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ST's ADVANCES

Trying to get rid of surfing, wasted too much time, any suggestion?.......................... 七宗罪?............................... 1,没有原则的政治;2,不劳而获的财富;3,没有理智的享乐;4,没有特点的知识;5,没有道德的商业;6,没有人文关怀的科学;7,没有牺牲的崇拜。............................................. 虽然这是圣雄甘地说老印的.......

Monday, December 19, 2005

林行止 大廚「木」盆洗手 阿布衣滋味不再?

信報財經新聞 2005-12-16 林行止專欄

一、
  二○○四年九月「阿布衣味之旅」系列發表後(收在《餘暉夕照》一書),引起不少讀者的興趣,慫恿筆者再「組團」前往一食的友人亦數不在少;可是,一來今年實在排不出時間,二來重複食譜吃不出驚奇(○四年九月中旬阿布衣來電郵說某晚有四個「空位」,筆者夫婦與「食友」商量後婉卻之),筆者實在認為阿布衣同一餐單的菜式不宜多試,即使翌年再往,恐亦因食譜「差不多」而敗了食興。不過,現在才知道,這只是筆者一廂情願的想法,據十二月號《旅行家》月刊(Conde Nast Traveller)的特寫,阿布衣今年根本不接受新「訂單」,那位有「廚房裏的達里」(The Salvador Dali of the Kitchen)稱號的主廚阿德里亞(Ferran Adria, 1962-)已萌退意,○五年那八千份餐(每份三十多道菜,服務八千客人)全部分配給過去四年不知有多少人的「向隅者」—○一至○四年間,阿布衣接到六十多萬份要求訂座的傳真、電郵和信件,由於座位有限,失望者以十萬計,○五年不接新「訂單」,而從舊「訂單」中選出八千客人,本於滿足捧場客之意,可是,八千人不過是六十多萬的「零頭」,「失望者仍以十萬計」。和過往仍有望於明年或稍後可能被「抽中」不同,今年不能「入圍」今後便可能永無機會,因為阿德里亞剛宣布「木」盆洗手,他決定○六年十月至○八年三月放大假(sabbatical),期內遠離飲食界潛心非商業性廚藝研究;至於○八年四月後阿布衣會變成什樣子,連他自己亦不知道。自從一九八四年出掌阿布衣廚政之後,二十年來,阿德里亞一共創造、設計、改良了一千五百多項菜式(它們都紀錄在圖文並茂的《阿布衣歷年菜譜》〔分八三—九三、九四—九七、九八—○二及○三—○四年共四卷〕之中),他沒有說江郎才盡,但《旅行家》的作者說阿德里亞已露疲倦之態,無復數年前意氣風發顯露出創意勃發的神采!

  阿布衣五十年代末於加塔隆尼亞的Cala Mantjor灣開業,本為一普通「扒房」;阿德里亞加盟後,期初循規蹈矩,奉法國烹調鼻祖艾斯哥菲爾的《現代廚藝大全》為聖經,只做些模仿、改良前人菜譜的工作,八十年代後期受「廚藝為創造性工作」的啟發,開始有所突破,菜式年年推陳出新,九三年被歷史比米芝林悠久、亦是為餐廳評等的始作俑者法國GaultMillan看中,向食家推薦,為第一家非法國餐廳獲此「殊榮」(得十九分,二十分滿分;本報一位作者的太太為這家組織的「試食員」;GaultMillan雖因多次轉手及管理失誤而權威性遠遜米芝林,唯餘威猶存,○三年二月下旬法國名廚Bernard Loiseau因其餐廳被扣二分〔從十九分降至十七分〕而自殺—但米芝林信徒堅信大廚的自殺,是他已獲知米芝林將把其三星降至一星所致),一九九七年阿布衣獲米芝林三星,首屈一指的法國大廚、港人熟悉的羅布崇宣稱「我的接班人不在法國而在西班牙的Cala Mantjoi灣」!自此之後,阿布衣便成為世界食家必欲一試的名店。

二、
  阿布衣餐廳全年(四月至九月)滿座,其門如市,以其為名的還有出版社、巴塞隆拿的「實驗室」elBullitaller、星餐廳(在馬德里的La Terraza del Casino)及巴塞隆拿的Hacienda Benazuza),阿德里亞本人還當餐飲顧問,食品公司用他的名字生產即食食品(包括朱古力和炸薯片),可是,所有這一切,他本人都沒有股份,這意味阿德里亞作為大股東的阿布衣,經濟得益有限。試想每年開業六個月,一年堅持限量做八千份套餐,每天用六十五名員工服侍五十名食客,而且收費在米芝林星級店算是偏低(筆者去的時候每客收一百四十歐羅,稍後劉健威兄在他的專欄透露他光顧時已是一百五十歐羅),結果是生意興隆;但餐廳主人所得甚微—有食評家甚且估計阿布衣有輕微虧損—這種大紅大紫而沒什經濟效益的情況,對大部分讀者說來,有點不可思議;更令對不動產有奇嗜的香港人覺得難以相信的是,阿德里亞四十歲那年(二○○二年)和長期女友結婚並有生以來第一次置業,在巴塞隆拿購買一層約二千多方呎的住宅!如果阿德里亞和他的阿布衣拍檔蘇拉「商業化」一點,他早有條件「金」盆洗手。

  曾為米芝林星級廚師、現為倫敦《每日電訊》食經專欄作者的霍京遜(S. HopKinson),過去十年四訪阿布衣(據說是去阿布衣次數最多的英國人),今年再度光顧後,為文指出○五年度阿布衣的菜式已走下坡,因為阿德里亞的創新已無復過往令食客驚豔、想不出是怎樣烹調的光采與神秘感,他認為二○○四年的阿布衣處於巔峰(非常「幸運」,夫婦與友人這一年初訪阿布衣),此後開始創意不繼,因為想像得出的技術和戲劇性效果已不能令老主顧雀躍!

  開一代風氣的廚藝家阿德里亞宣布未來二年「遠離廚房」,阿布衣將繼續由蘇拉和他的門徒主持,但只提供舊菜式,至於○八年後他會否重出江湖?能否再上層樓令食客有意外之喜?現在什都說不準。

三、
  阿德里亞急流勇退,並沒有什微言大義,因為中年進修,在商界並非罕例;其不趁黃金時期發一筆財作為退休之資的態度,亦非西班牙人的民族特性。不過,他四十三歲可能感到「技窮」便「退休」,足以顯示其追求廚藝之心比賺錢更熱切。

  在追求金錢上,阿德里亞和不少日本廚師相似,日本東京的麤皮牛扒店、京都的大市水魚店以至記不起那多只有十個八個座位的「私房菜」,俱各有特色,且亦要一早訂座;它們有的已有三百餘年歷史,有的世代相傳了不少日子,就是不肯開枝散葉,沒有充分利用名牌效應創造財富的打算。它們的主人很享受食客的欣賞、很感謝食客的光顧、很滿足於不算豐厚的收入(天天滿座亦不會發達),他們有的是一家人、夫妻、父子、母女(京都一家懷石「私房菜」的女店東正為代女兒覓一位願意接掌廚務的快婿而「發愁」)共同經營,他們忠於所業,為祖傳的廚藝而自豪。不過,日本廚藝精細清淡雅樸可口,但少創新突破,正是他們因循守舊滿足於現實,因此缺乏阿德里亞這樣力求日新又新的進取精神所致。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