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中国式”制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 10:17 《环球企业家》杂志
这是不同于中国的“世界工厂”:服务在印度制造业发展中扮演了更重要角色
“非中国式”制造
文 本刊记者 黄河
在印度班加罗尔一幢不起眼的大楼里面,一群印度人正在做着一种工业控制系统的产品测试,此时电话声响起,其中的一个工程师拿起电话,开始用日语和对方流利的交谈。任何一个参观者看到这个场景都会感到诧异,对他们来说,听到印度的技术人员说熟练的英语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但是听到说另一种东方语言还是第一次。
H.B Jayanthi是这个60人左右工程师团队——他们自称为“J之队”——的总裁,在他们两年前成为日本的半导体制造商横河(Yokagawa)公司的供应商之后,H.B Jayanthi就开始要求工程师们学习日语,并在每个周末安排了相关辅导,“我们最终要达到能用日本式的思维方式想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与客户沟通”,他说。
这无疑说明了正在崛起的印度制造业中的一个事实:和中国制造业讲究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不同的是,印度人正在把服务作为其中的最突出的特点,并进行相关的精密生产。在“J之队”中,工程师们必须每天和横河公司沟通,主动了解后者对产品质量的新需求,并在相应的时候拿出解决方案,尽管有时候工程师们也抱怨,学日语对他们而言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在印度近几年逐渐崛起成为中国之外的另一个世界性制造基地时,这个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国家似乎有意识地将核心竞争力和中国区别开。尽管在劳动力资源上和中国一样丰富,劳动力价格和原材料成本上也几乎和中国一样便宜——印度有1亿多的劳动力人口,在软件外包业、钢铁行业、汽车零配件行业等领域中,人员成本相当于美国的25%左右,中国也在20%-30%之间——但是无论跨国公司,还是本土企业,都更加看中印度制造业强调服务、突出科技含量、定制化生产的种种特点,“印度不希望复制中国模式,事实上也无法复制中国模式,因此只有找到自己的方式。”麦肯锡驻印度合伙人希里什?桑科(Shirish Sankhe)说。
官方对制造业的扶持也不遗余力,从官方统计报告看,虽然印度2003年制造业增长7.3%,2004年上升至9.2%,去年上升到了10.4%左右,但是由于存在基础薄弱、劳动力职业技能偏低、投资不足等顽疾,据联合国有关数据,印度制造业水平目前只排在世界第14位,而前三位分别是美国、日本和中国。在制造业出口额方面,中印的差距依然很明显。
为此,去年印度国家制造业竞争力委员会发布了“制造业国家战略”白皮书,其中明确提到印度“欲与中国竞争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具体措施包括把制成品的税率从30%降至15%,以刺激消费,此外,还削减进口关税、改善交通状况。在制造业上市公司方面,也逐步让此类公司“完全拥有管理和商业的自主权”。“我们不能浪费任何一个机会”,该白皮书表示。
但真正的推动力量可能还是来自印度企业本身,在塔塔汽车(Tata Motors)、巴勒特锻造公司(Bharat Forge)、信诚集团(Reliance Group)等工业巨头的带领下,各企业都在不断加强质量控制、管理流程体系,并吸纳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对他们而言,印度曾经凭借着呼叫中心和软件公司引领着全球的外包后台(back-office)服务,现在他们同样希望自己在未来也能主导世界的生产走向,至少是和中国平分秋色,“这种增长潜力将能延续到我们一、两代人以后。”巴勒特锻造公司董事长巴巴?卡利尼(Baba Kalyani)说。 软件后盾
今年年初,马亨德拉(Mahindra & Mahindra)集团在印度第四大城市金奈(Chennai)造价1.25亿美元的一座“拆卸”中心正式开始运营,1000名工程师,而不是工人,都已经到位。他们的任务是将全球汽车制造商们送来的汽车分拆,以提炼有用的零部件,然后再将有用的信息反馈给汽车制造商,获取这些服务所得费用。
