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靖华:做有用的“好科学”
我这个人变成一个科学的骗子,骗老百姓钱,做出的结果是帮助自己的虚荣,我薪水又增加,又得奖,又选院士...
许靖华:做有用的“好科学”
央视国际 (2003年11月27日 13:41)
CCTV.com消息(东方之子):
主持人:在一个诺贝尔奖没有涉及的学科领域——地质学界,有一位世界著名的华裔科学家,他的名字叫许靖华。1984年许靖华荣获地质学界相当于诺贝尔奖的乌拉斯坦勋章,2001年他又荣获美国地质学会的大奖彭罗斯地质奖,他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非白种人。从事科学工作半个世纪,许靖华在地质学、海洋学、地球物理学和环境学等许多科学领域都卓有建树,许靖华对科学有着独特的理解,他认为科学不但有对错之分,还有好坏之分。
他曾经获过地质界的国际最高奖,有人说他是狂妄的天才,也有人说他是孤独的斗士,年轻时他曾为虚名苦恼,到退休他却幡然醒悟,要把自己的晚年献给有用的科学。
今日东方之子:
许靖华,74岁,瑞士籍地质学家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1978年任国际沉积学协会会长
1980年任国际海洋地质学委员会主席
1984年荣获了伦敦地质学会乌拉斯坦勋章
1988年任联合国海底核废料处理研究小组专家
2001年荣获美国地质学会彭罗斯地质奖
昆明滇池边
许靖华:现在你的PH值(酸碱度)是多少?
实验人员:现在(两边)差别不是太大,这边稍微掉一点。
许靖华:这边掉多少了?
实验人员:这边掉了0.3左右。
这里是昆明滇池,2003年秋天许靖华来到这里察看他发明的治理滇池污染的实验进展。利用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杀死引起水污染的蓝藻,再利用水转换器彻底过滤污染水,是许靖华退休后多项新发明中的一项。
许靖华:科学家不应该去拿项目,而是帮我们社会解决问题。我反对科研就是没有思想地去乱做,应该有点思想,也不一定科研马上可以看到它有这个结论。科学有两种:“好科学”跟“坏科学”,“好科学”总是有用的,“坏科学”总是没有用的。
昆明滇池边
许靖华: 这个地方是酸化池是吧 ,第二个池以后就变成滤池了,第三个池就是以后中间的脏水,就要给干净水推走了,推走以后,这样像个肠子一样的,现在是25米,然后25米,然后再25米,你可能一公里就这样推了。
做有用的好科学是许靖华现在从事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动力。许靖华认为好科学有用在于它能解决实际难题,而很多难题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许靖华:很多人现在做科学就不愿意问这个问题。我讲蓝藻吧,他们花了70亿人民币,这个比开始治理的时候还要糟糕,主要的问题就是他们不问问题。我前天在一个中学里,他们请我去,我就说什么问题都可以问,一个十二三岁的初中一年级的小孩问我,他说:许先生,我们不太了解,为什么蓝藻在滇池里总要长?把它拿出来以后明年又要长。我说这个问题应该是科学家问的,但是十二三岁的小孩问这个问题是最好的问题。怎么可能二氧化碳把蓝藻给杀死,我说喝水也是人的必需,但是喝得太多人就会淹死,所以二氧化碳太多的时候,蓝藻也会被杀死的。所以这个要了解得彻底,不要一知半解。
当一名科学家是许靖华从小的理想。1929年许靖华出生在南京,年仅15岁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的南京中央大学,后留学美国,年仅24岁就获得地质学博士学位。1963年34岁的许靖华开始研究位于美国加州的圣弗兰西斯科混杂岩,获得了震惊地质界的重大发现,此后的三十多年,许靖华涉猎了众多的学科领域,继续提出了许多令同行耳目一新的挑战传统的新见解,1970年他提出了“地中海原来是一片荒漠”的惊人发现,八十年代他又抛出彗星撞击地球引起恐龙大灭绝的理论,一时轰动国际学术界。他为这两个发现撰写的科普著作至今畅销。然而许靖华现在认为:这两个从耗资庞大的科学项目中获得的发现并不是好科学。
