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寡民:中俄石油管道再生变故说明了什么
俄联邦国家生态监察署的生态学家们在24日,对远东石油管道建设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最后评估。结果显示,在52名专家中,有43人签名反对俄国家石油运输公司所提交的方案。理由是:石油管道将沿着贝加尔湖的北部边缘铺设,某些地方距离湖岸仅有800米。一旦发生事故,管道中的石油可能渗入贝加尔湖,造成巨大的生态灾难。俄国家石油运输公司必须重新拟定新的方案。
早在1994年,中国与俄罗斯就开始讨论建造铺设俄远东至大庆,简称"安大线"的输油管项目。中俄两国领导人也曾多次就加强包括石油管线项目在内的能源合作发表声明。在经过多年反复探讨之后,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和俄罗斯尤克斯石油公司于2003年5月底签署了《中俄原油管道原油长期购销合同基本原则和共识的总协议》。但就在尤克斯石油公司刚刚宣布石油管道即将破土动工的时候,当时的公司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被俄罗斯安全部门逮捕,尤克斯公司也被开出巨额罚单,中俄原油管道计划搁浅。
俄罗斯媒体同时声称,中俄间自1994年以来签署的有关“安大线”的各种文件只是石油管线项目的“预备工作,不是合同,所以不具备法律效力”,俄“不应为已经签署的文件而束缚自己的手脚”。
但是,在中国却手握这种空乏而无约束力的合作协议,并用单方面理解的“战略伙伴关系”多次与俄方交涉之后,俄罗斯高层多次表态,将加强与中方的能源合作关系。正在石油管道项目再次呈现曙光的时候,日本以提供75亿美元的资金,并提供油田开发技术,协助俄罗斯开发东西伯利亚新油田等优惠条件,加入了对远东石油管道走向的争夺。
经过力争,中国在俄罗斯高层多次口头许诺之后,在2004年年终在与日本就远东石油管道的争夺战中失利。俄罗斯自然资源部副部长扬科夫在2004年召开的一次贝加尔地区环保会议上,宣布了否决“安大线”的决定。2004年7月2日,俄工业和能源部部长赫里斯坚科在会见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时表示,虽然俄政府高度重视同中国开展能源合作,但经过大量的论证工作之后,俄方已基本认定通向日本方向的纳霍德卡石油管道方案是可行的。这是俄罗斯高层第一次对于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俄远东石油争夺战做出如此明确的表态。
2005年,似乎峰回路转,俄罗斯高层宣布将有限考虑修建通往中方的分支,并表示将在2006年尽快破土动工。所以此次俄罗斯生态学家否决该项目,使得中俄远东石油管道再次面临被冻结的威胁。
当俄罗斯总统宣布优先考虑修建安大线的之前,俄罗斯专家们有数年时间可以确认安大线的走向是否“影响环保”,而且,第一次“环保否决”时隔不到数月已经被联邦总统搁置,缘何又出现一次对普京宣言的二次“环保否决”?俄罗斯是总统制还是环保决策制?这些问题,看似荒谬,透现的却是俄罗斯最高决策者故意施放的战略模糊。
俄罗斯在称中国为战略伙伴的同时,也对其发展保持着高度警惕,而控制中国原油的入口,则可相对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命脉。既然中国有本事宣称对伊朗1000亿美圆的长期石油投资,把势力触角延伸到了俄罗斯巴库油田的后方,还寄希望俄罗斯大力推进中俄远东石油管线,让俄罗斯的石油供应非但失去奇货可居的效应,还在中伊(朗)巨额石油交易中起催化剂或补充确保的效应,这就大大违背了普京宣布“中国优先”以部分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与中国对外政策的初衷,这时候,俄罗斯由专家出面进行“环保否决”就在情理当中了。
俄罗斯“中国优先”的决策或“专家否决”本来就是一出双簧,完全是克格勃总统普京自编自导自演的把戏,就看中国人是否心甘情愿地为俄罗斯的各种政策服务,是否有自大的野心等等,只是中国人自己愚昧,不计代价地联俄以反美反日,让意识形态蒙住自己的眼睛罢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要说意向性宣言或“总”(本人理解这个“总”就相当于一个“空”字)的政府协议,具有法律约束的年度石油供应协议规定:2005年俄罗斯应该提供中国石油1000万吨,后经俄罗斯百般刁难,中方让步,同意减缩到700万吨,而截止2005年12月26日,俄罗斯宣布,2005年完成对中国的原油出口仅为5百18万吨。除购置大量二手军事装备拯救了俄罗斯军火工业外,中国对俄罗斯将近80亿美圆的石油投入得到的回报究竟体现在哪里?
