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ST's ADVANCES

Trying to get rid of surfing, wasted too much time, any suggestion?.......................... 七宗罪?............................... 1,没有原则的政治;2,不劳而获的财富;3,没有理智的享乐;4,没有特点的知识;5,没有道德的商业;6,没有人文关怀的科学;7,没有牺牲的崇拜。............................................. 虽然这是圣雄甘地说老印的.......

Wednesday, February 08, 2006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活力门已司空见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 16:22 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社科院世界政治经济研究所 张明

  活力门公司丑闻引起了全日本震惊,但该公司的两宗“死罪”:利用虚假收购抬高股价和夸大收入掩盖亏损放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只能用“见怪不怪”来形容2006年前后的东京证券市场,可谓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瑞惠证券一波未平,活力门事件一波又起。继东京地区法院检察厅以涉嫌市场操纵为由对活力门公司启动调查以来,公司的一位前任高管野口英昭自杀身亡、总裁崛江贵文和其他几位高管被拘,东京证交所的高科技板块因此哀鸿遍野。

  与年仅33岁的总裁崛江贵文一贯傲慢不羁特立独行的性格相仿,活力门公司是通过资本运作和收购兼并来实现迅速扩张的,这对于日本商界而言意味着一大冲击。因为日本商界的传统观念认为,收入应该通过销售而产生,而非通过吞并其他企业。活力门的叛逆行为激怒了日本传统的商业精英阶层,它甚至变成了美国式的利益至上主义的商业策略的象征。

  活力门公司迅速扩张的秘诀,对于中国的上市公司而言简直司空见惯。一是通过股票分割(扩股)造成的股价上涨效应来获得资金(因为扩股后两个月内股东无法出售股份,而市场上的买入指令不断作出,从而导致股价在股票分割后大幅上涨);二是通过股票交换(换股)来实现收购兼并。

  而活力门公司受到指控的两大罪证,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也屡见不鲜。远到中科创业和银广夏,近到德隆和格林柯尔(资讯 行情 论坛),我们都不难看到虚假收购和伪造报表在中国的类似版本,甚至在中国很多类似“案件”甚至都没有被当做案件处理。

  我国的股票市场早已陷入长时间的低迷,上市企业的制造假账和资金转移,机构投资者的做庄和对倒,散户们被欺骗被套牢的无奈命运,原本被认为是股票市场发展初期的阵痛。绝大多数舆论将之归因为我国股票市场“先天发育不全”,即发展股票市场的初衷是为国有企业募集资金,是以融资者为中心而非以投资者为中心。把中国股票市场的诸多问题归因于股票不能全流通,固然有其道理,却难免失之偏颇。早先几年美国证券市场上的世界通信公司和安然公司丑闻,以及最近日本证券市场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都值得中国投资者们警醒。即使在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上,同样存在造假做庄、舞弊欺诈的行为。换句话说,我们不能幼稚地希冀,全流通能够毕其功于一役地解决中国股票市场上的所有问题。要杜绝上市公司或者机构投资者操纵市场的行为,必须依赖持续和有效的监管制度。

  日本的监管制度,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主要依赖事后监管、事前监管不足。这一制度是与日本的商业传统一脉相承的。日本企业在与一家新企业打交道时,一开始都假定这家企业是值得信赖的,从而放心地与之开展业务。一旦这家新企业违反了商业规则,那么所有企业都不会再与之往来。推广到资本市场上,一旦一家新公司上市,投资者都会假定这家公司是奉公守法的,对其披露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信息也都完全信赖。然而一旦这家公司有任何违规操作行为,投资者就不再信赖于该公司,而且即使这家公司后来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也很难赢回投资者的信赖。因此,日本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特征就是,事先的监管比较宽松,但是事后的处罚非常严厉。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由于博弈者面临的是重复博弈,那么博弈者通过欺骗行为来赢得博弈的动机就会变小,从而更多地通过公平竞争来展开博弈。从这一意义而言,日本证券市场的监管制度是有效的。我们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日本投资者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活力门公司今后是没戏了。

  但在中国恐怕就有很大不同,一个公司失去信用甚至引发案件,反而会成为市场“炒作”的题材,涉案公司因为有“重组概念”反而会更受市场追捧,这点甚至已经形成中国独特的“反信用”文化。

  然而,日本式事后监管制度成立的一大基础,是整个社会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信用文化和成熟的信用体系。在信用文化匮乏、信用体系薄弱的当前中国股票市场上,更需要严格的事前监管和事后监管,“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