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ST's ADVANCES

Trying to get rid of surfing, wasted too much time, any suggestion?.......................... 七宗罪?............................... 1,没有原则的政治;2,不劳而获的财富;3,没有理智的享乐;4,没有特点的知识;5,没有道德的商业;6,没有人文关怀的科学;7,没有牺牲的崇拜。............................................. 虽然这是圣雄甘地说老印的.......

Thursday, July 07, 2005

Although the libertytimes is despicable, I admire its boss for his business sense

林荣叁 40万坪土地累积术

撰文:邱太煊
摄影:刘咸昌、陈俊铭

◆从碾米厂捡布袋开始,到拥有自由时报、联邦建设、联邦银行叁大事业体,林荣叁以独到的经营学立於不败之地

自从卸下监察院副院长职务後,林荣叁淡出政治圈,全力为联邦集团事业打拚。在《苹果日报》席捲全台之下,《自由时报》仍不动如山,稳坐「报王」宝座,如今旗下联邦银行还标下中兴银行,粉碎联邦银被购併的谣言,不败的林荣叁究竟有何本事?


傍晚时分,六十七岁的林荣叁忙完联邦银行的工作,随即前往《自由时报》办公。不久,视力不好的太太张素娥,在傭人搀扶下,送便当来报社陪林荣叁吃饭,有时一边吃饭一边开会,等到深夜文稿送印刷厂付印後才放心回家,这就是《自由时报》创办人林荣叁每日的生活写照。

最近让林荣叁最得意的,莫过於联邦银行标到中兴银行。去年十二月八日联邦银行以七一.○八亿元标下中兴银行四十七个据点和帐面净值四十四亿元。「我们只买中兴银行的据点,和它的不良债权无关。」林荣叁解释外界质疑联邦银行买贵的说法。

开标那天,现场中信金、台新金、安泰银、联邦银四家银行投标代表人无不磨刀霍霍,呼声最高的中信金和台新金料想可以打败对方一举夺标,岂料半路杀出联邦银这个程咬金,各银行代表面如死灰,联邦集团大公子林鸿联随即手机联络林荣叁回报战果,林荣叁难掩喜色直说:「做得好!做得好!」

「银行要赚钱,除了管理落实,还必须要有基本的规模(quota),合併後共有八十七个据点可以达到基本的规模。」林荣叁说,未来两、叁年内若联邦银行的经营管理可以更上层楼,不排除再购併其他金融机构。


发迹/从碾米厂到成立联邦建设



访谈中,林荣叁从夹克口袋拿出参片含在嘴里,开始描述联邦集团发迹的经过。「要比做建築,有谁比我早?」林荣叁扳手指算著说,最早的只有国泰建设、大陆工程殷之浩、陆根记营造厂,太平洋建设还是後来才发迹的,民国五十七年联邦建设就开始在叁重埔「起贩厝」,五十八年开始盖公寓,六十年板桥实施都市计画,联邦建设也布局板桥的土地。

其实,翻开台湾房地产发展史,叁重帮的宏国、宏盛、联邦叁大集团算是首开先河,林荣叁父亲林建生早年耕田维生,後来在台北县芦洲镇上开了一间碾米厂从事米粮生意。

「小时候在芦洲放学回到家,书包一放下,就在碾米厂捡布袋、扛米,长大後到叁重经营碾米厂,一早到华山出米,下午叁点开始收帐、收米袋,经常收钱到叁更半暝,整个叁重埔走透透,叁重埔大街小巷多数人认识我。」林荣叁回想旧时的甘苦满腹辛酸,老泪禁不住在眼眶打转,「你们少年仔都不知道,什麽产假有多少天。我太太晚上去去妇产科生产,隔天下午抱小孩回来,就继续工作,哪有像现在坐月子好几个礼拜!」十四岁那年父亲过世,两年後他在兄姊资助下,经营玉裕碾米厂,大哥林堉琪、二哥林堉璘也各有一间碾米厂。

碾米廠賺來的錢,林建生毫不猶豫拿去買地,後來林榮三做磚窯出身的堂兄林來進,想朝「起販厝」發展,於是找上擁有大筆土地的林家兄弟。民國五十六、七年林榮三將碾米廠頂讓給別人經營,轉行做建築成立聯邦建設。

「那時候我們兄弟分家,財產是抽籤決定!」林榮三謹記父親分家的祖訓,「兄弟感情要好,但事業上金錢不互相來往,各搞各的!」他說,事業要切割清楚,現在老大林鴻聯管聯邦銀行,老二林鴻邦管《自由時報》,老三林鴻堯管聯邦建設,互不交叉持股,金錢不互相往來。


致富/三十年買地 累積四十萬坪



靠起販厝賺進第一桶金的聯邦集團,深知買地是祖傳致富祕方,因此大舉買地興建房子,賣房子賺來的錢又拿去買土地,滾雪球效應使得手中的土地愈積愈多,而且聯邦集團習慣用現金買地決不舉債,外界盛傳林榮三累積三十多年的土地將近四十萬坪,土地遍布北縣各地,三重幫買地發跡的傳奇堪稱房地產界的奇蹟。