俗话说,热恋中的女人智商为零。中国对俄罗斯迷恋的情形不是正好与此雷同么?(1/27/2006 17:9)
早在1994年,中国与俄罗斯就开始讨论建造铺设俄远东至大庆,简称"安大线"的输油管项目。中俄两国领导人也曾多次就加强包括石油管线项目在内的能源合作发表声明。在经过多年反复探讨之后,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和俄罗斯尤克斯石油公司于2003年5月底签署了《中俄原油管道原油长期购销合同基本原则和共识的总协议》。但就在尤克斯石油公司刚刚宣布石油管道即将破土动工的时候,当时的公司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被俄罗斯安全部门逮捕,尤克斯公司也被开出巨额罚单,中俄原油管道计划搁浅。
俄罗斯媒体同时声称,中俄间自1994年以来签署的有关“安大线”的各种文件只是石油管线项目的“预备工作,不是合同,所以不具备法律效力”,俄“不应为已经签署的文件而束缚自己的手脚”。
但是,在中国却手握这种空乏而无约束力的合作协议,并用单方面理解的“战略伙伴关系”多次与俄方交涉之后,俄罗斯高层多次表态,将加强与中方的能源合作关系。正在石油管道项目再次呈现曙光的时候,日本以提供75亿美元的资金,并提供油田开发技术,协助俄罗斯开发东西伯利亚新油田等优惠条件,加入了对远东石油管道走向的争夺。
经过力争,中国在俄罗斯高层多次口头许诺之后,在2004年年终在与日本就远东石油管道的争夺战中失利。俄罗斯自然资源部副部长扬科夫在2004年召开的一次贝加尔地区环保会议上,宣布了否决“安大线”的决定。2004年7月2日,俄工业和能源部部长赫里斯坚科在会见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时表示,虽然俄政府高度重视同中国开展能源合作,但经过大量的论证工作之后,俄方已基本认定通向日本方向的纳霍德卡石油管道方案是可行的。这是俄罗斯高层第一次对于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俄远东石油争夺战做出如此明确的表态。
2005年,似乎峰回路转,俄罗斯高层宣布将有限考虑修建通往中方的分支,并表示将在2006年尽快破土动工。所以此次俄罗斯生态学家否决该项目,使得中俄远东石油管道再次面临被冻结的威胁。
当俄罗斯总统宣布优先考虑修建安大线的之前,俄罗斯专家们有数年时间可以确认安大线的走向是否“影响环保”,而且,第一次“环保否决”时隔不到数月已经被联邦总统搁置,缘何又出现一次对普京宣言的二次“环保否决”?俄罗斯是总统制还是环保决策制?这些问题,看似荒谬,透现的却是俄罗斯最高决策者故意施放的战略模糊。
俄罗斯在称中国为战略伙伴的同时,也对其发展保持着高度警惕,而控制中国原油的入口,则可相对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命脉。既然中国有本事宣称对伊朗1000亿美圆的长期石油投资,把势力触角延伸到了俄罗斯巴库油田的后方,还寄希望俄罗斯大力推进中俄远东石油管线,让俄罗斯的石油供应非但失去奇货可居的效应,还在中伊(朗)巨额石油交易中起催化剂或补充确保的效应,这就大大违背了普京宣布“中国优先”以部分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与中国对外政策的初衷,这时候,俄罗斯由专家出面进行“环保否决”就在情理当中了。
俄罗斯“中国优先”的决策或“专家否决”本来就是一出双簧,完全是克格勃总统普京自编自导自演的把戏,就看中国人是否心甘情愿地为俄罗斯的各种政策服务,是否有自大的野心等等,只是中国人自己愚昧,不计代价地联俄以反美反日,让意识形态蒙住自己的眼睛罢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要说意向性宣言或“总”(本人理解这个“总”就相当于一个“空”字)的政府协议,具有法律约束的年度石油供应协议规定:2005年俄罗斯应该提供中国石油1000万吨,后经俄罗斯百般刁难,中方让步,同意减缩到700万吨,而截止2005年12月26日,俄罗斯宣布,2005年完成对中国的原油出口仅为5百18万吨。除购置大量二手军事装备拯救了俄罗斯军火工业外,中国对俄罗斯将近80亿美圆的石油投入得到的回报究竟体现在哪里?
俗话说,热恋中的女人智商为零。中国对俄罗斯迷恋的情形不是正好与此雷同么?(1/27/2006 17:9)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