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置业公司?
有了三坊七巷 福州城就会有灵魂-图
在刚刚结束的福州市第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福建华融集团总裁蔡建森、福州市副市长朱华等41名代表,联合提交了《要求加快三坊七巷改造保护工程的议案》。同样,在正在召开的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省民盟提出了《关于加快抢救、修复和保护三坊七巷的建议》。刘以籁等省政协委员提出,三坊七巷作为福州城市的文脉,它不能被切断,城市文脉的保护千万不能急功近利。那么,这些建议有多少可操作性呢?本报将其中要点刊录。
“重现”清明上河图
保护范围
延伸到乌山及朱紫坊
建议需修复保护的三坊七巷古街区范围,东起八一七路,西至通湖路,北由杨桥路向南扩至乌石山麓,这样就把林则徐纪念馆、邓拓故居、千年古石塔——乌塔、千年孔庙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乌山风景区包括在内,同时考虑到三坊七巷现有受损情况与不足,而与其紧邻的朱紫坊有独具特色的保存较完整较好的古民居,福州最著名的千年古榕——龙墙榕、著名的爱国海军将领萨镇冰故居也在此坊中,所以建议将朱紫坊也列入“三坊七巷古街区”的修复保护范围。这里有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乌塔,它是福州古城标志之一,石塔上的花岗石浮雕佛像是五代时期福建雕塑艺术的代表作,乌石山上有被称为“天下四绝”之一的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阳冰的《般若台铭》篆刻。
保护措施
用三五年分两期进行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用3~5年,分批分期。
第一期:重现名牌坊抢救古文物
第一期修复保护工程是否可按以下顺序进行:
在现存的衣锦坊、文儒坊以及朱紫坊和郎宫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的东西坊(巷)口修复损坏的名牌坊,重建尚缺的名牌坊,在名牌坊中镶嵌上用花岗石雕刻的此坊巷的简明情况。
黄巷唐朝崇文阁校书黄璞,清代巡抚梁章钜、御史陈寿祺的故居中有保存较好的小黄楼与全国都罕见的有小桥流水的精致庭院园林假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民巷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是清代三间排建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光禄坊宋以来的摩崖题刻《光禄吟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儒坊和宫巷在三坊七巷中保存最为完整,且富有代表性,先重点修复如下的古建筑:文儒坊的“六子科甲宅第”,是清末溥仪皇帝老师——陈宝琛父亲陈承裘的故居。
宫巷沈葆桢故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2000多平方米,气势宏伟,是明天启年间最具福州民居形制布局特色的古建筑。
第二期:古民居重现光彩
有重点地先安排修复如下单位:
衣锦坊的欧阳宅字花厅,属非常有特色的清代建筑。
宫巷明末福州的大理寺衙门,也是林则徐次子林聪彝的故居,是福州最大的古民居,面积3000多平方米,是明代有代表性的建筑物。
衣锦坊明代的水榭戏台,与福州闽剧发展史有剪不断的关系,可成为游客欣赏闽剧的古典戏台。
塔巷的“二梅书屋”是清代进士林星章故居,现是中国科学院年轻有为的林惠民院士的住所。
黄巷明代建筑的清代御史郭柏荫故居,因五子登科又被称为“侍郎第”。
朱紫坊有著名爱国海军将领萨镇冰故居与清末方伯谦故居。
最后改建南后街至乌一麓,使之成为集福州“老字号”店铺的历史文化的旅游步行古街。
资金来源
可申请发行相关彩票
建议修复保护三坊七巷工程宜与完成棚屋区改造工程同步进行,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棚屋区改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古建筑材料,使之不会成为垃圾浪费掉,又能大大降低修复保护工程费用。所以三坊七巷的修复保护应赶上棚屋区改造步伐,力争在3至5年内把三坊七巷修复好。
修复保护工程还受到资金不足的困扰。为此,建议可向有关部门申请发行“修复保护福州三坊七巷”彩票,并努力使它成为资金来源的主渠道。
修复效果
三坊七巷将成旅游首选
