易討到便宜,尤其在藍軍不知不覺的配合下和政府對立時,政局大亂,激進派雖被總統有效收編了,但中間人士恐怕進一步地疏離,於是政府和民進黨的社會基礎恐怕就隨總統對內權力的強化而弱化了。所以目前從國內外的效果來看,總統的作法既不利於和中國的競爭,也不利於和在野黨的競爭,當然也無關「歷史留名」──恐怕只有利於黨內的競爭!
但最後,當在美壓力下以致不得不收回廢國統綱領的主張時,對內群眾由過度興奮逆轉到過度沮喪,總統的權威終不免最後受損。
台灣主體意識是台灣最寶貴資產,因此要好好累積其能量,也要有戰略地量力度時而善用。其所以在總統初當選,聲勢如日中天時,我極力反對總統為鞏固對外權力打壓台獨的「四不一沒有」主張,如今民進黨、總統處弱勢,我雖反對四不一沒有初衷未變,但認為現在應是細心磨劍,累積資源的時候,不應為對內鞏固而任意出鞘,要把過去未能實踐的激進方案全套完成,否則寶劍未利而先傷,台灣最寶貴資源主體意識受損傷害很大。(作者為民進黨籍立法委員)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