这样的“工厂”在中国并不多见,但却是被印度国内视为最有代表性的案例,因为在此过程中,提供给客户的并非单纯的生产加工,而是技术型的服务,换言之,是在生产任务之外做更多的外围工作,包括设计、开发、与供应商的联系,以及为迎合需求模式变化而定制产量的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这和印度最初大力发展软件业有关。由于软件行业全球性的特点,从一开始很多印度软件企业都是和跨国公司直接对接,这对制造业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业务流程外包的繁荣,为印度提供了软件方面的核心专业知识,以及为全球各地的客户提供服务的方式,它引发了制造商通过提供各种服务,为基础制造业增值的兴趣。”希里什?桑科说。
很多跨国公司也有同感,星玛电气(Sigma Electric)是一家美国公司,但大部分生产活动在印度进行。这家公司由出生于印度的工程师萨贾恩?阿加瓦尔(Sajjan Agarwal)创建,通过设在印度的5家低成本工厂制造所有产品。它主要向通用电气和德尔菲(Delphi)等大型美国工业集团出售产品。在萨贾恩?阿加瓦尔看来,由于整个印度制造业环境是外向型——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是全球化的——因此很容易把印度制造的产品供应给跨国公司客户。
当然这也可以视为英语环境对这些制造型公司的促进作用,相较亚洲其他生产基地,如中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印度人对英语的熟稔程度显然较高,容易和跨国公司开展谈判。在另一方面,也有软件行业的推动作用。软件开发及业务流程外包为印度企业提供了快速增长的营收,每年达230亿美元左右,从业人员达130万人,这些人员对英语的使用,又反过来让印度国民对全球商务语言——英语有更熟练的掌握。
但是更多的印度人还是相信,这些都是表象。毕竟和全球对接、与跨国公司做生意,是任何一个有潜力生产基地都具备的要素,自己真正的竞争力,还是来自于以软件与高水平工程为后盾的制造。
“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对服务活动越来越感兴趣,它们将之作为令自身更富竞争力以及找到新增长源泉的途径。”位于巴黎的经济研究机构“法国社会展望和国际信息研究中心”表示。
这意味着在“制造+服务”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下一步模式的时候,印度可能处于有利的地位,早在1990年代,当时印度已成为软件开发与业务流程外包(BPO)的全球中心,在业务流程外包中,印度的服务提供商从其它国家的客户那里承接工资管理等工作。这被很多人视为已经播下了制造服务业实力的种子。
比如在瑞典工程集团ABB印度分公司4000名雇员中,只有约1200名在工厂工作。其余雇员分别在设计、工程、营销和销售等岗位任职——负责设计和制造符合客户具体要求的产品。ABB印度公司董事总经理拉维?乌帕尔(Ravi Uppal)称,印度在工厂自动化设备和电力输送系统方面具有优势,“印度擅长与制造业有关的软技能。我们可利用这些技能,将制造与软件工程整合,朝定制产品的方向发展。”他说。
在星玛电气产品目录中共有8000种产品,并且能以100件的最小批量进行生产。公司1200名员工中有200名工程师——包括一个由30名开发人员组成的特别小组,从事新产品开发。由于近几年订单增加越来越多,萨贾恩?阿加瓦尔希望今后5年里这个特别小组的人数能增加一倍。 共同提升
但要成为世界级的制造中心,有一个不可缺乏的先决条件,即需要跨国公司和本地企业一起在印度提升制造能力。这一点尤为重要,在基础设施方面,印度的水平还远远落后于中国,而在工厂的内部管理上,也没有出现比中国更有管理经验的公司。管理咨询公司贝恩负责绩效改善的全球主管马克?戈特弗雷德松(Mark Gottfredson)曾专门考察印度各个企业的生产车间,但没发现印度制造业有任何“真正的明星企业”。
“中国有世界顶级的制造业。而印度制造业则处于第三世界。”他说。戈特弗雷德松对很多印度的汽车制造厂、纺织厂和金属铸造厂都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认为这些工厂对流程、库存管理、持续改善或安全问题都关注不够。有一次他去一家铸造厂看到,到处火花四溅,而操作人员却连护目镜都没有。
但跨国公司已经越来越多的在中国之外选择了印度作为第二个全球性生产基地——虽然他们有时也会发牢骚,认为内部管理、基础设施等因素让他们很头疼,但是市场的潜力却让他们不得不为。
这一点在移动电信设备行业体现得最为明显。随着印度运营商每月新增200万用户,印度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型移动通信市场,目前拥有5200万用户,到2009年用户数量可能超过3亿,届时会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通讯市场。