这些日子,曾捐赠百万元修复严复故居的上海大唐美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玉棠正为纪念严复诞辰150周年的事在福州奔波着。他说:“稍有文化的人,都知道上海的城隍庙,它是上海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载体,但就历史积淀之深厚而言,它与三坊七巷有很大差距。所以,三坊七巷修复保护成功,其地位完全超过上海的城隍庙。毫无疑问,三坊七巷是福州的金饭碗、福州市的名片,但这张名片蒙着太厚的尘埃让人无法真正看清它的原有面貌,这张名片需要我们去擦拭。如果三坊七巷修复保护到位,它将成为游客来福州旅游的首选地方,而不是往西湖、鼓山,后两者的底蕴与三坊七巷相比去之千里。”
给一个居住福州的理由
在前不久的福州“两会”和正在召开的省“两会”上,保护三坊七巷又一次成了代表委员们的热门话题。
三坊七巷、山西平遥、江苏周庄,专家把这3个古街区的地位相提并论。
中国古建筑泰斗阮仪三这样评述这个全国最大的古街坊三坊七巷——“明清建筑博物馆”。
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曾讲过,建筑是本历史书,在城市中漫步,应该能够阅读它,阅读它的历史、它的意韵。把历史文化遗留下来,古代建筑遗留下来,才便于阅读这个城市,如果旧建筑、老建筑都拆光了,那我们就读不懂了,就觉得没有读头。这座城市也就索然无味了。
三坊七巷渐去渐远
三坊七巷简图
古城保护,说到底是保护城市的记忆。城市的记忆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仅从物质去诉求,永远修不成正果。
三坊七巷,福州的城市孤本。它承载着福州太多的历史与人文,如果它消失,福州历史文化名城将有不保之虞。
为保住福州的城市记忆,许多人在奔走着。当我们重新关注三坊七巷的时候,我们其实也是以一名普通市民的身份,为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城市,寻找一份认同感和归属感,寻找一份属于这个城市的独有的自豪,给出一个住在这个城市的理由。
一群为三坊七巷终日奔走呼号的人
赵佑铭,福州市民盟委员,今年57岁,三四年前,赵佑铭开始呼吁保护三坊七巷之苦旅。
“其实,奔走呼号的还有很多人,只是有些名字不为人知。”赵佑铭说,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留住福州的城市文脉,让白墙、灰瓦、假山、盆景、亭台楼阁原汁原味地复原出来,在这个修葺完毕的街区的数百个深宅大院内不时地回荡着邻里的说笑声,闽剧经常在这里演出,安泰河清澈透明,盛夏时小孩在河边嬉戏,四面八方游客慕名而来,堪与周庄、平遥古城相媲美……“我理想中的三坊七巷应该具有清明上河图那般美丽的画卷。”
赵佑铭开始从事这一项工作时已年过半百了。他说,趁着腿脚还方便多在三坊七巷里转悠,再老了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老赵说起三坊七巷时总能如数家珍,对于坊、巷的具体位置,附近曾住着哪位历史名人,某一座古民居内部有何特别之处等都已十分熟稔。前几年,他经常到家住三坊七巷一带的老朋友家中串门,对三坊七巷有初步的认识。面对“破烂”,赵佑铭慢慢形成了这样的看法:现代城市缺的不是高楼大厦,缺乏的正是能代表历史风貌的古建筑,赶时髦促使我们去铲除传统街区,这将使城市原有的特色风貌遭到破坏,居住在这样的城市,丧失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赵佑铭记得六七月天当别人在屋里吹着冷气时,自己顶着烈日在三坊七巷挨家挨户探访,上图书馆查资料,最后写出修复保护方案,并递交给有关部门。
有朋友问他,全国许许多多地方的古名居在一片“拆”声中消失,有些人喊保护古民居喊得嗓子都哑了,都没有人理会,最后气馁了,你为什么老爱干螳臂当车之事?
老赵的回答是,人们的观念往往会被外界因素所改变。这不,和他一样的人几年呼吁下来,最起码纠正了政府以前所打算的“将古民居全部拆除,再找块地方将其中一部分保存下来,其他腾出的空地用作房地产开发”的观念。老赵说,他呼吁就是为了敦促规划部门作出整片保护三坊七巷的规划,立法部门作出整片保护三坊七巷不得随意开发的立法,只有这样三坊七巷才有救。
和老赵一样热心于保护三坊七巷的人不是一个,而是一群,就连省外的人也参与其中。
走出几步是灯红酒绿
走进几步是庭院深深
“这里虽然与福州最繁华的东街口只有几步之遥,但仿佛是两个世界,它静谧地躺在高楼大厦之中,散发出古老的芬芳。每块砖瓦仿佛都透着一种陈年的书卷气,让人释怀。在这里走出几步就是灯红酒绿的世界,而走进几步就是庭院深深,几分安详顿生心头,浮躁随之散去。我接触过许多三坊七巷里的老人,他们说,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值得品味,不忍舍弃。他们习惯了这里的生活环境,心惯于这里的安宁、同个大院里邻居间的嘘寒问暖。高楼大厦的逼仄、邻里间的冷漠是老人家最为心悸的。三坊七巷保下来,就意味着在这个后现代化的充满浮躁气氛的城中平添了几分安逸与和谐,这才是人们最需要的。”赵佑铭说,三坊七巷有着常年居住于“鸽子笼”里的人们无法想象得到的内在精神。
宫巷是福州保护得较为完整的古巷坊。宫巷24号林聪彝故居,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前后四进,是明、清年代福州最大的一座豪门住宅。这里的建筑漏花窗户采用镂空精雕、榫接而成,而且通过木格骨骼的各种精心编排构成了丰富的图案装饰,可算是福州古建筑艺术集大成者。