许靖华:我当时做的事情是非常成功。我每年拿到的科研经费是一百万美金以上,我加入一个深海钻井项目,这个项目可能做到十亿美金。这个钱要的是很多,然后我做出的结果,例如有《古海荒漠》、《大灭绝》,这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地中海蒸干不蒸干对他有什么关系?大灭绝、恐龙怎么死的对他有什么关系?我这个人变成一个科学的骗子,骗老百姓钱,做出的结果是帮助自己的虚荣,我薪水又增加,又得奖,又选院士,对我是非常好,所以这个原因,我在退休的时候,我开始写自传,我讲这一段我是虚荣。但是后来我觉得我了解的科学可以为人民服务,所以这十年来,我申请了16项专利,这个专利主要是:有金属资源,有石油资源,最近就是做水资源工作。
南京大学大教室
许靖华:今天的演讲题目《太湖的防治》。我说防已经防不了了,这个环境已经崩溃了,不能在防到这个样子,主要的是治。
从昆明考察回来,许靖华又马不停蹄来到母校南京大学和师生们探讨他的有关节水治污的新发明。许靖华向同学们强调要做好的科学,就必须打好广博的知识根底,这样他才可能从种种别人想像不到的因素和联系中发现和寻找科学的真相与真理,从而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许靖华:科学一定需要以广泛的知识。全世界的造山带,除了南极洲以外,我全看过。你假如是要解决问题,你可以看到有很多人在你以前有不同的看法了,但是假如你的知识广泛,你可以说这个学说是错的,第二个学说是错的,第三个学说也是错的,第四个学说也是错的,那么你就要找有没有第五个学说是对的,如果没有,那你就要找第六个学说来信赖。要做侦探的工作,你像福尔摩斯,他就说你把所有的嫌疑犯来研究一下,然后证明他不是嫌疑的人,把他放走。剩下的一个,好像这个不可能的,一定是一个嫌疑犯,所以这个是做科学的精神。
1994年,已经六十五岁的许靖华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退休,他开始反思自己一生的科学工作,他认为自己一生追寻科学的理想,却不知不觉中做了很多的坏科学,他为自己前四十年浪费了太多精力去做各种无用的科研项目感到痛心,他决定回到中国把退休后的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发明创造中去。
许靖华:我们不是为名为利,为钱去。我们等于是为老天做的,为自己良心做的,我就是做不出来,我的这些专利到了五十年以后,肯定会有人去用的。
主持人: “孤独与追寻”是许靖华为自传所取的书名。许靖华每一次挑战传统、别出心裁的科学研究思路都曾引起学术界的广泛的争议,他很孤独,但他没有人云亦云,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见解,他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他晚年思想的转变还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他放弃虚名,转而追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用的科学,他认为这是真正的好科学,许靖华终于为自己的科学理想找到了最后的归宿。
许靖华:做有用的“好科学”
央视国际 (2003年11月27日 13:41)
CCTV.com消息(东方之子):
主持人:在一个诺贝尔奖没有涉及的学科领域——地质学界,有一位世界著名的华裔科学家,他的名字叫许靖华。1984年许靖华荣获地质学界相当于诺贝尔奖的乌拉斯坦勋章,2001年他又荣获美国地质学会的大奖彭罗斯地质奖,他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非白种人。从事科学工作半个世纪,许靖华在地质学、海洋学、地球物理学和环境学等许多科学领域都卓有建树,许靖华对科学有着独特的理解,他认为科学不但有对错之分,还有好坏之分。
他曾经获过地质界的国际最高奖,有人说他是狂妄的天才,也有人说他是孤独的斗士,年轻时他曾为虚名苦恼,到退休他却幡然醒悟,要把自己的晚年献给有用的科学。
今日东方之子:
许靖华,74岁,瑞士籍地质学家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1978年任国际沉积学协会会长
1980年任国际海洋地质学委员会主席
1984年荣获了伦敦地质学会乌拉斯坦勋章
1988年任联合国海底核废料处理研究小组专家
2001年荣获美国地质学会彭罗斯地质奖
昆明滇池边
许靖华:现在你的PH值(酸碱度)是多少?
实验人员:现在(两边)差别不是太大,这边稍微掉一点。
许靖华:这边掉多少了?