跨国公司们蜂拥而至。去年韩国LG电子(LG Electronics)在浦纳(Pune)设厂专门生产针对印度市场的GSM手机,由于效果明显,现在又开始生产CDMA手机,并希望这个工厂成为LG在印度的生产和出口中心。
随后,诺基亚也在泰米尔纳德邦设立旗下首家印度制造厂,据称这家公司在建立之初,还引起了诺基亚中国区一些高层的紧张,因为这有可能会分流诺基亚在中国珠三角工厂的产量,但后来诺基亚总部表示印度的制造厂只是为供应印度当地市场而设,才平衡了两个重要区域市场之间的关系。
摩托罗拉在今年6月也宣布它将在2007年年初之前投资1亿美元在金奈市附近的斯里巴拉姆布达(Sriperambudur)地区建设一个生产厂,以实现摩托罗拉在印度市场销售的全部手机硬件都将能本地生产,同时用30美元以下的手机打入印度大众市场。
这种新的投资大潮对印度企业来说,也带来了一些提升自己管理水平的学习机会,印度政府也希望引入外资,虽然在其他层面,政府也有解决失业率的考虑,不过,将制造业的增长率保持在10%到12%之间,不仅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二动力,而且也能拉动FDI的增长。
“这和中国利用外资来提升自己的工业制造水平的思路是一样的。”巴勒特董事长巴巴?卡利尼说。事实上,印度工业界的共识是,很少有新兴经济体在不严重依赖外国直接投资的情况下建立制造业基地,那是他们的资金来源,也是转移技术与诀窍的一种方式。巴勒特是印度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巴巴?卡利尼在去年考察了LG、ABB等公司在印度的工厂后,积极邀请后者的管理人员到自己的公司讲课,并在一些流程设计上,有意模仿后者的经验,据称生产效率提升了不少。
最明显的例子还是来自于德州仪器,这家美国的芯片和半导体制造商早在1985年就进入印度,在它的带动下,英特尔、英飞凌(Infineon)和意法半导体(STM icroelectronics)等公司也在印度陆续设厂。直接结果就是催生了印度在半导体生产和设计领域迅速超过中国台湾和大陆,一些硅谷的工程师认为,印度企业所用的生产和设计工具,已经超越目前两岸的主流设计工程师。到去年,印度就有150多家半导体和芯片的生产商,尽管他们大部分还处于生产链的下游,但是其管理水平已经和西方接轨。
“‘印度制造’正在成熟,印度的工业界人士也不会在该领域轻易服输,这是他们未来十年体现竞争力的绝好机会。”戈特弗雷德松说。
这是不同于中国的“世界工厂”:服务在印度制造业发展中扮演了更重要角色
“非中国式”制造
文 本刊记者 黄河
在印度班加罗尔一幢不起眼的大楼里面,一群印度人正在做着一种工业控制系统的产品测试,此时电话声响起,其中的一个工程师拿起电话,开始用日语和对方流利的交谈。任何一个参观者看到这个场景都会感到诧异,对他们来说,听到印度的技术人员说熟练的英语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但是听到说另一种东方语言还是第一次。
H.B Jayanthi是这个60人左右工程师团队——他们自称为“J之队”——的总裁,在他们两年前成为日本的半导体制造商横河(Yokagawa)公司的供应商之后,H.B Jayanthi就开始要求工程师们学习日语,并在每个周末安排了相关辅导,“我们最终要达到能用日本式的思维方式想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与客户沟通”,他说。
这无疑说明了正在崛起的印度制造业中的一个事实:和中国制造业讲究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不同的是,印度人正在把服务作为其中的最突出的特点,并进行相关的精密生产。在“J之队”中,工程师们必须每天和横河公司沟通,主动了解后者对产品质量的新需求,并在相应的时候拿出解决方案,尽管有时候工程师们也抱怨,学日语对他们而言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在印度近几年逐渐崛起成为中国之外的另一个世界性制造基地时,这个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国家似乎有意识地将核心竞争力和中国区别开。尽管在劳动力资源上和中国一样丰富,劳动力价格和原材料成本上也几乎和中国一样便宜——印度有1亿多的劳动力人口,在软件外包业、钢铁行业、汽车零配件行业等领域中,人员成本相当于美国的25%左右,中国也在20%-30%之间——但是无论跨国公司,还是本土企业,都更加看中印度制造业强调服务、突出科技含量、定制化生产的种种特点,“印度不希望复制中国模式,事实上也无法复制中国模式,因此只有找到自己的方式。”麦肯锡驻印度合伙人希里什?桑科(Shirish Sankhe)说。