一个周末的午后,记者敲开曾在两个朝代里是福州最大的豪门大院的两扇大门,那青石板铺就的庭院、木条铺就的地板、精美的雕刻无不透出当年的华丽。几位不同家庭的老人家在公用的大厅上闲聊着,他们享受着透过天井照射进来的冬日暖阳。家住大院花厅的一位老人拾掇着他多年苦心栽培的花草,面对着眼前几十盆花花草草,他不无得意地说,这就是三坊七巷,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中,谁家能种上这么多花儿。他说,这里冬暖夏凉,空气通畅,有天井可养花,有宽敞的公共大厅供邻里相聚一起聊天,虽然房子破旧了点,还是让人再惬意不过,起码孤单之感是没有的。只是洗浴条件差了点,“如果经过修复后能添间卫生间,拿10套单元房来我都不愿意换。”
安泰河从朱紫坊前静静流过,中国著名海军将领萨镇冰和他的儿子厦门大学原校长萨本栋故居就坐落于此。这座深宅大院的大门上那用金箔绘就出的精美图案已斑驳陆离,但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这更衬托出如今的萧杀,看到那客厅前被破木头遮掩的假山、废弃的鱼池,几乎无法让人相信短短几十年间一座豪宅破败得如此之快。萨本栋堂弟的夫人、今年87岁的孙坤桢回忆说,当年嫁到萨家时,雕梁画栋让她非常惊讶,门前的安泰河畔每天都有人在此洗衣淘米、夏天小孩下河戏水,没想到如今只有回忆的份。
阮仪三:这里格局之完整全国首屈一指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教授、城市规划设计专家阮仪三教授,由于发起保护周庄、平遥古城、丽江等取得显著成绩,而被誉为“中国世遗之父”,他曾为保护三坊七巷奔走呼号。他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对三坊七巷作了这样的高度评价:三坊七巷与朱紫坊是中国明清时期街坊的代表作,显示明清以来的街坊格局依存,格局之完整在全国首屈一指,同样,它的内涵之深厚在全国的古民居中也无出其右,三坊七巷这个延续城市历史风貌的街区代表着城市文化的招牌,是福州城市名片的核心部分。
最让阮仪三头疼的是,福州几次对三坊七巷的规划方案都无法使三坊七巷及朱紫坊得到成片的修复保护,开发经营的商业味太浓。他说,如果让部分文物挤在高楼大厦的夹缝中,这意味着忽视文物周围的历史性环境,古建筑成了现代建筑群中的孤岛,像是一个现代派的大厅中的一件小古董。如果还持纯商业的观点,可以想象三坊七巷整个著名的优秀历史街区风貌将荡然无存。
“当然保护也不是对古街区原封不动,古街区里面的生活设施要改善,水、电、卫生设施都可以进去,让它成为‘活着的古街区’。”阮仪三说。
参加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的省政协委员、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孙绍振对记者说,三坊七巷的文化、历史、旅游、建筑学意义对一个城市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么重要的古民居保护为什么这么困难,需要一提再提?这牵涉到一个城市的决策者的眼光、文化品位。三坊七巷是一个沉淀着城市人文、城市性格的文化符号,它是现在和将来福州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筹码。谁为了短期利益而拿掉这样一个重要筹码,谁就会是一个城市文化历史罪人。
相关背景
三坊七巷
福州三坊七巷是全国最大的古街坊,中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个,是福州市乃至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度集中的地区。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被我国建筑界称誉为“明清建筑的博物馆”,是历史古城中里坊制代表之一。三坊七巷同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里生活过四五十位历史名人,有儒林学士、名宦望族、民族精英,林则徐、洋务运动先驱人物沈葆桢、启蒙思想家严复、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林旭、黄花岗英烈林觉民及著名女作家冰心、著名作家邓拓等人。
本报讯 本报昨日关于“三坊七巷——福州城市名片”的专题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福州市鼓楼区文管办主任周民泉对记者表示,三坊七巷价值之高,远非周庄、平遥可比。不过,他同时认为保护开发三坊七巷困难重重。
周民泉回忆说,社会各界对保护三坊七巷的高度关注,主要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旧城改造热。1993年,三坊七巷被批租给了长江置业公司,用于房地产开发。后来,由于开发商的设计方案无法通过政府部门审批,加上拆迁安置的巨大费用需要由政府承担,以及社会各界的强烈呼吁,三坊七巷在开发了第一期“衣锦华庭”之后不得不搁置下来。