「這幾年汐止一直淹水,土地放著又不用米去飼,房子蓋好了,要是沒銷出去,房屋稅、水電、管理費樣樣都要錢。」林榮三有一套自己的養地哲學,他在新莊二省道下來,船老大餐廳對面的聯邦三棟大樓後面,從民國六十一年買了五萬坪,單這塊地市價超過一百億元,迄今都放著,忍了三十年就是要等都市計畫通過,讓地價翻兩番。

林榮三的養地精神和日本幕府時代的德川家康,「杜鵑不啼我等牠啼。」的忍耐哲學異曲同工。除了忍功,林榮三買地最擅長殺價,只要聽說有人要賣地,他會四處打聽對方賣地的動機,然後胸有成竹地去殺價。他買地從不開票,價格談到差不多,就把現金往桌上一擺,賣方多半看到一疊疊的鈔票就折服了。

另外,兄弟分家彼此有協定,將來兄弟買地,要盡量避開對方,他們深知,土地若沒人買,價格很好砍,接著周邊的土地也要一併吃下,便於日後土地開發;林榮三在三重還有許多畸零地,只要有大型建案推出,多半得向林榮三買地,如此一來,畸零地就可以賣到好價錢。
林榮三買地招數一籮筐,甚至買地要買都市計畫中副都心的綠地或農地,將來市地重劃,就可以分配到住宅或商業土地,算盤可是打得答答響。


霸氣/什麼兩大報,是一大三中!



談起辦報,林榮三說,這純屬一場意外,「六十九年接下《自由時報》,董事長吳阿明一開始虧了很多錢,報紙一直是虧損狀態,我跟他說事業做不成功很丟臉,我來幫你想辦法如何成功。」
林荣叁介入经营後,前後投资自由时报超过一叁○亿元,从八十五年开始转亏为盈,当时《自由时报》抓住「台湾优先」的本土意识形态,成功地打败两大报——《中国时报》、《联合报》。报社赚钱後,他又和买土地的精神一样,全都投资设备,迄今《自由》在全台有十台高速印报机器,印量是全台第一。

提到《苹果日报》的崛起,新两大报时代来临,林荣叁一脸怒气说:「黎智英是要怎样跟我比?什麽两大报,是一大报叁中报啦!」霸气洋溢脸上的林荣叁认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而黎智英不过是外来的生意人。

当初《苹果日报》挥兵台湾,各大报如临大敌,广告纷纷降价,林荣叁却逆势涨价,硬是要突显第一大报的气魄;今年报纸媒体年终奖金冷飕飕,中时约○.八个月、联合约一.二个月,自由至少二个月,林荣叁一向都是等《中时》、《联合》公布年终奖金後,才公布要发多少个月,但就是不能比《中时》、《联合》少,可看出林荣叁第一报王的霸气。

擅於盘算的林荣叁,在七、八年前,当《自由时报》地方记者看到联合、中时记者配备数位相机,也吵著要买,林荣叁按兵不动,叁、四个月後,找几家厂商来报价竞标。林荣叁一次购足二百多台,原本一台要价叁万元的一叁○万画素柯达相机,他砍到一台二.六万元,让厂商直嚷没赚到钱,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林荣叁精打细算的生意头脑。


毅力/事必躬亲的拚命叁郎



春节过後,《自由时报》将从联邦大厦搬进内湖瑞光路自由广场大楼,大楼两扇旋转门进去,映入眼簾的全是大理石,每一块大理石都是一公尺见方大小,而且纹路都互相衔接,曾经有工人想鱼目混珠,认为差一点无所谓,不料林荣叁勘验後,吩咐拆除重做,由於大理石用量惊人,还因此挖掉义大利其中一座山的大理石。「花纹衔接不起来,我就要求拆掉重作。」林荣叁自豪地说,「台北市的大楼比自由广场漂亮的没几栋啦!」

林荣叁也将建築的经验,运用在银行承作房贷上,联邦银行旗下有一个监督中心,所有的企金、房贷的案子都要送审核,「点灯率太少的我们不会放款,房子若使用率不高,银行放款给他,买屋的人错估情势,总有一天会後悔,负责任的就不会赖给银行。不负责就成为银行呆帐!」联邦银行内部主管表示,银行目前最赚钱的一环就是房贷,也因为「谨慎」的宗旨,房贷逾放比很低。

访谈结束後,记者走出联邦大楼,抬腕一看已经凌晨十二点半,望著楼上的灯火,林荣叁仍带领一群人挑灯夜战,心头慕然想起林鸿邦的话:「我父亲回家後,还会叁不五时打电话交代要注意的事。」

在这场长达叁小时马拉松氏的访谈里,林荣叁这位勤奋企业家,著实在我心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转载自今周刊423期)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