官方对制造业的扶持也不遗余力,从官方统计报告看,虽然印度2003年制造业增长7.3%,2004年上升至9.2%,去年上升到了10.4%左右,但是由于存在基础薄弱、劳动力职业技能偏低、投资不足等顽疾,据联合国有关数据,印度制造业水平目前只排在世界第14位,而前三位分别是美国、日本和中国。在制造业出口额方面,中印的差距依然很明显。
为此,去年印度国家制造业竞争力委员会发布了“制造业国家战略”白皮书,其中明确提到印度“欲与中国竞争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具体措施包括把制成品的税率从30%降至15%,以刺激消费,此外,还削减进口关税、改善交通状况。在制造业上市公司方面,也逐步让此类公司“完全拥有管理和商业的自主权”。“我们不能浪费任何一个机会”,该白皮书表示。
但真正的推动力量可能还是来自印度企业本身,在塔塔汽车(Tata Motors)、巴勒特锻造公司(Bharat Forge)、信诚集团(Reliance Group)等工业巨头的带领下,各企业都在不断加强质量控制、管理流程体系,并吸纳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对他们而言,印度曾经凭借着呼叫中心和软件公司引领着全球的外包后台(back-office)服务,现在他们同样希望自己在未来也能主导世界的生产走向,至少是和中国平分秋色,“这种增长潜力将能延续到我们一、两代人以后。”巴勒特锻造公司董事长巴巴?卡利尼(Baba Kalyani)说。 软件后盾
今年年初,马亨德拉(Mahindra & Mahindra)集团在印度第四大城市金奈(Chennai)造价1.25亿美元的一座“拆卸”中心正式开始运营,1000名工程师,而不是工人,都已经到位。他们的任务是将全球汽车制造商们送来的汽车分拆,以提炼有用的零部件,然后再将有用的信息反馈给汽车制造商,获取这些服务所得费用。
这样的“工厂”在中国并不多见,但却是被印度国内视为最有代表性的案例,因为在此过程中,提供给客户的并非单纯的生产加工,而是技术型的服务,换言之,是在生产任务之外做更多的外围工作,包括设计、开发、与供应商的联系,以及为迎合需求模式变化而定制产量的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这和印度最初大力发展软件业有关。由于软件行业全球性的特点,从一开始很多印度软件企业都是和跨国公司直接对接,这对制造业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业务流程外包的繁荣,为印度提供了软件方面的核心专业知识,以及为全球各地的客户提供服务的方式,它引发了制造商通过提供各种服务,为基础制造业增值的兴趣。”希里什?桑科说。
很多跨国公司也有同感,星玛电气(Sigma Electric)是一家美国公司,但大部分生产活动在印度进行。这家公司由出生于印度的工程师萨贾恩?阿加瓦尔(Sajjan Agarwal)创建,通过设在印度的5家低成本工厂制造所有产品。它主要向通用电气和德尔菲(Delphi)等大型美国工业集团出售产品。在萨贾恩?阿加瓦尔看来,由于整个印度制造业环境是外向型——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是全球化的——因此很容易把印度制造的产品供应给跨国公司客户。
当然这也可以视为英语环境对这些制造型公司的促进作用,相较亚洲其他生产基地,如中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印度人对英语的熟稔程度显然较高,容易和跨国公司开展谈判。在另一方面,也有软件行业的推动作用。软件开发及业务流程外包为印度企业提供了快速增长的营收,每年达230亿美元左右,从业人员达130万人,这些人员对英语的使用,又反过来让印度国民对全球商务语言——英语有更熟练的掌握。
但是更多的印度人还是相信,这些都是表象。毕竟和全球对接、与跨国公司做生意,是任何一个有潜力生产基地都具备的要素,自己真正的竞争力,还是来自于以软件与高水平工程为后盾的制造。
“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对服务活动越来越感兴趣,它们将之作为令自身更富竞争力以及找到新增长源泉的途径。”位于巴黎的经济研究机构“法国社会展望和国际信息研究中心”表示。
这意味着在“制造+服务”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下一步模式的时候,印度可能处于有利的地位,早在1990年代,当时印度已成为软件开发与业务流程外包(BPO)的全球中心,在业务流程外包中,印度的服务提供商从其它国家的客户那里承接工资管理等工作。这被很多人视为已经播下了制造服务业实力的种子。