周民泉说,福州其实不是旧城,而是一座有2200多年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而三坊七巷则是历史文化名城最核心的内涵,如果三坊七巷拆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帽子”也就必然被摘掉。
但是,由于当年三坊七巷被批租给开发商,如果现在要进行保护和改造,如何从法律上解除这份土地转让合同的问题,是其面临的第一个障碍,也是其前提条件。
其次,保护改造三坊七巷,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周民泉说,仅不到3000平方米的林聪彝故居,全面恢复就需要上千万,这不是现代化建筑可以相比较的。他估计,如果整体保护改造三坊七巷,需要几十亿元。
第三,保护改造三坊七巷,还绕不开一个产权问题。像前两三年,一家旅行社曾想对欧阳氏花厅进行开发,但后来考虑到产权问题,也就没了下文。
如何保护
实行“微循环”改造三坊七巷
潘亮(农工党福建省委委员):前两年中央台《实话实说》栏目曾将三坊七巷的开发模型与周庄开发作了比较,贬前褒后。作为福州人,我对该节目的某些论点并不认同。三坊七巷与周庄均为知名古迹,但无论范围与价值都高于后者,更应妥为保护,这一点无可非议。但两者情况有很大不同,不能相提并论,前者身居省会都市闹区黄金区段,要求具备居住与商贸功能,后者则远在乡村。嘉宾教授批评福州的开发模型不可取,但何为可取,最佳方案是什么,并无交代,因此作为局外人也无可评论。但作为福州市民,大都认为三坊七巷整体开发改造非常紧迫与必要。
三坊七巷并非单纯的文物建筑遗迹,从隋迄今,始终具备民居、商贸的实用功能,且处都市闹区中心,必然具备相应的商业功能,目前仍然如此。如何开发?建议:
1.首先,应由政府出资对其中区域做一全面的基础设施的铺设工程,为老屋内部的环境现代化提供一个切实的基础设施,即改造之前先由政府提供基础设施,然后保持原有的胡同肌理,基本上应保持原建筑的高度与风格,保持院落风格和院内种草植树及假山等民居的格局。
2.改造前先尝试降低其人口密度,减少人口负荷量。可借鉴厦门鼓浪屿的经验,从现在起,户口与人流只出不进。
3.尽快组织人马,完成整体保护性改造开发的规划和方案并广征市民意见、建议。
4.三坊七巷的珍贵在于其老,而不在于其新。如何在老里求新,这是保护和利用三坊七巷的出发点。逐个改造,区别对待,实行“微循环”制,避免一推一片。能不拆的就不拆,保持原状,私搭乱建的棚房则不在此列,坚决拆除,尽快将基础设施引进来,实行内部环境现代化,人口适当减荷。
对危旧房屋,坚持拆除,有价值的可按原样重盖,也叫“翻新”。
以上两者的比例应占多数。对没有保存价值的院子,可以拆旧改新,这叫“拆旧建新”。先做考古勘探,注意保护地下文物,这是市中心区的改造不可缺少的步骤,特别是做地下设施,诸如地下车库时,更要小心,应该步步为营,一步一小心。
注意保存历史遗迹,应按地名索骥,发现残存的遗迹,都要加以适当恢复,增加历史的载体,保持古老的遗迹,使许多故事、传说和趣闻都能鲜活起来,为今后旅游开发创造条件。
5.在房产政策上要进一步放开,实行房屋私有制,尊重房产主的利益,发动大众的保护积极性,而不好交给房地产商去集中“大轰大嗡”,从而避免在外迁人口时的过分粗暴行为。公房也可以廉价出售给住户,由他们去自我维修,或进一步出售,走取自民间、商业化、成熟一个改造一个的运作模式。
6.对那些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1949年后修建的、水平较低的楼房倒是应该优先铲除,以维持古城风貌的协调。
7.要尽量保持土地,除甬路外,不铺砖铺石,便于种树、种草、种花。让树冠蹿出屋脊线,从上往下面看,整个三坊七巷内应是一片绿的海洋,是可爱的贴近大自然的都市。
8.要十分注意细节,如门楼的多样化,如门墩的保存,尽量保留这些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特殊符号。
保护意义
可盘活福州游整盘棋
陈福日(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要盘活三坊七巷这盘棋,就应本着双赢的原则,在形式上让三坊七巷复古,在内容上给三坊七巷注入“商机”,让三坊七巷有许多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好住的,好学的,好买的……
试想,在三坊七巷中,在老师傅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做“土人囝”,扎一盏花灯,车一把角梳,油印张贺卡,然后将这亲手做的礼物送给最亲爱的人,那是多么的柔情蜜意。试想,在水榭戏台,我们可看到精彩的闽剧及其他地方剧种,在三坊七巷可听到声情并茂的评话等乡音,让海外乡亲欢聚一堂,同台献艺,中华一家亲,共叙故乡情,那是多么的美好。试想,情侣们坐着花轿,由穿着明清服装的轿夫抬着,到这出将入相、名人辈出的风水宝地度蜜月,祈求得到出人头地的龙胎,生出衣锦还乡的贵子,在美好愿望的驱动下,谁在乎一掷千金呢?
