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ST's ADVANCES

Trying to get rid of surfing, wasted too much time, any suggestion?.......................... 七宗罪?............................... 1,没有原则的政治;2,不劳而获的财富;3,没有理智的享乐;4,没有特点的知识;5,没有道德的商业;6,没有人文关怀的科学;7,没有牺牲的崇拜。............................................. 虽然这是圣雄甘地说老印的.......

Wednesday, October 26, 2005

林行止專欄 罪不在盡情揮霍 過在節約高儲蓄

信報財經新聞 林行止2005-10-26   布殊總統九月十日向參議院提名班杰明.貝南奇出代格林斯平為聯儲局主席,十月二十四日獲參院通過後馬上公布。有一點必須交代清楚的是,美國傳媒註明Bennanke的發音為Ber-nan-kee,英語電視台的「奇」音亦清晰可聞,本報二○○二年以來譯為貝南克,因此有略作修改之必要。貝南奇是猶太人,其中間名為Shalom,希伯來語和平之意。  貝南奇出身長春籐名校,在一流學府任經濟學及公共事務講座教授,有一定學術地位、人緣極佳,令其委任獲得同行幾乎一致叫好的反應;事實上,貝南奇並非象牙塔裏「呆頭呆腦」的「蛋頭」,他老於世故,藉在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任內,獲得「白宮上下人等」的信任。今年一月二十五日克魯明在《紐約時報》的專欄談格林斯平繼承問題時,說得甚為坦率,他認為時任聯儲局理事的貝南奇若從此位出替格林斯平,大家會拍掌稱快;但白宮對他有點保留,因此會安排他在白宮任職─他將很快獲委為經顧會主席。為什?因為這種安排可以讓總統的「謀臣」近距離觀察他對布殊政府的忠誠度,比如看看他會否為他認為不可行的白宮經濟政策辯護!不管這是不是「陰謀論」,貝南奇終於通過白宮的「忠誠測試」,登上聯儲局主席寶座!  貝南奇的學術主張,與其現職有關的約略有三項。第一是他反對佛利民定出貨幣目標或設定貨幣供應增幅的「舊菜譜」,他認為應定下通脹率目標(目前採納此法的只有加拿大和紐西蘭),這意味在他「治下」,聯儲局會把焦點集中在物價穩定上。設定通脹目標並非貝南奇的原創,不過在他大力推廣下,這種方法已獲廣泛的政治支持。設定通脹目標令市場比較容易預測利率升降,假如設定目標通脹年率為零至百分之二(現在紐西蘭的目標),一旦逸出或可能逸出此範疇,論者便會大做文章。不過,由於通脹率有核心與非核心之分,因此,貝南奇的聯儲局即使一改格林斯平行之有年的策略,設下的目標通脹率也不會清晰明確,以免被華爾街炒家牽鼻子走。  第二是他認為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衰退所以會變成「大蕭條」,皆因通貨收縮(deflation)未受有效遏制之故,而政府有辦法─開動印鈔機─達致此目的;二○○二年當聯邦基金利率拾級而下時,不少人擔憂通縮重臨,只有貝南奇力排眾議,認為聯儲局可從心所欲增印鈔票,通縮何來之有(見○二年十二月十八日〈不讓通縮降臨 美國大印鈔票〉,收在台北遠景《重藍輕白》一書),大壯格林斯平膽識,令聯邦基金利率低至一厘,把數以千億美元計的資本趕入市場,為經濟強力增長奠下基礎,美國遂安然渡過科網股爆破股市大瀉、衰退、「九.一一慘劇」、入侵阿富汗伊拉克以及連串企業醜聞的危機!不懼出現通縮,令利率一低到低,其刺激經濟增長的有效性有目共睹,但由是引起「物業通脹」及「按揭通脹」(指樓價飛升及業主一按再按盡情消費),令物業及金融市場「步步驚心」,這一切,有待新任聯儲局主席「收拾」。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項為,貝南奇承認美國的三赤─外貿逆差、財政和經常賬赤字─驚人(二十四日的數字是美國政府負債八萬零九十三多億,平均每名美國人〔不分男女老幼〕負債近二萬七千元),但何以美國不會被如山重債壓垮?「傳統智慧」指責美國人「大花筒」,消費超過收入,同時不事儲蓄;認同這種看法的人特別是外國人,數不在少,這使保守的美國人自責而當局則徬徨無計。可是,貝南奇提出相反看法,他指出當前世界經濟嚴重失衡,罪不在美國人盡情消費,過在美國以外尤其是中國人(印度人和日本人)消費不足、過度儲蓄(savings glut);而由於這些國家特別是中國缺乏多元有效的投資媒介和機構,她們遂把儲蓄投入美國(而美國人又把之以「外國直接投資」的形式回投中國),這等於中國人(政府和私人)把「錢賺錢」的工作外判給主要是美國的外國機構投資者!貿易國際化、經濟環球化,原來如此。這種資金流向短期內不會生變,意味美國三赤困擾雖然揮之不去,但經濟短期內(長期的事怎能說得準)沒問題。事實上,目前除了新興工業國儲蓄成災之外,油價飛升令石油出口國財源廣進,加上「早發」(先進工業國)國家「嬰兒潮」出生的人已屆退休之齡,他們傾向「保本增值」多於「冒險投資」,亦構成資金泛濫的部分因素。  貝南奇的分析,令美國人「過度消費」、「先使未來錢」(不惜負債花費)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和美德,也許有人會認為他「顛倒是非」、「指鹿為馬」,但貝南奇因此受知於美國「最高當局」,道理在此。  根據貝南奇的推理,當高儲蓄國人民「痛改前非」而傾向消費和投資(儲蓄率相應下降)時,在自由貿易、公平競爭的大環境下,美國一樣可分杯羹。換句話說,在經濟上美國立於不敗之地……。  《華爾街日報》二十四日重刊貝南奇七月二十七日為該報所撰的〈剛剛好的經濟〉(The Goldilocks Economy)一文,肯定了美國當前的財政(減稅)及貨幣(持續減息後連連加息)政策……。非常明顯,這些政策都有他的「思想輸入」。他認為美國經濟「基礎穩固」,只要現行政策路向不變,經濟便能平穩向前。《倫敦時報》二十五日發表貝南奇去周接受該報的訪問,指出除了油價部分(即「核心指數」),通脹不是問題,而財政及貨幣政策均恰到好處;他說油價上升帶來一定困擾,但美國經濟繼續創造就業機會、私人入息及企業盈利持續上升,經濟因此不會受重挫(貝南奇沒有說的是,當高油價影響各經濟層面時,上述情況便會變壞)。他滿意格林斯平的做法,「我並未建議貨幣政策要作重大改變」。  貝南奇肯定會抑壓通脹,但會否落重藥,要看屆時(明年二月後)的通脹情況而定。前天華爾街的反應過敏,昨天(至中午一時)已漏了氣;香港股市的反應反映出投資者對利率上揚戒心甚重,這也許是正確的取向。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