比如在瑞典工程集团ABB印度分公司4000名雇员中,只有约1200名在工厂工作。其余雇员分别在设计、工程、营销和销售等岗位任职——负责设计和制造符合客户具体要求的产品。ABB印度公司董事总经理拉维?乌帕尔(Ravi Uppal)称,印度在工厂自动化设备和电力输送系统方面具有优势,“印度擅长与制造业有关的软技能。我们可利用这些技能,将制造与软件工程整合,朝定制产品的方向发展。”他说。
在星玛电气产品目录中共有8000种产品,并且能以100件的最小批量进行生产。公司1200名员工中有200名工程师——包括一个由30名开发人员组成的特别小组,从事新产品开发。由于近几年订单增加越来越多,萨贾恩?阿加瓦尔希望今后5年里这个特别小组的人数能增加一倍。 共同提升
但要成为世界级的制造中心,有一个不可缺乏的先决条件,即需要跨国公司和本地企业一起在印度提升制造能力。这一点尤为重要,在基础设施方面,印度的水平还远远落后于中国,而在工厂的内部管理上,也没有出现比中国更有管理经验的公司。管理咨询公司贝恩负责绩效改善的全球主管马克?戈特弗雷德松(Mark Gottfredson)曾专门考察印度各个企业的生产车间,但没发现印度制造业有任何“真正的明星企业”。
“中国有世界顶级的制造业。而印度制造业则处于第三世界。”他说。戈特弗雷德松对很多印度的汽车制造厂、纺织厂和金属铸造厂都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认为这些工厂对流程、库存管理、持续改善或安全问题都关注不够。有一次他去一家铸造厂看到,到处火花四溅,而操作人员却连护目镜都没有。
但跨国公司已经越来越多的在中国之外选择了印度作为第二个全球性生产基地——虽然他们有时也会发牢骚,认为内部管理、基础设施等因素让他们很头疼,但是市场的潜力却让他们不得不为。
这一点在移动电信设备行业体现得最为明显。随着印度运营商每月新增200万用户,印度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型移动通信市场,目前拥有5200万用户,到2009年用户数量可能超过3亿,届时会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通讯市场。
跨国公司们蜂拥而至。去年韩国LG电子(LG Electronics)在浦纳(Pune)设厂专门生产针对印度市场的GSM手机,由于效果明显,现在又开始生产CDMA手机,并希望这个工厂成为LG在印度的生产和出口中心。
随后,诺基亚也在泰米尔纳德邦设立旗下首家印度制造厂,据称这家公司在建立之初,还引起了诺基亚中国区一些高层的紧张,因为这有可能会分流诺基亚在中国珠三角工厂的产量,但后来诺基亚总部表示印度的制造厂只是为供应印度当地市场而设,才平衡了两个重要区域市场之间的关系。
摩托罗拉在今年6月也宣布它将在2007年年初之前投资1亿美元在金奈市附近的斯里巴拉姆布达(Sriperambudur)地区建设一个生产厂,以实现摩托罗拉在印度市场销售的全部手机硬件都将能本地生产,同时用30美元以下的手机打入印度大众市场。
这种新的投资大潮对印度企业来说,也带来了一些提升自己管理水平的学习机会,印度政府也希望引入外资,虽然在其他层面,政府也有解决失业率的考虑,不过,将制造业的增长率保持在10%到12%之间,不仅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二动力,而且也能拉动FDI的增长。
“这和中国利用外资来提升自己的工业制造水平的思路是一样的。”巴勒特董事长巴巴?卡利尼说。事实上,印度工业界的共识是,很少有新兴经济体在不严重依赖外国直接投资的情况下建立制造业基地,那是他们的资金来源,也是转移技术与诀窍的一种方式。巴勒特是印度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巴巴?卡利尼在去年考察了LG、ABB等公司在印度的工厂后,积极邀请后者的管理人员到自己的公司讲课,并在一些流程设计上,有意模仿后者的经验,据称生产效率提升了不少。
最明显的例子还是来自于德州仪器,这家美国的芯片和半导体制造商早在1985年就进入印度,在它的带动下,英特尔、英飞凌(Infineon)和意法半导体(STM icroelectronics)等公司也在印度陆续设厂。直接结果就是催生了印度在半导体生产和设计领域迅速超过中国台湾和大陆,一些硅谷的工程师认为,印度企业所用的生产和设计工具,已经超越目前两岸的主流设计工程师。到去年,印度就有150多家半导体和芯片的生产商,尽管他们大部分还处于生产链的下游,但是其管理水平已经和西方接轨。
“‘印度制造’正在成熟,印度的工业界人士也不会在该领域轻易服输,这是他们未来十年体现竞争力的绝好机会。”戈特弗雷德松说。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