福州很多地方都留有三坊七巷名人学子的活动痕迹,这是无法估量的无形资产。我们是否将福州的旅游品牌定位在三坊七巷,让三坊七巷变成游客必到之处,用三坊七巷休闲怀古游的“源”,来刺激五区八县游的“流”。用三坊七巷的名人典故来带动西湖风光游、马尾船政游、长乐海滨游、永泰山水游……让三坊七巷这中国古代城坊建设的杰作,变成会“生”元宝的聚宝盆。
在刚刚结束的福州市第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福建华融集团总裁蔡建森、福州市副市长朱华等41名代表,联合提交了《要求加快三坊七巷改造保护工程的议案》。同样,在正在召开的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省民盟提出了《关于加快抢救、修复和保护三坊七巷的建议》。刘以籁等省政协委员提出,三坊七巷作为福州城市的文脉,它不能被切断,城市文脉的保护千万不能急功近利。那么,这些建议有多少可操作性呢?本报将其中要点刊录。
“重现”清明上河图
保护范围
延伸到乌山及朱紫坊
建议需修复保护的三坊七巷古街区范围,东起八一七路,西至通湖路,北由杨桥路向南扩至乌石山麓,这样就把林则徐纪念馆、邓拓故居、千年古石塔——乌塔、千年孔庙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乌山风景区包括在内,同时考虑到三坊七巷现有受损情况与不足,而与其紧邻的朱紫坊有独具特色的保存较完整较好的古民居,福州最著名的千年古榕——龙墙榕、著名的爱国海军将领萨镇冰故居也在此坊中,所以建议将朱紫坊也列入“三坊七巷古街区”的修复保护范围。这里有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乌塔,它是福州古城标志之一,石塔上的花岗石浮雕佛像是五代时期福建雕塑艺术的代表作,乌石山上有被称为“天下四绝”之一的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阳冰的《般若台铭》篆刻。
保护措施
用三五年分两期进行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用3~5年,分批分期。
第一期:重现名牌坊抢救古文物
第一期修复保护工程是否可按以下顺序进行:
在现存的衣锦坊、文儒坊以及朱紫坊和郎宫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的东西坊(巷)口修复损坏的名牌坊,重建尚缺的名牌坊,在名牌坊中镶嵌上用花岗石雕刻的此坊巷的简明情况。
黄巷唐朝崇文阁校书黄璞,清代巡抚梁章钜、御史陈寿祺的故居中有保存较好的小黄楼与全国都罕见的有小桥流水的精致庭院园林假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民巷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是清代三间排建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光禄坊宋以来的摩崖题刻《光禄吟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儒坊和宫巷在三坊七巷中保存最为完整,且富有代表性,先重点修复如下的古建筑:文儒坊的“六子科甲宅第”,是清末溥仪皇帝老师——陈宝琛父亲陈承裘的故居。
宫巷沈葆桢故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2000多平方米,气势宏伟,是明天启年间最具福州民居形制布局特色的古建筑。
第二期:古民居重现光彩
有重点地先安排修复如下单位:
衣锦坊的欧阳宅字花厅,属非常有特色的清代建筑。
宫巷明末福州的大理寺衙门,也是林则徐次子林聪彝的故居,是福州最大的古民居,面积3000多平方米,是明代有代表性的建筑物。
衣锦坊明代的水榭戏台,与福州闽剧发展史有剪不断的关系,可成为游客欣赏闽剧的古典戏台。
塔巷的“二梅书屋”是清代进士林星章故居,现是中国科学院年轻有为的林惠民院士的住所。
黄巷明代建筑的清代御史郭柏荫故居,因五子登科又被称为“侍郎第”。
朱紫坊有著名爱国海军将领萨镇冰故居与清末方伯谦故居。
最后改建南后街至乌一麓,使之成为集福州“老字号”店铺的历史文化的旅游步行古街。
资金来源
可申请发行相关彩票
建议修复保护三坊七巷工程宜与完成棚屋区改造工程同步进行,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棚屋区改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古建筑材料,使之不会成为垃圾浪费掉,又能大大降低修复保护工程费用。所以三坊七巷的修复保护应赶上棚屋区改造步伐,力争在3至5年内把三坊七巷修复好。
修复保护工程还受到资金不足的困扰。为此,建议可向有关部门申请发行“修复保护福州三坊七巷”彩票,并努力使它成为资金来源的主渠道。
修复效果
三坊七巷将成旅游首选
