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ST's ADVANCES

Trying to get rid of surfing, wasted too much time, any suggestion?.......................... 七宗罪?............................... 1,没有原则的政治;2,不劳而获的财富;3,没有理智的享乐;4,没有特点的知识;5,没有道德的商业;6,没有人文关怀的科学;7,没有牺牲的崇拜。............................................. 虽然这是圣雄甘地说老印的.......

Thursday, December 22, 2005

林行止 敷衍充完善 指點近違規

信報財經新聞 2005-12-20 林行止專欄
一、  反世貿的南韓農民持續六天在香港街頭抗爭,影響了示威區域居民的生活秩序及商戶營生,然而大會過後,一切回復常態,日來與警方激烈對抗的場面,並無傷及香港社會元氣。

  為了政制發展的爭拗,香港近月的群眾活動與「上層結構」的一些大小動作,卻與北京殷殷期許的「和諧社會」背道而馳。

  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昨天公布政改第五號報告的「珍藏版」─完善方案。扼要地說,所謂完善方案,就是分階段遞減委任區議員的數目;可是,從逐步減少到全面取消,前後需時十年,換句話說,香港要到二○一六年才沒有委任區議員。這樣子的政治工程,進度之慢,令人臉紅。

  民意代表紛紛就全面普選行政長官及立法會議員提出強烈的要求,號召了數以萬計市民於十二月四日走上街頭,目的無非希望政府為普選行政長官及立法會議員定出時間表及路線圖;可是許司長的完善方案竟然只是提出調整區議會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以這樣的「最終版本」回應泛民主派議員及示威者的訴求,若無故意挑釁民意之心,便是昧於民情的、徹底的「反高潮」。大部分泛民主派議員不為所動,不會改變初衷,繼續反對政改五號報告,也就不足為奇了。

  雖然特區政府不斷發出普選時間表與支持五號政改方案沒有矛盾、可以同時進行的訊息,但是,區區區議會議員的委任制也要等到從明年起計的十年後才完全取締,關乎行政長官及立法會議員的雙普選,豈非更加遙遙無期?對此,要求盡快貫徹雙普選的市民,怎會不生反感。

  被西方傳媒戴上「香港良心」桂冠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繼一二.四遊行示威以後,昨天又以高姿態召開記者招待會,敦促行政長官向中央爭取雙普選的落實時間,她的公開言論顯然是站在「政府的對立面」,以香港的官場習慣,退休官員公開與政府唱反調,實在是前所未見。陳女士現身一二.四遊行,影響深廣,對退休和現役公務員的震撼尤深,坊間因而有一些諸如退休公僕組黨、現役公僕不滿政改方案的傳聞。雖說謠言止於智者,惟處於因政改而瀕臨與民意決裂、與民意代表意見兩極化的情況,令人感到香港內部正面臨亂作一團的危局。群眾遊行之後,政府發動了一次史無前例的行政會議成員及行政長官以下的問責高官齊齊街頭簽名支持政改方案、以示領導層團結一致、對政改支持度不因陳太表態而有所動搖的鬧劇。說是鬧劇,因為實在滕笑四方,政府炮製的方案,然後由主導政策的「顧問」及官員簽名支持,自己捧自己的場面不僅可笑,同時亦反映了陳太遊行後政府內部的確存在意見分歧的暗湧,最高當局因此才要各人出來「明志」!

  自由黨和民建聯分別發起支持第五號政改方案的簽名運動,據說是要收集五十萬市民的簽名,可是,這有什實際意義?答案是無聊,因為代表這些民意的政客,包括行政會議全體成員及部分聲稱會投贊成票的立法會議員,早已表態支持政府,這即是說,簽名運動並不會令政府有更多的支持票。大家不可忘記的是,反對政府方案的議員亦有民意支持,而且不是簽名那末簡單而是上街示威。

二、
  陳方安生大概不是證券市場常客(也許根本不涉足股市),如果她是投資者,便該常有斬獲,因為股市買賣的第一取勝之道是準確拿捏時機,陳太在這方面確有過人之能。一二.四現身遊行隊伍,鋒頭無兩,不憤者甚且說她「騎劫民意」,正因為看準時機出擊,她的遊行才會產生爆炸性效應。昨天陳太在許司長公告完善方案前主動召見記者,那在時機上,亦是無懈可擊。她公開質疑行政長官在本周三表決政改方案的決定,要求曾先生公開承諾港人會向中央建議不遲於二○一二年落實雙普選。作為前朝高官和董建華政府的「高層」,陳方安生認為政改方案的表決不用太匆忙,因為她看出政府若強行立法,不但不可能通過,更會造成民意對決、社會分裂;由於曾經是曾特首的長期老上司,她對其為人處事該不乏認識;看來她是感到曾氏從來未有就普選的部署向中央提過任何具體的建議,否則她是不會作出這樣的公開呼籲。

  陳方安生退休後並沒有和她眾多舊下屬一樣進入商場開創第二事業,算是安分,可是如此高調並一而再地介入現實政治,以香港而言,實屬罕見。陳太昨天表示既無意組黨或加入任何政黨,亦無競逐行政長官的雄心,這當然是受「時不我予」的限制,若年齡不是問題,主張「愈快進行普選愈好」的陳太,又豈無接受北京背書重操舊業的衝動與使命?

  英治時期,大部分殖民地官員進退有度,退休後回老家「刨薯仔」(退休金請不起家傭只有自己動手做家務)便絕不過問香港政事,使當政者有因應現實自由發揮管治才能的空間;回歸後的客觀環境徹底改變,退休官員的老家便在香港,他們即使不問政事,其言行亦有一定影響力,像陳方安生般站在忠誠反對的立場主動出擊,當政者便煩不勝煩……。

  在講求私利的資本主義社會,超越從政年齡的陳方安生「拋頭露臉」,不辭勞苦地參加遊行、開記者會指點香江,目的當然不是專門利人毫不利己,而是為了高舉其「香港良心」的形象,力爭其為香港人精神領袖的地位於不墮。這對目前亂紛紛的香港社會,不一定是壞事,但肯定不是好事。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