实验人员:这边掉了0.3左右。
这里是昆明滇池,2003年秋天许靖华来到这里察看他发明的治理滇池污染的实验进展。利用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杀死引起水污染的蓝藻,再利用水转换器彻底过滤污染水,是许靖华退休后多项新发明中的一项。
许靖华:科学家不应该去拿项目,而是帮我们社会解决问题。我反对科研就是没有思想地去乱做,应该有点思想,也不一定科研马上可以看到它有这个结论。科学有两种:“好科学”跟“坏科学”,“好科学”总是有用的,“坏科学”总是没有用的。
昆明滇池边
许靖华: 这个地方是酸化池是吧 ,第二个池以后就变成滤池了,第三个池就是以后中间的脏水,就要给干净水推走了,推走以后,这样像个肠子一样的,现在是25米,然后25米,然后再25米,你可能一公里就这样推了。
做有用的好科学是许靖华现在从事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动力。许靖华认为好科学有用在于它能解决实际难题,而很多难题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许靖华:很多人现在做科学就不愿意问这个问题。我讲蓝藻吧,他们花了70亿人民币,这个比开始治理的时候还要糟糕,主要的问题就是他们不问问题。我前天在一个中学里,他们请我去,我就说什么问题都可以问,一个十二三岁的初中一年级的小孩问我,他说:许先生,我们不太了解,为什么蓝藻在滇池里总要长?把它拿出来以后明年又要长。我说这个问题应该是科学家问的,但是十二三岁的小孩问这个问题是最好的问题。怎么可能二氧化碳把蓝藻给杀死,我说喝水也是人的必需,但是喝得太多人就会淹死,所以二氧化碳太多的时候,蓝藻也会被杀死的。所以这个要了解得彻底,不要一知半解。
当一名科学家是许靖华从小的理想。1929年许靖华出生在南京,年仅15岁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的南京中央大学,后留学美国,年仅24岁就获得地质学博士学位。1963年34岁的许靖华开始研究位于美国加州的圣弗兰西斯科混杂岩,获得了震惊地质界的重大发现,此后的三十多年,许靖华涉猎了众多的学科领域,继续提出了许多令同行耳目一新的挑战传统的新见解,1970年他提出了“地中海原来是一片荒漠”的惊人发现,八十年代他又抛出彗星撞击地球引起恐龙大灭绝的理论,一时轰动国际学术界。他为这两个发现撰写的科普著作至今畅销。然而许靖华现在认为:这两个从耗资庞大的科学项目中获得的发现并不是好科学。
许靖华:我当时做的事情是非常成功。我每年拿到的科研经费是一百万美金以上,我加入一个深海钻井项目,这个项目可能做到十亿美金。这个钱要的是很多,然后我做出的结果,例如有《古海荒漠》、《大灭绝》,这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地中海蒸干不蒸干对他有什么关系?大灭绝、恐龙怎么死的对他有什么关系?我这个人变成一个科学的骗子,骗老百姓钱,做出的结果是帮助自己的虚荣,我薪水又增加,又得奖,又选院士,对我是非常好,所以这个原因,我在退休的时候,我开始写自传,我讲这一段我是虚荣。但是后来我觉得我了解的科学可以为人民服务,所以这十年来,我申请了16项专利,这个专利主要是:有金属资源,有石油资源,最近就是做水资源工作。
南京大学大教室
许靖华:今天的演讲题目《太湖的防治》。我说防已经防不了了,这个环境已经崩溃了,不能在防到这个样子,主要的是治。
从昆明考察回来,许靖华又马不停蹄来到母校南京大学和师生们探讨他的有关节水治污的新发明。许靖华向同学们强调要做好的科学,就必须打好广博的知识根底,这样他才可能从种种别人想像不到的因素和联系中发现和寻找科学的真相与真理,从而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许靖华:科学一定需要以广泛的知识。全世界的造山带,除了南极洲以外,我全看过。你假如是要解决问题,你可以看到有很多人在你以前有不同的看法了,但是假如你的知识广泛,你可以说这个学说是错的,第二个学说是错的,第三个学说也是错的,第四个学说也是错的,那么你就要找有没有第五个学说是对的,如果没有,那你就要找第六个学说来信赖。要做侦探的工作,你像福尔摩斯,他就说你把所有的嫌疑犯来研究一下,然后证明他不是嫌疑的人,把他放走。剩下的一个,好像这个不可能的,一定是一个嫌疑犯,所以这个是做科学的精神。
1994年,已经六十五岁的许靖华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退休,他开始反思自己一生的科学工作,他认为自己一生追寻科学的理想,却不知不觉中做了很多的坏科学,他为自己前四十年浪费了太多精力去做各种无用的科研项目感到痛心,他决定回到中国把退休后的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发明创造中去。
许靖华:我们不是为名为利,为钱去。我们等于是为老天做的,为自己良心做的,我就是做不出来,我的这些专利到了五十年以后,肯定会有人去用的。
主持人: “孤独与追寻”是许靖华为自传所取的书名。许靖华每一次挑战传统、别出心裁的科学研究思路都曾引起学术界的广泛的争议,他很孤独,但他没有人云亦云,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见解,他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他晚年思想的转变还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他放弃虚名,转而追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用的科学,他认为这是真正的好科学,许靖华终于为自己的科学理想找到了最后的归宿。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