这些日子,曾捐赠百万元修复严复故居的上海大唐美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玉棠正为纪念严复诞辰150周年的事在福州奔波着。他说:“稍有文化的人,都知道上海的城隍庙,它是上海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载体,但就历史积淀之深厚而言,它与三坊七巷有很大差距。所以,三坊七巷修复保护成功,其地位完全超过上海的城隍庙。毫无疑问,三坊七巷是福州的金饭碗、福州市的名片,但这张名片蒙着太厚的尘埃让人无法真正看清它的原有面貌,这张名片需要我们去擦拭。如果三坊七巷修复保护到位,它将成为游客来福州旅游的首选地方,而不是往西湖、鼓山,后两者的底蕴与三坊七巷相比去之千里。”
给一个居住福州的理由
在前不久的福州“两会”和正在召开的省“两会”上,保护三坊七巷又一次成了代表委员们的热门话题。
三坊七巷、山西平遥、江苏周庄,专家把这3个古街区的地位相提并论。
中国古建筑泰斗阮仪三这样评述这个全国最大的古街坊三坊七巷——“明清建筑博物馆”。
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曾讲过,建筑是本历史书,在城市中漫步,应该能够阅读它,阅读它的历史、它的意韵。把历史文化遗留下来,古代建筑遗留下来,才便于阅读这个城市,如果旧建筑、老建筑都拆光了,那我们就读不懂了,就觉得没有读头。这座城市也就索然无味了。
三坊七巷渐去渐远
三坊七巷简图
古城保护,说到底是保护城市的记忆。城市的记忆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仅从物质去诉求,永远修不成正果。
三坊七巷,福州的城市孤本。它承载着福州太多的历史与人文,如果它消失,福州历史文化名城将有不保之虞。
为保住福州的城市记忆,许多人在奔走着。当我们重新关注三坊七巷的时候,我们其实也是以一名普通市民的身份,为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城市,寻找一份认同感和归属感,寻找一份属于这个城市的独有的自豪,给出一个住在这个城市的理由。
一群为三坊七巷终日奔走呼号的人
赵佑铭,福州市民盟委员,今年57岁,三四年前,赵佑铭开始呼吁保护三坊七巷之苦旅。
“其实,奔走呼号的还有很多人,只是有些名字不为人知。”赵佑铭说,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留住福州的城市文脉,让白墙、灰瓦、假山、盆景、亭台楼阁原汁原味地复原出来,在这个修葺完毕的街区的数百个深宅大院内不时地回荡着邻里的说笑声,闽剧经常在这里演出,安泰河清澈透明,盛夏时小孩在河边嬉戏,四面八方游客慕名而来,堪与周庄、平遥古城相媲美……“我理想中的三坊七巷应该具有清明上河图那般美丽的画卷。”
赵佑铭开始从事这一项工作时已年过半百了。他说,趁着腿脚还方便多在三坊七巷里转悠,再老了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老赵说起三坊七巷时总能如数家珍,对于坊、巷的具体位置,附近曾住着哪位历史名人,某一座古民居内部有何特别之处等都已十分熟稔。前几年,他经常到家住三坊七巷一带的老朋友家中串门,对三坊七巷有初步的认识。面对“破烂”,赵佑铭慢慢形成了这样的看法:现代城市缺的不是高楼大厦,缺乏的正是能代表历史风貌的古建筑,赶时髦促使我们去铲除传统街区,这将使城市原有的特色风貌遭到破坏,居住在这样的城市,丧失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赵佑铭记得六七月天当别人在屋里吹着冷气时,自己顶着烈日在三坊七巷挨家挨户探访,上图书馆查资料,最后写出修复保护方案,并递交给有关部门。
有朋友问他,全国许许多多地方的古名居在一片“拆”声中消失,有些人喊保护古民居喊得嗓子都哑了,都没有人理会,最后气馁了,你为什么老爱干螳臂当车之事?
老赵的回答是,人们的观念往往会被外界因素所改变。这不,和他一样的人几年呼吁下来,最起码纠正了政府以前所打算的“将古民居全部拆除,再找块地方将其中一部分保存下来,其他腾出的空地用作房地产开发”的观念。老赵说,他呼吁就是为了敦促规划部门作出整片保护三坊七巷的规划,立法部门作出整片保护三坊七巷不得随意开发的立法,只有这样三坊七巷才有救。
和老赵一样热心于保护三坊七巷的人不是一个,而是一群,就连省外的人也参与其中。
走出几步是灯红酒绿
走进几步是庭院深深
“这里虽然与福州最繁华的东街口只有几步之遥,但仿佛是两个世界,它静谧地躺在高楼大厦之中,散发出古老的芬芳。每块砖瓦仿佛都透着一种陈年的书卷气,让人释怀。在这里走出几步就是灯红酒绿的世界,而走进几步就是庭院深深,几分安详顿生心头,浮躁随之散去。我接触过许多三坊七巷里的老人,他们说,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值得品味,不忍舍弃。他们习惯了这里的生活环境,心惯于这里的安宁、同个大院里邻居间的嘘寒问暖。高楼大厦的逼仄、邻里间的冷漠是老人家最为心悸的。三坊七巷保下来,就意味着在这个后现代化的充满浮躁气氛的城中平添了几分安逸与和谐,这才是人们最需要的。”赵佑铭说,三坊七巷有着常年居住于“鸽子笼”里的人们无法想象得到的内在精神。
宫巷是福州保护得较为完整的古巷坊。宫巷24号林聪彝故居,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前后四进,是明、清年代福州最大的一座豪门住宅。这里的建筑漏花窗户采用镂空精雕、榫接而成,而且通过木格骨骼的各种精心编排构成了丰富的图案装饰,可算是福州古建筑艺术集大成者。
一个周末的午后,记者敲开曾在两个朝代里是福州最大的豪门大院的两扇大门,那青石板铺就的庭院、木条铺就的地板、精美的雕刻无不透出当年的华丽。几位不同家庭的老人家在公用的大厅上闲聊着,他们享受着透过天井照射进来的冬日暖阳。家住大院花厅的一位老人拾掇着他多年苦心栽培的花草,面对着眼前几十盆花花草草,他不无得意地说,这就是三坊七巷,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中,谁家能种上这么多花儿。他说,这里冬暖夏凉,空气通畅,有天井可养花,有宽敞的公共大厅供邻里相聚一起聊天,虽然房子破旧了点,还是让人再惬意不过,起码孤单之感是没有的。只是洗浴条件差了点,“如果经过修复后能添间卫生间,拿10套单元房来我都不愿意换。”
安泰河从朱紫坊前静静流过,中国著名海军将领萨镇冰和他的儿子厦门大学原校长萨本栋故居就坐落于此。这座深宅大院的大门上那用金箔绘就出的精美图案已斑驳陆离,但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这更衬托出如今的萧杀,看到那客厅前被破木头遮掩的假山、废弃的鱼池,几乎无法让人相信短短几十年间一座豪宅破败得如此之快。萨本栋堂弟的夫人、今年87岁的孙坤桢回忆说,当年嫁到萨家时,雕梁画栋让她非常惊讶,门前的安泰河畔每天都有人在此洗衣淘米、夏天小孩下河戏水,没想到如今只有回忆的份。
阮仪三:这里格局之完整全国首屈一指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教授、城市规划设计专家阮仪三教授,由于发起保护周庄、平遥古城、丽江等取得显著成绩,而被誉为“中国世遗之父”,他曾为保护三坊七巷奔走呼号。他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对三坊七巷作了这样的高度评价:三坊七巷与朱紫坊是中国明清时期街坊的代表作,显示明清以来的街坊格局依存,格局之完整在全国首屈一指,同样,它的内涵之深厚在全国的古民居中也无出其右,三坊七巷这个延续城市历史风貌的街区代表着城市文化的招牌,是福州城市名片的核心部分。
最让阮仪三头疼的是,福州几次对三坊七巷的规划方案都无法使三坊七巷及朱紫坊得到成片的修复保护,开发经营的商业味太浓。他说,如果让部分文物挤在高楼大厦的夹缝中,这意味着忽视文物周围的历史性环境,古建筑成了现代建筑群中的孤岛,像是一个现代派的大厅中的一件小古董。如果还持纯商业的观点,可以想象三坊七巷整个著名的优秀历史街区风貌将荡然无存。
“当然保护也不是对古街区原封不动,古街区里面的生活设施要改善,水、电、卫生设施都可以进去,让它成为‘活着的古街区’。”阮仪三说。
参加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的省政协委员、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孙绍振对记者说,三坊七巷的文化、历史、旅游、建筑学意义对一个城市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么重要的古民居保护为什么这么困难,需要一提再提?这牵涉到一个城市的决策者的眼光、文化品位。三坊七巷是一个沉淀着城市人文、城市性格的文化符号,它是现在和将来福州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筹码。谁为了短期利益而拿掉这样一个重要筹码,谁就会是一个城市文化历史罪人。
相关背景
三坊七巷
福州三坊七巷是全国最大的古街坊,中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个,是福州市乃至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度集中的地区。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被我国建筑界称誉为“明清建筑的博物馆”,是历史古城中里坊制代表之一。三坊七巷同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里生活过四五十位历史名人,有儒林学士、名宦望族、民族精英,林则徐、洋务运动先驱人物沈葆桢、启蒙思想家严复、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林旭、黄花岗英烈林觉民及著名女作家冰心、著名作家邓拓等人。
本报讯 本报昨日关于“三坊七巷——福州城市名片”的专题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福州市鼓楼区文管办主任周民泉对记者表示,三坊七巷价值之高,远非周庄、平遥可比。不过,他同时认为保护开发三坊七巷困难重重。
周民泉回忆说,社会各界对保护三坊七巷的高度关注,主要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旧城改造热。1993年,三坊七巷被批租给了长江置业公司,用于房地产开发。后来,由于开发商的设计方案无法通过政府部门审批,加上拆迁安置的巨大费用需要由政府承担,以及社会各界的强烈呼吁,三坊七巷在开发了第一期“衣锦华庭”之后不得不搁置下来。
周民泉说,福州其实不是旧城,而是一座有2200多年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而三坊七巷则是历史文化名城最核心的内涵,如果三坊七巷拆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帽子”也就必然被摘掉。
但是,由于当年三坊七巷被批租给开发商,如果现在要进行保护和改造,如何从法律上解除这份土地转让合同的问题,是其面临的第一个障碍,也是其前提条件。
其次,保护改造三坊七巷,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周民泉说,仅不到3000平方米的林聪彝故居,全面恢复就需要上千万,这不是现代化建筑可以相比较的。他估计,如果整体保护改造三坊七巷,需要几十亿元。
第三,保护改造三坊七巷,还绕不开一个产权问题。像前两三年,一家旅行社曾想对欧阳氏花厅进行开发,但后来考虑到产权问题,也就没了下文。
如何保护
实行“微循环”改造三坊七巷
潘亮(农工党福建省委委员):前两年中央台《实话实说》栏目曾将三坊七巷的开发模型与周庄开发作了比较,贬前褒后。作为福州人,我对该节目的某些论点并不认同。三坊七巷与周庄均为知名古迹,但无论范围与价值都高于后者,更应妥为保护,这一点无可非议。但两者情况有很大不同,不能相提并论,前者身居省会都市闹区黄金区段,要求具备居住与商贸功能,后者则远在乡村。嘉宾教授批评福州的开发模型不可取,但何为可取,最佳方案是什么,并无交代,因此作为局外人也无可评论。但作为福州市民,大都认为三坊七巷整体开发改造非常紧迫与必要。
三坊七巷并非单纯的文物建筑遗迹,从隋迄今,始终具备民居、商贸的实用功能,且处都市闹区中心,必然具备相应的商业功能,目前仍然如此。如何开发?建议:
1.首先,应由政府出资对其中区域做一全面的基础设施的铺设工程,为老屋内部的环境现代化提供一个切实的基础设施,即改造之前先由政府提供基础设施,然后保持原有的胡同肌理,基本上应保持原建筑的高度与风格,保持院落风格和院内种草植树及假山等民居的格局。
2.改造前先尝试降低其人口密度,减少人口负荷量。可借鉴厦门鼓浪屿的经验,从现在起,户口与人流只出不进。
3.尽快组织人马,完成整体保护性改造开发的规划和方案并广征市民意见、建议。
4.三坊七巷的珍贵在于其老,而不在于其新。如何在老里求新,这是保护和利用三坊七巷的出发点。逐个改造,区别对待,实行“微循环”制,避免一推一片。能不拆的就不拆,保持原状,私搭乱建的棚房则不在此列,坚决拆除,尽快将基础设施引进来,实行内部环境现代化,人口适当减荷。
对危旧房屋,坚持拆除,有价值的可按原样重盖,也叫“翻新”。
以上两者的比例应占多数。对没有保存价值的院子,可以拆旧改新,这叫“拆旧建新”。先做考古勘探,注意保护地下文物,这是市中心区的改造不可缺少的步骤,特别是做地下设施,诸如地下车库时,更要小心,应该步步为营,一步一小心。
注意保存历史遗迹,应按地名索骥,发现残存的遗迹,都要加以适当恢复,增加历史的载体,保持古老的遗迹,使许多故事、传说和趣闻都能鲜活起来,为今后旅游开发创造条件。
5.在房产政策上要进一步放开,实行房屋私有制,尊重房产主的利益,发动大众的保护积极性,而不好交给房地产商去集中“大轰大嗡”,从而避免在外迁人口时的过分粗暴行为。公房也可以廉价出售给住户,由他们去自我维修,或进一步出售,走取自民间、商业化、成熟一个改造一个的运作模式。
6.对那些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1949年后修建的、水平较低的楼房倒是应该优先铲除,以维持古城风貌的协调。
7.要尽量保持土地,除甬路外,不铺砖铺石,便于种树、种草、种花。让树冠蹿出屋脊线,从上往下面看,整个三坊七巷内应是一片绿的海洋,是可爱的贴近大自然的都市。
8.要十分注意细节,如门楼的多样化,如门墩的保存,尽量保留这些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特殊符号。
保护意义
可盘活福州游整盘棋
陈福日(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要盘活三坊七巷这盘棋,就应本着双赢的原则,在形式上让三坊七巷复古,在内容上给三坊七巷注入“商机”,让三坊七巷有许多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好住的,好学的,好买的……
试想,在三坊七巷中,在老师傅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做“土人囝”,扎一盏花灯,车一把角梳,油印张贺卡,然后将这亲手做的礼物送给最亲爱的人,那是多么的柔情蜜意。试想,在水榭戏台,我们可看到精彩的闽剧及其他地方剧种,在三坊七巷可听到声情并茂的评话等乡音,让海外乡亲欢聚一堂,同台献艺,中华一家亲,共叙故乡情,那是多么的美好。试想,情侣们坐着花轿,由穿着明清服装的轿夫抬着,到这出将入相、名人辈出的风水宝地度蜜月,祈求得到出人头地的龙胎,生出衣锦还乡的贵子,在美好愿望的驱动下,谁在乎一掷千金呢?
福州很多地方都留有三坊七巷名人学子的活动痕迹,这是无法估量的无形资产。我们是否将福州的旅游品牌定位在三坊七巷,让三坊七巷变成游客必到之处,用三坊七巷休闲怀古游的“源”,来刺激五区八县游的“流”。用三坊七巷的名人典故来带动西湖风光游、马尾船政游、长乐海滨游、永泰山水游……让三坊七巷这中国古代城坊建设的杰作,变成会“生”元宝的聚宝盆。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